平时患者在医院做核磁共振时,往往需要至少一名家属陪同,有的家属这时候就会揣测,是不是做核磁共振的仪器辐射太大了,所以医生才自己离开。 但是也经常碰到这样的患者,一来医院就要求做核磁共振,他们认为核磁共振检查没有辐射,CT有辐射,所以坚决不做CT。 那么核磁共振到底有没有辐射呢?这还要从它的运作原理开始说起。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主要包括磁体、谱仪、计算机部分。 核磁共振成像就是将患者置于一个特殊的磁场中,利用无线电脉冲激发患者体内的氢原子核产生共振,停止脉冲后,患者体内的氢原子核会发射出电信号,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电子接收器会接受这些信号,探测到水分子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得影像资料。 简单来说:人体组织细胞内含有非常丰富的水,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那么我们身体中就有很多"自嗨"的氢原子。氢原子核自旋后会形成一个微小的磁场。 从外部施加一个强大的磁场就可以让本来"群魔乱舞"的氢原子核整齐划一地朝同一个方向,用同一个频率自旋。如果再从另一边施加磁场,氢原子核就会朝另一边运动。 关闭磁场后,小磁铁在恢复原来的方向和频率的过程中,会释放能量。电子接收器接收到这些信号后,计算机就可以通过这些信号得到清晰的医学影像。 所以核磁共振虽然听起来很"硬核",原理相对简单,设备外观也跟CT非常相似,但是它的确没有辐射,非常安全。 有相关医疗或就诊经历的人都知道核磁共振检查的费用几乎比CT检查贵一倍,那么它比起CT检查,到底好在哪里?CT成像的基本原理 CT主要是用X射线对人体特点部位进行一定厚度层面的扫描,具有一定的放射性。通常用于肝、胆、脾、肺、肾、大脑等组织检查。CT对患者有一定的辐射,这就是跟核磁共振最大的区别。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一、软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的肿瘤、感染、变性病变等症状 二、骨与关节:骨内感染及外伤,关节内软骨、韧带、半月板、滑膜、滑液等病三、胸部:纵膈内的肿物、淋巴结、胸膜病变 四、女性生殖器官:子宫肌瘤、子宫及其他肿瘤、卵巢肿瘤、盆腔内包块的定性 五、盆腔脏器:直肠、前列腺和膀胱的肿物 六、内脏癌变:肝癌、肝囊肿已经腹内肿块的鉴别诊断 虽然核磁共振功能强大,准确度高,但也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病症都适合做核磁共振,CT虽然有辐射,但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哪些人不适合做核磁共振 含气体的脏器和运动的器官:如心脏、肺、胃肠道,这些部位有问题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安排做心脏彩超或CT,肺部CT,胃肠CT和胃镜肠镜检查。 急诊患者:做一次核磁共振至少需要半小时,甚至一小时,而且预约时间长。CT只需要几十秒钟,更适合急症患者,免得延误治疗时间。 体内有金属者:金属会导磁,影响准确性。所以带有金属节孕环、金属牙齿、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宜做核磁共振。 幽闭恐惧症患者:核磁共振仪器中空间小、噪音大、检查时间长,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会因此感到焦虑。 因为检查时间较长,所以过程中至少需要一名家属陪同,而医生主要在机房内操作机器,没有必要在仪器旁边陪同患者,跟有没有辐射并没有关系。 在国内医疗机构的应用 医院常见的核磁共振设备常用的有1.5T和3.0T两种(T即特斯拉,磁场强度单位),我国的核磁共振技术过去一直被国外的"GPS"垄断着。所谓的GPS,就是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飞利浦(Philips)和西门子(Siemens)。 目前,进口的1.5T的核磁共振仪逐渐被国产设备取代,朗润医疗、东软医疗、联影医疗等企业生产的仪器已经逐渐覆盖了国内各大医院,性能上也足以与进口仪器媲美,部分功能甚至还能赶超。 而代表前沿技术的3.0T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依旧主要掌握在"GPS"手中。而且因产品价格过高,采购需要政府批准,存量大概只占15%。 但可喜可贺的是,2016年上海联影公司研发的首台3.0T型的核磁共振仪成功获批。在联影的官网上,已经能够看到光梭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产品简介。他们的产品也已经覆盖了全国3300多家医院,其中350多家为著名三甲医院。 即便如此,一些医院还是会把"美国GE 3.0T核磁共振"写入放射科外壁挂的宣传海报,国产设备却没有这种待遇。就好比现在的进口车和国产车,就算国产车万般好,大部分人还是会更倾向于进口车。 近年来国内医疗设备生产商的研发水平也越来越高,在国产医疗器械产业政策的扶持下,越来越多优秀的产商不断与外国产商暗中较劲。早已走上了出口路线,2018年我国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出口量是进口量的4倍。如今国产3.0T也走上了历史舞台,取代进口设备市场指日可待。核磁共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在国内,核磁共振较早是运用于医疗诊断,但在水源探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核磁共振分析获得的岩石空隙度、渗透率、油气饱和度、可动流体饱和度等参数,为油田存储量计算和产能评价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已经成为地质学家快速决策的重要工具,在科研生产人员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核磁共振技术还在其他领域不断扩展。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我国医疗机构的运用已经非常纯熟,医生也清楚哪些患者适合做核磁共振,哪些患者更适合做CT。所以对于患者来说,具体做什么检查,是医生根据疾病的情况来决定的,如果患者对医生开出的检查有异议,可以提出疑问,但不要轻易揣测。毕竟现在医患关系有些紧张,医生和患者之间多沟通,相互理解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