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叫做"师出有名",是指中国古代要讨伐别人、要跟别人打仗,肯定要让自己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为自己制造舆论优势,显得自己的战争是正义的。为了师出有名,很多人往往在出师前会发布一个东西,名为"讨贼檄文",就是相当于颁布一篇文章,告诉世人我为什么要讨伐别人。中国古代有四大讨贼檄文,关于哪四大,历来众说纷纭,比较著名的有东汉末年陈琳的《讨曹操檄》,据说陈琳的这这篇檄文文采飞扬、义正言辞,曹操看了以后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头痛病都好了。 今天介绍的是唐朝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武曌的"曌"字,读作"照",是武则天专门为自己定制的一个字。武则天是一代奇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很多人都知道她,很多女人将其视为偶像。武则天曾经是唐太宗的妃子,后来又被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纳为妃子、封为皇后,直至废掉自己的儿子唐中宗而自己当皇帝。武则天篡取李唐王朝的政权,改元开国,自号"武周皇帝",后来被唐玄宗李隆基和一班唐朝旧臣推翻。但武则天在位之时为百姓造了不少福,算是一个好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的全盛做了贡献。 讨武曌檄 《讨武曌檄》就是骆宾王为唐朝旧臣讨伐武则天时写的"讨贼檄文"。这篇文章文采飞扬,结构分明,骂人骂得阴狠毒辣,说理说得铿锵有力,名副其实是一篇千古奇文。全文如下: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jì)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huī)翟,陷吾君于聚麀(yōu)。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鸣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yàn)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chí)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叶(xié)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是骂武则天的;第二段为第二部分,是介绍李敬业的身份和描写讨伐声势浩大的;第三段为第三部分,是通过说理劝说别人放弃抵抗,共同讨伐武则天的。 第一部分"骂武则天"。骆宾王骂武则天用词非常阴狠毒辣,但是站在骆宾王的立场来看,这些文字又非常壮士气、非常有气势。"性非和顺,地实微寒",是说武则天性格泼辣,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主,而且她的身份也非常卑贱。"洎(忌)乎晚节,秽乱春宫",是说武则天晚年淫乱宫廷,宠幸男宠。"峨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是骂武则天不守妇道,身为女子却要做男人的事情,靠自己的美貌迷惑皇帝。 武则天剧照 "加以虺锡为心,豺狼成性",虺锡都是一种毒虫,这里是骂武则天为了上位,心肠歹毒害了很多人。"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这里是列举一系列武则天的丑行,并且直接痛快开骂,完全不再遮遮掩掩,这段话较为容易理解。 武则天 第二部分则介绍李敬业的身世和描写己方声势之浩大。"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李敬业本名徐敬业,是唐朝名将徐世绩之孙,徐世绩因为功劳巨大,被李世民赐姓李,后来为了避唐太宗的讳,改"李世绩"为"李绩"。李敬业是李绩的孙子,所以说李敬业为"公侯冢子""唐皇旧臣"。"流涕""兴悲",是说李敬业可怜唐朝的江山被武则天篡夺,为此痛哭流涕。所以"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所以怒气冲天,立志要讨伐武则天,恢复唐朝江山。 骆宾王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这一段是描写"勤王军队"声势之浩大:铁骑成群,战车一辆接着一辆,军队的粮草无数,士兵一起喊话的声浪能形成狂风,一起拔剑,剑光能让星辰失色,声势之浩大能让山岳崩塌、风云变色。有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不打胜仗? 军队 第三段是劝降。"公等或居汉地,或叶(xié)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是用情理动人,骆宾王说,你们这群人都是唐朝旧臣,先皇曾经对你们委以重任,有的人还是"托孤之臣",先皇对你们的教诲和重托还萦绕在耳边,你们一转眼就全忘了?先帝(唐太宗)尸骨未寒,你们就助纣为虐,你们的脸在哪里?先帝把新皇托付给你们,你们就是这样对待新皇的?死后有何面目见先帝啊! 唐太宗 "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这是恩威并施,功劳诱惑和武力威胁双管齐下。是说,倘若你们能"转祸为福",废掉武则天,一起勤王恢复唐朝正统,让先帝安心长眠,那么到时候肯定对你们加官进爵。但是如果你们还要犹豫,甚至当墙头草摇摆不定,小心你们的脑袋不保!骆宾王在这里用典故"后至之诛":大禹当年召集所有臣子在会稽集会,防风氏的人迟到,大禹杀了防风氏的人杀鸡儆猴。骆宾王在这里是威胁别人:如果你们加入勤王之师迟了,当心被杀鸡儆猴。 通读《讨武曌檄》,会发现这篇文章不仅气势雄壮、文采飞扬、骂人骂出新高度,而且它的结构也是层层递进。先写武则天必须要被讨伐的理由,再写我们讨伐你的资本和资格,最后恩威并施劝说别人以便不战而降。真不愧是四大檄文之一,骆宾王也不愧是初唐四杰之一,能跟王勃齐名的人果然名副其实。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就点赞转发给朋友吧,我,一起学点文化、学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