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古代教育智慧的集大成者,孔子的影响是穿越时空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仍有必要汲取孔子的教育智慧,切实提升自身的身教水平。 一、关于审美教育问题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要求"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孔子时代,美学理论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然而孔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却是毫不含糊的。 孔子非常重视文学艺术鉴赏这个重要的审美活动。他大力提倡学生学习《诗经》。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可是,现在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却很差。很多人不要说没有系统地读过《论语》,就连小说、戏剧类的名著也没读过几本。这样的教师如何以自身的审美情怀熏陶、感染学生呢? 孔子注重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曾皙的话极尽赞赏之能事。孔子为什么对曾皙大加赞赏呢?我认为,这里有美学因素。 从社会美学的角度看: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臣乱君昏,你攻我伐,尔虞我诈,沧海横流。孔子欲挽狂澜于既倒。他奔走呼号,而统治者对他的主张却"敬而远之"。孔子半生奔波,到头来,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反而受尽了冷落。然而,孔子凭借一种殉道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仍然在崎岖的宣教道路上攀行。但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乐土"在何处?随着年老体衰,孔子难免也有些茫然。因此,当曾皙把一幅春游图展现在他面前时,孔子兴奋了。这不正是一幅太平世界的太平图吗?景色无限好,老少咸自由,这不是儒家的理想境界吗?后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意境的拓宽。于是,孔子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说:"吾与点也。" 当然,孔子不仅重视社会美,也重视自然美。而且,孔子在谈论社会美的时候,也结合着对自然美的探讨。例如,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壅也》)孔子原本是从人格修养方面说明"知"与"仁"各自所侧重的品质特征的。但是,这其中隐含的另一个命题是,人们的精神品质不同,对自然山水喜欢、喜爱的倾向也就不同。或者进一步说,某个自然对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爱,其实是因为它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东西。具体地说,"知者"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具有"动"的特点,而"仁者"之所以"乐山",是因为山有"静"的特点。这就揭示了人与自然在"美"的方面的联系。而孔子是一个仁者,更是一个智者。他终其一生从自然、人文、政治、历史等各种角度对人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对水,他情有独钟。他曾临水而叹:"逝者如斯夫!"他曾登山观海,羡慕大海容纳百川的气度。当曾皙谈到春游愿望时,自然会拨动他内心的情愫,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对曾皙大加赞赏。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妨学习孔子的美学观,向往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并为之不懈奋斗;向往自然之美,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去接受水的涤荡、山的陶冶。倘能达到孔子的这种境界,我们的身教作用必将引领着学生崇尚美、追求美、创造美! 二、关于"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问题 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身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着力把自己武装成为思考问题有广度和深度,敢于和善于创新的人。 "迷信",是创新的最大敌人。所以教师首先要敢于破除各种"迷信",敢于尝试探索。教师应该能以批判的眼光看名家名作。例如《拿来主义》中就有病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这句话中的"几位"与"们"字表达重复。"几位"已表示多数,"们"字便成累赘,应该删去。 思想深刻的人犹如显微镜操作人员,能发现肉眼不及之处。孔子在这方面也有超人的功力。春秋时期有个叫尾生高的人,是公认的正直的人,而孔子却力排众议,认为他伪善。理由是:一次,有人到尾生高家借醋,尾生高无醋可借,但却不直说,反而暗地里把邻家的醋借来给了借醋的人。在孔子眼中,正直就是要实事求是。尾生高没有实事求是,所以算不得正直的人。 思想深刻的人,注重调查研究,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孔子在这方面堪称典范。孔子当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吃尽苦头,在陈蔡一带,曾经好几天连饭都吃不上。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讨回点米来做饭,而在堂屋休息的孔子突然发现颜回从锅里抓了一个饭团塞进嘴里,当时孔子很伤心。他所教学生三千,算得上三好生的有七十二人,而七十二人中,他最器重的就是颜回。想不到颜回也经不住饥饿的考验!不过,孔子转念一想:这其中是否另有原因呢?于是,他决定再调查一下。不一会,颜回把饭端了上来,孔子却不急于吃饭,他说要先祭祀一下祖先。颜回一听,马上说:"老师,不干净的饭是不能祭祀祖先的。刚才房顶的灰掉到锅里……"孔子一听恍然大悟,原来是灰掉进锅里,颜回舍不得扔掉被污染的饭粒而将之吞到肚子里!孔子为此感慨万千。他对学生们说:"青年人要记住,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 思想深刻的人,能够超越集团、民族,乃至国家的界限,着眼于全人类去思考问题。孔子正是具备这种品质的人。一次楚王打猎丢了一张弓。臣下要派人去找。楚王制止说:"一个楚人丢了弓,肯定另一个楚人会得到,不要去寻找了吧。"这个消息传到社会上,许多知名人士纷纷赞扬楚王仁厚爱人。而孔子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楚王的胸怀仍不够宽广。孔子认为,楚王应该说:"一个人失掉一张弓,另外一个人会得到的,又何必去寻找呢?" 人之为人,应该有个起码的道德底线。古今中外,有不少人试图对此作一个准确的描述。然而,仔细研究发现,还是孔子对道德底线的界定最准确。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一个人达到这个标准,他也就无愧于人的称号了。 世界发展到今天,其复杂性远非孔子时代可比。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分析。新课标要求我们"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然而,想在教学中实施这个理念,我们教师本身就需要"提高"。倘若教师的思维水平都能像孔子那样,何愁培养不出思想有广度、有深度的创新型人才! 三、关于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的问题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要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也应该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我认为,要想使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发展,首先教师自身必须是具有特长和个性的人。在这方面,教师的身教作用尤为重要。"名师出高徒",名师之"名",高徒之"高",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此。 孔子就是一个有个性、有特长的"智者""圣人",他特立独行,执著追求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了追求理想,他周游列国,受尽辛苦,饱尝白眼,吃不饱,穿不暖,甚至生命也遭到威胁;然而,他却九死而未悔。他也渴望富贵;然而,他却视不义而高贵如浮云。他宁愿过着如丧家之犬的生活,也不媚俗而享受唾手可得的富贵。他不矫饰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刚直不阿,当鲁君昏庸之际,决不屈从,能够毅然辞官远离父母之邦,去寻求理想之梦。孔子又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他道高德隆,为时人所公认。因而在德行方面受他熏染而成才的名人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等。孔子也是一个文学家、语言学家,对诗歌、语言有独到的研究。因而熏陶出了宰予、子贡等辩才,培养出了子游、子夏等擅长文学之士。孔子对政事的研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夹谷之会",他作为鲁国谈判代表,不仅维护了鲁君的尊严,而且迫使齐国归还了鲁国失地。因而,他门下出了冉有、季路等高级行政人员。此外,孔子在军事、商业方面也有研究。所以,他门下也出了著名的军事家(子路)与商人(子贡)。 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聚巴黎,向世界庄严宣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曾任美国总统、《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杰斐逊宣称,《独立宣言》中关于"人人获得天赋若干规定而不可移之权利"的条款,思想源头就来自孔子。孔子是无愧于万世师表的称号的。可惜的是,我们目前对孔子智慧的重大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而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数典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