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愚园路一小五年级学生小陈和父母签订"协议":做家务活,赚假期零花钱。小陈父母的做法赢得了老师和其他家长的认可。专家建议:家长可利用寒假,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刘女士发现,5岁的女儿这几天在家表现特别好,帮妈妈拿衣架、给爸爸递报纸,不再吵着买这买那了。原来,这得益于幼儿园的理财教育。 本学期,其就读的卢湾区闻裕顺新理念幼儿园提出"理财教育",小朋友通过帮食堂阿姨洗菜、帮老师分碗筷和清理桌面等劳动,赚得老师自制的模拟钱币,再到"玩具租吧"进行消费。园长胡洁认为,理财教育让孩子明白了劳动的意义和快乐,假期里家长也可开展类似活动,让孩子学会珍惜劳动、不乱花钱。 团市委一项调查显示,本市92.8%的少年儿童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等问题。尽管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教材中设置了《不乱花钱》、《商店购物》、《储蓄和保险》等内容,高二年级还集中对学生进行经济常识教育,但大多数学校和家庭仍避讳和孩子谈钱。不少家长担心,过早让孩子接触到"钱"的问题,会产生负面影响。 专家提出,孩子理财意识,需要从小培养。在美国,理财教育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家长们不是一味将孩子关在童话世界里,而是教他们认识钞票的面值,传授"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观念。 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杨江丁认为,家长们有责任让孩子们了解财富的来之不易,引导他们用好每一分钱。对于低龄儿童,家长们可以通过"模拟货币"形式,引导孩子们管理自己的物品,进行合理消费。对于年纪稍长的孩子,家长们可为他们建立"小银行",正确引导孩子们存钱、花钱,如每次消费前列个清单,征得父母同意,逢年过节给长辈们买些小礼物等;通过一些活动教会孩子们相关金融知识和技能,通过参观银行博物馆、参加"模拟小银行"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理财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