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063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摘 要:文化遗产保护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既保护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经济、科学研究功能等,也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保价值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直接载体,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过程,保护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对环保的独特功能,对我国当前及以后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复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价值 1.可持续使用 世界遗产存在多种现有和潜在的利用方式,其生态和文化可持续的利用可能提高所在社区的生活质量。世界遺产的相关立法、政策和策略措施都应确保其突出普遍价值的保护。 2.顺应"绿色经济"发展理念 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其中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产业。许多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以"绿色经济"为科学开发要旨发展旅游产业契合了当今发展第三产业的热门发展方式,其生态环保价值也显而易见。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强调和谐发展的今天,"宋大城、周小城城墙破坏"、"松花江油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均有悖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来讲,其环境本身就极为脆弱,类似的环境污染对其破坏是毁灭性的,这将是国家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重大损失。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加之特有的多民族文化造就了我国生态环境和文化多元的特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落脚点。要想历史文化遗产长期存留,必须保护好文化遗产所在的自然生态环境,科学开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恢复初始生态环境 一定程度上讲,研究内容的真实性决定着该项历史研究的真实价值,作为历史直接体现的文化遗产,保护其真实性是还原历史的捷径,营造与当时的历史时期最为契合的"类生态环境",有利于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时代特征,营造出与过去农耕时代相似的生态环境,对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导航作用。利于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历史生态环境。 二、不同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价值 1.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价值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群、雕刻、书籍、洞窟等物质文化遗产有的产生于自然环境中,并依赖于自然环境的存在而得以延续,有的本身就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如洞窟类物质遗产,洞窟的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保护好该类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如山川类物质遗产,"五岳之尊"泰山是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保护好该类文化遗产就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山川水源、植被保护等生态环保功能; 还有的体现人与自然共处的特征,如古村落文化遗产,著名的丽江古城和福建土楼,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建筑适合村民日常起居的村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对当地的水土保持和植被保护有利,对当地村落的保护也是保护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有的则体现了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改造自然完成的在自然界中浑然天成的文化遗产,如苏州园林,是人类创造优美景观的典范。 总体来讲,物质类文化遗产的生态环保功能主要体现在防治工业"三废"、治理大气污染、科学开采自然资源、水土保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保功能。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价值 古代人民的生存环境体现了古时对自然界的崇拜和信仰,现代社会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对生态环保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保护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研究该类艺术在当时历史时期的状态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强化人们对自然物种的崇拜,保护该行为体现的社会风尚,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境的作用。 总体来讲,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信仰可以起到预防工业污染、防治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水土保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培养环保意识和宣传生态环保的作用。 三、结语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方向。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反应了生态系统与文化遗产之间的特殊关系,对解决现行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突破作用,促进绿色生态产业的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 [2]绿色经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2016-1-6 [3]刘伟.试论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郑州:郑州大学,2012:6-7 [4]《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5]《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11月16日通过 [6]余韵,黄恬恬.《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理论月刊,2010,11 作者简介: 马春燕(1991~),女,汉族,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人,西北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