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当一位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回答"你用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时,他淡淡地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可见备课的重要性,究竟该怎样去备课?笔者认为,任何一节课或者一个知识点,在备课时都要按照以下四问来准备,这样才能确保课上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1学什么? 人是有意识的动物,做任何事情,先要明白:目的是什么?学什么是课上师生共同努力的目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围绕它来进行。学什么是教和学出发点,大到整节课,小到一个知识点、一个小问题都必须要明确学什么?学什么就是道,师生明确了学什么,才能做到不忘初心,有的放矢。 2怎么学? 同样草,同样料,喂法不对不长膘。怎么学是术?讲究个方式与方法。孔子曾提过"因材施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怎么学要看内容的难易?怎么学要看学生的基础?怎么学要看学科的核心素养?我们要站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去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参与来获取知识、提升素养。 3学到什么程度? 三个泥瓦匠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表面上看是心态问题,其实质还是标准问题。都在干,究竟干到什么程度?都在学、都在教,究竟学到什么程度?是知道还是记住?还是理解还是应用?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都要做明确的界定,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侧重点的去学。 4学的效果如何? 多数学生每天都忙碌在学习学习再学习上,但思考以下:学的怎么样?学会了吗?不少教师也是课上讲讲讲,但把学生教会了吗?这里就存在一个"做完"和"做好"的区别。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本质不同。前者执行了但不到位,后者执行了但到位有效果。课上不是看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关键看学生会多少?看学生学会的比率。所以,教师在处理任何一个知识点后必须要跟上效果检测。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关键我们该怎么准备?只要做好以上四问,就是好备课!作者:东写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