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核心素养理念下浅析培育学生志愿精神的实施策略


  摘要:教育部关于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让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更加明确。志愿服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核心理念,重在践行。文章以一所普通中学坚持开展多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为例,谈一谈对培育学生志愿精神的一些工作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志愿精神;实施策略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概括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责任担当"第一个基本要点"社会责任"之重点内容包括"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这与培育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一脉相承。因此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培育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也就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学校多年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浅析培育学生志愿精神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意义
  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責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志愿者活动是出于自愿帮助他人的道德实践活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另一种诠释。现代社会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权利和义务,从事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有效形式之一[2]。
  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但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了帮助,而且自身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和发展;不但能提高参与社会的意识,同时也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锻炼环节。志愿服务活动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也符合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它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同时,也为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的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志愿精神教育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目标,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要。学校不只是让学生服务社区、服务他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体验中学会悦纳自己、善待生活、关心他人、感恩社会、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学校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加入了拓展型、研究性的教学要求,通过志愿者服务,为学生提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知识,培养独立自主精神,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例如在每次对特殊学校慰问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吸纳部分在校行为偏差的学生参与,让我们惊喜的是他们每次活动都表现得非常不错:他们主动和残疾孩子玩成一片,就连平时待人冷漠、喜欢打架抽烟的李**活动中竟能一直将一聋哑学生抱在怀里。
  三、立足长效机制,注重学校志愿者文化的培育和传承
  志愿服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它通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促使参与者由"自爱"走向"他爱",最终唤醒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基于此,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利用正面教育来对学生进行志愿精神的培育:一方面,通过开展社区、学校优秀中学生志愿者的评选活动,明确中学生学习的榜样,使中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更有感召力和号召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志愿者队伍中加大对优秀志愿者的宣传,使中学生树立行动目标,不断提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如在每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要通过召开志愿者表彰及总结分享会,使志愿者在活动中收获感动、陶冶品德、升华境界。经常会有学生在总结分享会上分享到这样类似体会:"付出总伴随着收获,虽然每一次参加志愿活动时都感到辛苦,可是最后都很满足,我又为生命增添了一份价值。""在参加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我长大了,乐观了,更有活力了,更自信了。""当我们捧着生日蛋糕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祝寿时,爷爷奶奶含着热泪,紧紧握着我的手时说的一声声谢谢。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种沧桑的脸上展开的真诚笑容,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粗糙的手里传来了春天的温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冰冻的心被融化的喜悦[3]。"……
  四、坚持校本特色,精心打造志愿品牌活动
  一直以来,学校明确提出:"志愿服务是一门课程,学校每一名学子都应树立‘深入社会实践、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在实践中传递文明,提升自己";学校用三年时间专门开发了以志愿服务为内容的校本教材——《小榄中学志愿者读本》;学校还明确要求每一名学生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以上、累计7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并计入学分。
  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学校不断创新拓展志愿者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在校内成立了校园环保小分队,开展"垃圾回收"活动,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每年承担考点志愿服务工作;通过校园义卖帮扶特困生、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和各种捐款捐物活动等。在校外,先后圆满完成"全国助残日"、"第九届中国菊展会交通协管"、"镇主要路口交通流量通计"、"全国青少年毽球锦标赛"、"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篮球赛"等志愿服务工作,经常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特殊学校"开展送温暖活动。同时,学校一直重视志愿服务活动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多年来打造出了一批影响大、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每年一次的车站春运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在车站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搬运行李、指路答疑、维持秩序,为繁忙的春运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迎春花市 "助学义卖"活动,志愿者们将回收的参考书籍进行义卖,为校扶贫助学基金会筹款;"绿色中秋助学献爱心"月饼盒回收活动,独具匠心的环保造型对师生进行环保教育……[4]
  总之,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要培育学生志愿精神,就一定要以志愿者活动为抓手,不断努力开拓新思路、尝试新方法、落实新举措,才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大志"、"大爱"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Z].2002.03.14.
  [3] 穆青.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03):11-14.
  [4] 蔡宜旦,汪慧.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04):30-34.
网站目录投稿:语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