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民GDP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早已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也成为了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经济来源多元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乡村旅游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合理的发展土地利用,完善土地管理与土地制度,博弈并总结归纳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利用模式,对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稳定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博弈分析;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模式 一、研究背景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依赖的重要自然资源。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及经济效益,有很多学者作出了相关研究,左冰(2004)《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研究》,该文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形态及其价值变化剖析了旅游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基础和旅游需求类型,总结了旅游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2005)、《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2005)、《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土地利用》(2005)、《山岳型宗教旅游地的土地利用分析》(2005)等,主要从旅游用地的特点、原则、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的变化,指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我国,农村土地面积较广,但是土地利用模式单一,导致农民经济来源单一,经济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呈两极分化,农民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离开土地进城谋生,这将出现许多被废弃和闲置的"空心村",这一现象将导致大量的土地被撂荒,严重浪费土地资源,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土地也得到合理的利用;尤其是城市周边的乡镇更是得到充分的发展。 然而,乡村旅游崛起的同时,大量的土地利用问题也随之出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用地,这将导致征战,拆迁,土地利用承包经营权及很多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的出现。 二、研究区域概况、样本分析及模式分析 (一)王岗村概况 王岗村,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距贵阳30余公里,是一个具有典型布依特色的村寨,依山傍水、干栏式建筑群保存比较完整,2009年列入省政府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这里可以观百年民居,赏含笑树,摇钱树等千年古树群,购农家特色干菜,优质猪肉和大量野生药物,如灵芝和野生菌等,这里河水清澈,水车悠转,可以于田园河道边小憩,这里铜鼓声声传递着布依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可以尽情享受着布衣乡村风情。 王岗村的旅游形式以民俗风情、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特色等形式为主,其中"庖汤"宴就是王岗村农家乐最好的实例,这道传统布衣美食以"三盘四碟八大碗"而远近闻名,也使得这里享有了"庖汤第一村"的美誉。乌当区新堡乡的王岗村,是贵阳市美丽乡村示范点之一。2012年以来,村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升级完善农家乐,充分带动村民致富。近几年来,王岗村利用资源及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这里打造了一条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天"庖汤"(即贵州农家宴)的四季旅游产业链。使王岗村的游客四季络绎不绝,2014年,王岗村接待游客65万人次,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800元,2016年有望超过1.2万元。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分析 1.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5年7月12日到2015年7月21日,9天时间对乌当区新堡乡王岗村进行定点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6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废卷共6份,王岗村供瞎六组、七组、河湾组、上街组、下街组等共五组,本次调研全部样本的详细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 2.王岗村土地利用情况及模式分析 王岗村共有148户人家,从用地情况看,田土共计1010.4亩,虽然王岗村的经济来源已经趋向乡村旅游,但是传统种植作物玉米、水稻等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玉米共285.9亩,占总量的28.3%,水稻共157.8亩,占总量的15.6%。 从流转的土地中来看,在流转面积中40.6%的土地用于种植棕榈,以土地承包模式600元/亩/年流转给旅游开发企业。约16%的土地种植莲藕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商家提供种子的同时,还给予1800元/亩/年的经济补偿,而农户则需出力犁地及种植。 (三)王岗村现行的土地利用模式分析 1.土地承包經营模式 政府或企业成片从农户手中承包出土地,在王岗村的调研中发现,在流转面积中40.6%的土地用于种植棕榈,而王岗村的棕榈主要是以土地承包模式600元/亩/年流转给旅游开发企业,规模化的棕榈作为乡村景观物,同时成品后可以卖给相关绿化单位和需要的单位,这个过程中,旅游开发企业可以给当地农民工提供大量就业的机会,120元/天,农户得到流转租金的同时还可以就近打工,生活水平及经济效益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土地入股模式 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入股模式在我国很普遍,农户手中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而政府或相关企业则出资出技术及机械等,农户出地出力等共同经营一些具有观赏性作物,农作物引来大量游客的同时,成熟后农户还可以采摘好,商家以一定的价格回收。这样的模式除了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还增加农户经济来源。 三、王岗村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博弈分析 (一)博弈主体分析 参与者:通过调查,王岗村的博弈主体有旅游开发企业和社区主体(代表地方居民及村委会),政府作为中间协调者,并且政府的行政命令是无法抵抗的,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在相应决策下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信息:在信息完全公开情况下,每个博弈主体获得信息的途径都是完美的。 威胁:如果社区主体和旅游开发企业合作不成功,则旅游开发企业可以通过政府强制征收土地,而社区主体则可以通过破坏等各种行为阻止旅游开发。 策略:在土地利用开发过程中,旅游开发企业和社区代表都有两种选择,即旅游开发企业可以选择开发或不开发,旅游开发企业获得开发权的途径有两种,即与社区主体直接合作或通过政府协调征地获得开发权;而社区主体如果不同意可以抗议阻挠。社区主体同样可以选择开发或不开发。 (二)博弈模型建立 在王岗村旅游开发中,无论是旅游开发企业还是社区主体,假设开发王岗村鄉村旅游需要净成本为m,开发完成后的收益为n。 ①如果双方都选择不开发,那么旅游开发企业的收益为0,社区主体的收益仅为耕种农业收益a; ②如果旅游开发企业不与社区主体合作而选择自己开发,则企业除了需支付开发成本m外,还需支付社区主体耕种收益a和获得土地过程中所产生的安置费用等c,而社区主体的收益为a+c; ③如果旅游开发企业选择不开发而社区主体自己开发,旅游开发企业的收益为0,支付成本为0,而社区主体除了要支付开发成本m外,同时失去耕种农业收益a; ④如果双方选择共同开发,则旅游开发公司需支付开发成本m,而社区主体付出耕种成本a,而双方共同分享收益n,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开发成本与耕种农业收益不相等,即m≠a,两者合作开发的增值收益不可能达到平摊。则通过希克斯改进(黄华,2009)来补偿被动方的收益。即合作的主动方通过经济补偿被动方。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有效协调。如果主动方缺少经济补偿的动力,则政府在开发过程中得通过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才能促使旅游开发的进行。具体博弈关系如表5; (三)博弈结果分析 基于表4中博弈关系的运行,得出以下结论: (1)在①中,博弈双方的收益分别为(0,a),社区土地利用方式将沿原来的传统模式经营下去,达不到使博弈参与者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则这种组合无效。 (2)在②中,它们的收益分别为(0,n-m-a),这种投资当收益n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虽然王岗村社区主体可以独享收益,但是由于村民的土地相关法律意识相对较弱,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村民收入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一些村民为了扩大经营场所而成为了乡村旅游违章乱建、违法用地的主体。同时农户成本增加,投资周期长,风险大。不是最佳选择。 (3)在③中,如果开发后的社区主体收入不如开发前耕种的农业收入,那么社区主体将采取行动阻止旅游开发,旅游开发企业将通过政府强制征收土地而获得开发权,那么它们的收益分别为(n-m-a-c,a+c),这种开发方式首先将导致乡村土地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其次会导致社会稳定等问题,同样不是最佳组合。 四、结论 基于王岗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博弈模型分析,在我国现行土地政策下,合适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利用模式有一下几点; (1)土地入股模式、土地承包模式、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模式在乡村旅游中是很重要的模式,促使居民经济来源多元化的同时也使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提高农民对土地利用的积极性。 (2)就目前趋势来看,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土地的合理利用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得到国家及相关单位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左冰.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05:106-110. [2]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01:116-126. [3]梁栋栋,陆林.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土地利用——以安徽舒城县百丈岩旅游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03:211-212+215. [4]苏平,党宁,吴必虎.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04,03:403-410. [5]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06:757-763. [6]梁栋栋,陆林.山岳型宗教旅游地的土地利用分析——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02:160-163. [7]黄华,王杜春.基于土地流转的黑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