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留守儿童负面成长因素成因及其对策


  【摘 要】本文针对笔者所在地区存在大量"留守儿童"以及存在的社会问题,指出了"留守儿童"面临的负面教育、生存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隔代管理;家庭教育
  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存在大量的农村"打工族",他们背井离乡长年在外务工,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给家中老人照顾,这一现象也产生了中国的另一个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打工族"固然增加了农村经济收入,繁荣了地方经济,但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往往影响整整一代人,甚至关乎国家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存在,已经产生了大量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了很多专家学者广泛思考、研究的课题。在此,笔者也就自己工作的单位所见所感,从分析"留守儿童"的负面成长环境及其成因的角度,寻求了一些解决对策。
  一、负面成长因素及成因
  (一)生活琐事繁多,分散学习精力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笔者所在某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占在校学生人数的二分之一左右,其中有58%以上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还担负着繁重的家庭生产劳动。由于他们大部分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生活起居,祖辈们在家还要负责农田的生产活动,所以洗衣、做饭、挑水等家务活都是由这些"留守儿童"在起床后或放学后完成。走访了解,有四名"留守儿童"几乎完全承担了所有家务和照顾弟妹的任务,他们经常迟到或作业不能完成,就是因为家务活占据了他们大部分课余时间所造成的。长期成绩落后也很大消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中绝大多数的祖辈都是文盲或半文盲,时间和能力上的力不从心导致了隔代管理不力,加上家务活较为繁重,每天做完家务已很疲惫,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更谈不上自学能力的培养了。长期如此,不仅成绩上不去,也容易导致自行放弃学业而辍学。
  (二)亲情关怀不够,产生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多数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乡村,与外界接触交往的機会不多。而一起生活的祖辈完成繁重的生产劳动后,往往都是打麻将、喝酒,及少能坐下来与孩子面对面的交流,孩子有什么话也没有倾诉的对象,唯一做伴的就是家中的电视、电脑或者手机。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不爱说话,内向起来;而有些在长期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与一些社会闲杂人接触,误入歧途,甚至会成为问题少年。因此。亲情的缺失,加上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三)学业教育缺失,品行状况堪忧
  据全国妇联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容易使他们形成暴躁、怨恨、怯懦自私的极端性格;有些在老人的溺爱下变得自私、无礼、唯我独尊。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家中老人往往只管"养"不管"育",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缺乏道德约束,与之相关的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大部分的农村老人都是文盲、半文盲,根本无法起到督促"留守儿童"学业的作用,不可能像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一样,在家中有父母的督促和辅导。
  二、对策探讨
  (一)成立工作小组,建立长效机制
  可以在有"留守儿童"的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政教处长、各年级组长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指导、督查与管理;开通24小时"爱心热线",校长、政教处长、班主任电话,以及学校办公电话,做成卡片,发放到所有"留守儿童"家庭;各班建立"留守儿童"花名册,摸清每个"留守儿童"家庭详情,包括家庭成员结构、外出双亲或紧急情况监护人的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每名工作组成员对口联系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家庭,发放工作记录本,安排工作任务,确保"留守儿童"在校就读期间能保持长期的联系,出现人员流动进行工作交接,保证联系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进行临时托管,给予亲情关爱
  针对部分居住在偏远山区,或者家中老人无力照看的"留守儿童",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成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聘请身体健康、责任心较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退休干部、教师陪同"留守儿童"。饿了,有人给他们做饭吃;凉了,有人提醒他们加衣服;病了,有人陪他们找大夫……。让他们感到亲情就在身边。
  (三)加强学业督促,提升操行品德
  通过帮助"留守儿童"解除生活心理上的后顾之忧后,才能够使他们把心思转移到学习中来,使他们重新找回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所以还应当在学校组建课后学习督促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负责,要求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对"留守儿童"的知识掌握情况、自学能力进行辅导。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室"发现和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尤其是对于一些问题少年,一定要尽早予以关注,千万不能任其发展,在源头上挽救他们是最有效的措施。
  以上仅仅是"留守儿童"现象存在的少部分问题,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问题不尽相同。上述几点对策是笔者根据自身所处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希望能为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中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网站目录投稿: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