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摘 要】辅导员职业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具有極为重要的地位,其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培养是新教育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就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进行分析,从职业发展、培训体制、学术科研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策略,以期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能力;能力培养
  高校是培养多元化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殿堂,需要营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学生社团,举行专题讲座和报告,以丰富大学校园生活。而这些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辅导员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另外,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执行主要就是由辅导员发起,辅导员肩负了高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双重工作。高校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辅导员这一群体,他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应充分认识辅导员的职业内涵,寻求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方法途径。
  一、辅导员职业能力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要具备的职能和本领,是从事某一指定职业所要具备的一系列综合性能力的总和。不同职业对职业能力高低和范围要求不同,职业能力是由多种能力的复合体,具有涵盖范围广,差异性大等特点。职业能力是进行择业和就业的基础,也是胜任岗位要求的基本条件。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辅导员最为核心的职业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辅导员本质上是充当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辅导员应以马列主义、毛邓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努力使学生建立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辅导学生思想观念朝着健康方向发展[1]。辅导员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做好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工作,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同时利用所掌握知识和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想教育中,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辅导员管理好学生事务的基础能力。辅导员需要整合学校各方面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和工作,任务量大,覆盖范围广,事务繁多复杂。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学校扩招力度增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和难度大幅度增加,对辅导员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提高。辅导员应积极培育学生干部,调动学生参加学生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合理分配安排学生资源,执行好学校下发的各项任务。如若缺失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辅导员将无法保证学生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组织管理能力是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三)专业指导能力
  专业指导能力是辅导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涵盖了学习交往、班级建设、党团建设、人生发展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指导工作能力。在市场经济背影下,商品意识和拜金观念滋生,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冲击,学生受到多方面的物质诱惑和压力[2]。
  二、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辅导员岗位职责模糊多样、专业职能薄弱、培养机制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弱、收入偏低等。单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方面看,主要表现出的问题在于队伍不稳定、岗位职责定位不清、专业化程度低以及考核制度不完善等方面。
  (一)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辅导员已成为我国高校内的一支庞大群体,截至2015年底,我国高校辅导员总数达13万人,其中专职辅导员7.5万人,兼职辅导员5.5万人,构成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组织。党和国家一直重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教育,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之一,其体制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受到政府和高校的扶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认可度不足,缺少完善的评价制度和晋升体制,导致岗位缺少吸引力,少有愿意将辅导员工作作为终生职业。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辅导员职业岗位定位不够清楚。受到岗位特点和传统观念影响,辅导员管理体制导致辅导员分流,职业晋升空间受到限制,多数辅导员并不能将刚工作作为长远职业去看待。(2)岗位专业性不强。辅导员需要肩负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升学、就业、思想教育和管理等多方面工作,而我国尚未有专业辅导员培训机构,多数辅导员在上岗前并未经过专业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方面欠缺。
  (二)辅导员职业能力欠缺问题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造、学生评优、活动组织管理及心理辅导等多方面工作内容,其中首要任务是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内容的多样性要求辅导员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能力,然而现实中很多辅导员并未经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繁杂,客观上引导辅导员对职位指责的认知往往会产生偏差,将辅导员岗位当作一般行政管理岗,容易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辅导员工作重心偏移到简单的管理工作,而在思想政治素养学习和教育技能掌握上表现薄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分量失衡,归根还是辅导员未能深刻认识岗位的主要职能,消极应对工作,将学生管理工作不出重大差错作为工作目的。
  (三)学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不足
  今年随着高校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规模迅速膨胀,快速的扩展也为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有待解决,高校领导层关注的精力主要在于解决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例如资金筹集、新校区建设、专业增设和教师建设等方面,而对于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和培养的具体出台政策欠缺,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多以学院为单位自行组织开展,理论指导和研究深度不足,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力度不够。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可以作为一门独立学问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机制,这有待于高校加强对辅导员角色的重视和深入理解。
  (四)辅导员培养机制不健全
  輔导员培养制度一直是高校有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有效经验,然而辅导员培养机制整体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辅导员招聘标准不明确,缺少一个科学明确的评价标准,选拔公信度和透明度低,降低了辅导员队伍的选拔把关力度。(2)辅导员岗位转岗分量不通畅,晋升空间不足,岗位缺少招引人才的吸引力。(3)辅导员培养资金投入不足,学校缺少人员培养和设施建设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三、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一)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具有模糊性,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社会认同度低,工作处于丛书和辅助地位,发展空间受限,导致辅导员队伍具有不稳定性,发展动力不足。学校需重视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目标,为辅导员提供多样和明确的职业规划路线,增加辅导员对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辅导员积极自觉的学习职业技能,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以保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做好对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高校应重视辅导员的职业价值,注重对辅导员的专业培养工作。根据辅导员个人特点、爱好和能力等因素,结合学校规划路线,设计可行性和个性化的培养体制。高校辅导员多处在职业生涯的起始和探索阶段,应对辅导员的职业辅导进行分阶段处理:首先,对于刚刚步入工作的辅导员,应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试用期间组织科学的培训课程和项目,发掘其潜能,为其建立适当的职业规划路线。其次,对于处于职业中期的辅导员,其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已逐渐成熟,是辅导员团队的中坚力量,应重视其工作激情和职业发展目标培养,关心辅导员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保持辅导员团队的积极性。最好,对于即将退出岗位的辅导员,应结合学校具体需求,为其开拓宽阔的职业选择通道,健全职业规划路线,拓展职业平台,做好辅导员的转业或岗位轮换工作。
  (三)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辅导员的培养工作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任务繁重的工程,应集合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构造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培养体系。需要重视辅导的选拔和培养,搭建宽阔的事业平台,提高开阔的发展空间。另外,要完善工资、休假、住宅补贴等制度,保证辅导员的物质生活条件,让辅导员看到职业发展前景,提升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健全选拔和晋升机制,激发辅导员的内在工作动力,促进辅导员对职业能力的学习[3]。
  (四)搭建学术科研平台
  新的时代背影下,辅导员工作需要结合教学理论和管理实践,单纯依靠传统的管理经验来指导工作已无法满足当今教育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辅导员既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又要掌握科学的科学理论,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使其升华为理论成果,实现实践和理论的结合。高效和教育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激励条件,将辅导员的科研工作归入到学校科研范围内,提供一定的项目和科研经费,鼓励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将个人智慧扩展为集体智慧,以求提升工作和学术水平,增加辅导员职业的发展潜力[4]。
  (五)完善绩效考核
  建立完善的辅导员考核评价制度,可将工作成绩作为主要的内容,将学生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指标,实施激励为主惩处为辅的考核体系。结合不同年级的专业要求和特点,对各年级辅导员工作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制定完善的奖惩体制,在制度上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意义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当代社会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信息高速流通的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影下,大学生中出现部分学生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但在社会阅历、实践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却表现欠缺导致高校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表现为多样性和差异性。信息的高速交流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增加了现代辅导员的工作难度和复杂性,对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观察、思考、总结和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还有具备良好的管理、交流、学习和创新方面的职业能力,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只有加大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力度,提升辅导员的整体团队能力,完善职业能力结构,才能保证辅导员处理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从工作实践到工作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培养与探讨,将辅导员能力培养提升到一个系统理论的研究层面,不断改进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可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和作用。
  五、结论
  辅导员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充分认识辅导员的职业内涵,重视辅导员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需要结合学校、政府和社会的综合力量,建立根据完善合理的辅导员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小铭.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 教育探索, 2013,07.
  [2]韩冬; 毕新华.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11.
  [3]程利. 统一标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3.
  [4]郭世平; 黄昊. 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与能力提升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08.
  [5]陈琦.高校辅导员能力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9期(总第227期):70-71.
网站目录投稿: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