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形势下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管理学》是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环境之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首先从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开始,为了完成新的教学目标,着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法、教学评估制度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改革。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管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这门课程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管理概念、管理原理和方法,同时也要求学生重视这些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所以,对高校而言,开设《管理学》这门课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播相关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多年来,《管理学》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华而不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本文作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管理学》中以理论教学为主,不太重视学生管理素养和管理能力的锻炼,从而造成学生一旦毕业之后很难在实践中恰当和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不能在短期内胜任管理工作岗位。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时代下,对管理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对高校《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其能够培养出社会满意的管理人才成为很多学者和企业同时关注的问题。
  一、重新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一直以来,管理学的教学目标都强调对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的掌握,弱化学生管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管理实践能力不足,一旦走上管理工作岗位,很难适应实际管理岗位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重新定位管理学的课程教学目标,是管理学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只有教学目标正确,才可以为整个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教学目标虽是整个课程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但却必须依据社会实际要求制定。在新环境之下,首先,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必须拥有全局、整体的思想,但同时又要求其熟知管理过程中的每个操作环节。其次,随着诚信守信思想的影响,管理工作越来越强调管理者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一个管理者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其整个管理组织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行业、新职业不断出现,社会职业更新速度明显较之前较快,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具有超越某个具体职业与行业特定的管理能力,即通用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之下,管理学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应概括为:学习管理理论、培养管理思维、锻炼管理能力、提升管理素养。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根据管理学新的教学目标的要求,管理学在进行教学内容安排时应简化传统管理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内容。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对管理理念的传播,不应过多对其它后续课程中出现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另外,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涉及到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的知识,尽量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这样学生才能了解最前沿的管理学知识和管理理念,从而使学生所学管理知识能够和社会现实尽快接轨。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可通过案例分析、主题辩论、创业展示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同时,让学生参与各种工商企业的实践管理活动,学会将学所管理知识与企业实践活动融合。
  三、拓展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纽带。因此,管理学教学改革措施要实施,最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目前为止管理学中主要运用的方法是讲授法和案例法。理论讲授法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而案例法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一直以来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管理学的教学效果,作者认为可以适当拓展管理学的教学方法,如将模拟公司与角色引入课堂,这种管理游戏是目前为止比较先进的一种训练方法,让学生建立模拟公司,教师可安排学生在模拟公司中扮演不同的管理者的角色,从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解决相干问题。除此之外,辩论赛的形式也可以引入课堂,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一种方法是课前演讲,可在每节课上课之前,让学生准备一些与今天讲课内容相关的管理案例等进行演讲,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管理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演讲能力。
  四、采用综合性考核评价方法
  为了达到管理学预期的教学改革目标,必须建立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一直以来传统的考核方式都是注重学生最后的笔试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这种方式之下往往导致学生为了最后的期末考试而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的能力。因此,作者建议应采用综合性的考核评价方法:建议把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成绩考核分为两大部分,即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前一种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平时表现占20%,包括出勤、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情况,期中考试(指以团队为单位撰写创业计划书)成绩占20%;后一种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具体包括知识性考核占40%、能力性考核占60%。
  五、完善教学评估制度
  教学评估机制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价机制,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常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开展教学评估是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监控制度,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根据目前高校在课程评估中的实际需求,作者建议新增一些教学评估制度,如院领导听课检查制度;教务处随机听课制度;学生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制度;目標管理评估制度等。这些教学评估机制应力求体现科学性、导向性、可测性等基本原则,力求实现过程评估与效果评估相结合。尤其要注意发挥学生关心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畅通教学反馈渠道,经常听取学生关于教学工作的建议,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开展讲评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希琼.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践[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2]王颖《.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探析[J].职业时空,2010,(3).
  [3]黄志坚,吴建辉.管理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9).
  [4] 禹海慧,曾武成.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3).
  [5] 王长峰.管理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10(3).
网站目录投稿:海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