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美国冷战时期杜鲁门主义到里根主义的外交策略


  【摘 要】冷战持续的40余年期间,對抗苏联成了整个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方针。自杜鲁门以后,历届美国总统都把对苏外交作为美国外交的首要任务。因此,以历届总统上台后对苏政策为主线,可以整体把握冷战时间美国时期外教战略。考察从杜鲁门主义到里根主义的对苏政策,更能对整个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战略有个相对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美国外交;美国外交战略;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近代历史上称雄世界几百年的欧洲不再处于世界政治的中心地位。美国则出于其在战争中的作用和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开始在世界政治舞台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西方列强的衰颓与美国实力的急剧膨胀,为美国实现其扩张梦想提供了现实基础, 美国在其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全球性大国。正由于有着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美国的政治野心和扩张要求便与其实力同步增长。杜鲁门上台伊始便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然而,苏联在战争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东欧一批国家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使美国按照自己意愿构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的企图受挫。美苏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国家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而爆发了相互对抗,即冷战。冷战使国家安全问题成为美国对外政策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一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也表现出从全球战略着眼,前所未有的全球干涉主义倾向和外交与军事、安全紧密结合的特点。考察从杜鲁门主义到里根主义的对苏政策,便能了解整个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战略。
  一、杜鲁门的遏制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处于世界绝对优势地位。美国国内主张扩张的倾向占主流,认为美国应该充当世界的领导,按照美国的意志来建立世界秩序。但是,美国政治与经济扩张的企图却面临重重障碍:苏联、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共产党力量以及广大的亚非国家; 特别是苏联,令美国觉得棘手。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区的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斯大林的演说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应,《时代》杂志攻击这篇演说是"自对日作战胜利以来,一个高级政治家所发出过的最好战的声明"。美国因此认为苏联将过分地要求其战后地位,从此不会安分守己。在这样的形势下,杜鲁门放弃罗斯福的"大国合作"设想,对苏联采取强硬的"遏制政策"。所谓"遏制"就是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在内的各种手段,围堵苏联权利的进一步扩张,同时促使苏维埃制度的彻底改变。杜鲁门主义在欧洲或者说在经济上的实践,便是马歇尔计划的推行。欧洲对于美国有着重大的战略利益,但西欧经济当时却面临崩溃。为了稳住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实施遏制苏联的政策,同时也为了避免美国自身经济危机临,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国务卿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指出:"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与有保障的和平。"马歇尔计划提出后,立即得到西欧各国特别是英法的响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实践,也是控制盟国和遏制苏联的具体方案。杜鲁门对此直言不讳:"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杜鲁门政府提出并推行的遏制苏联的大战略,为其后的历届美国政府继承与发展,杜鲁门主义因而成为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战略的基石。这既是因为美国仍在继续对外扩张,也是由于苏联称霸欧亚大陆乃至全球的企图逐渐暴露无遗,美苏为争夺霸权而迎头相撞, 美苏冷战因而愈演愈烈。
  二、艾森豪威尔的"解放战略"
  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其外交战略基本继承了杜鲁门时期的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独霸全球的战略,但是在手段和方法上也有一些变化。朝鲜战争后,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长,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逐渐扩大,西欧、日本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加上美国国内由于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和人力、财力的巨大损失引起对杜鲁门政府的不满,从而使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对外政策作了相应的调整。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单单遏制苏联还不够,而应通过政治战、心理战和宣传等手段来解放东欧人民,把共产主义推回去;通过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和平演变。这便是"解放政策",但这仅仅是个反共口号。国务卿杜勒认为,杜鲁门时期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遏制政策"是一种消极的、纯防御性的政策。他提出以"解放"取代"遏制",即主动地帮助东欧国家摆脱共产主义的统治,表示美国要用战争以外的方法,用宣传的压力和精神的压力,去颠覆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拉广大国家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美国打着反对国际共产主义的旗号,加强在第三世界的扩张,破坏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在这些国家中扶植亲美势力,排斥英、法老牌殖民主义的势力,阻止苏联在这些国家的渗透。美国这一时期对第三世界的扩张主要集中在印度支那、中东和中美洲地区。艾森豪威尔提出著名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只要有一处地方瓦解,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即印支的丧失会导致失去日本、台湾省和菲律宾,进而危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显而易见,这是对杜鲁门主义的补充和发展。艾森豪威尔主义是杜鲁门主义在中东地区的翻版。
  三、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和平战略"
  1961年至1969年是民主党人肯尼迪-约翰逊执政时期。1960年肯尼迪上台执政后,继续推行冷战"遏制"政策和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政策。在其就职演说中,肯尼迪宣称:"我们将付出任何代价,承受任何重担,遭遇任何困难,支持任何朋友,反对任何敌人",充分显露咄咄逼人的扩张霸权意识。肯尼迪政府和约翰逊政府过高地估计美国实力,更加积极地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肯尼迪被称作带哈佛口音的杜鲁门,约翰逊则萧规曹随,继承了肯尼迪的外交遗产。肯尼迪提出"一手抓橄榄枝,一手抓箭"的和平战略,表示要抛弃过分重视意识形态的两极观念,更多地使用外交政策的工具,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但这仅仅是宣传, 实际上他坚持遏制理论。对肯尼迪外交最严峻的考验便是持续了13天的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在古巴革命胜利后,取得了打入美国在西半球势力范围的机会,不仅向古巴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而且将中程导弹运入古巴,威胁到美国的大部分领土。肯尼迪政府为此对古巴实施海上封锁,对苏联进行战争威胁。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全球。苏联最后退却了,撤走了导弹,美国则允诺不进攻古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是美国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一次胜利,但却促使苏联扩充核力量,在70年代取得了与美国的核均势。同时,这场危机也使肯尼迪政府错误地认为美国能够通过使用自己的力量有效地解决世界上的各种问题,从而导致美国卷人越南战争并在随后遭到惨败,使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严重受挫,杜鲁门主义彻底失败,美国就此全面收缩其遏制战线…
  四、尼克松的"缓和"政策
  1969年1月,美国共和党总统尼克松上台执政,随后提出"尼克松主义",开始调整美国全球战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直推行的独霸世界的遏制战略转为缓和与谋求均势的战略。"尼克松主义"为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外交政策定下了基调,这就是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
  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出现了一个大转变。这一转变的背景是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凭借自己的优势推行冷战的遏制战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世界已经出现了五大力量中心,美国的力量正在下降,因此,对抗的时代应让位于谈判的时代,美国必须调整自己的战略以适应新的形势。尼克松政府对美国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摒弃了全球扩张,转而采取战略收缩的方针,力图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推行以"缓和"进行遏制的外交战略。尼克松更明确地表述了尼克松主义的三大原则:"(1)美国将格守所有条约的义务;(2)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个我们认为其生存关系美国安全的国家的自由, 我们将提供保护;(3)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的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 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我们将指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尼克松还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新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从而进一步扩充了尼克松主义的内容,使之不仅指导美国与盟国的关系,而且也规定了对苏对华政策的原则。在尼克松主义原则指导下, 美国进行了对苏缓和政策。尼克松和基辛格认识到,冷战的代价太大了,缓和或许是代价比较低廉的奉行遏制的途径,因为它可以减少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干涉和呈螺旋状上升的军费支出以及建立新的核武器系统的必要性。在尼克松政府看来, 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而只是意味着在互相敌对的总的环境与背景下,同苏联以及中国保持有限的合作。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 一种方法, 以减少国际紧张状态,维护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领导地位。
  缓和与遏制并行不悖,还被认为是通过遏制苏联和中国并抑制激进的革命而造成地缘政治方面的平衡,即均势。尼克松缓和政策如他自己所说,是从通过对抗的遏制走向通过谈判的遏制。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战争,其经济实力不允许战略武器与常规武器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但它又面临苏联战略力量的急剧增强。因此,美国试图通过谈判达成军备控制协议,以限制苏联进一步扩充其核武库,力求同苏联保持大体的核均势, 并避免美苏之间的直接军事对抗。此外,美国还企图用满足苏联部分经济要求的做法来换得苏联对其全球扩张活动的克制。这便是缓和政策的基本构想。美苏缓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从总体上看,尼克松政府的缓和政策让步多,得益少,而苏联则让步少,得益多。苏联利用缓和试图麻痹西方,离间美欧联盟和鼓励美国国内的和平运动,更利用缓和去实现其霸权主义目标。因此,美国的缓和政策是不成功的。
  五、卡特的"世界秩序战略"
  卡特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国内"水门事件"后民众对政治家的失望情绪,国际上苏联势力仍在扩张美国与盟国关系矛盾重重的局面,卡特认为美国政府需要树立新的道义形象,保持信心。因而他一上台就把加强美国的思想意识对世界的影响、改善美国的战略地位、恢复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作为对外战略的出发点,并试图以人权外交扭转失败的局面,以道义的力量弥补军事力量的不足。卡特接受当时国内流行的"世界秩序理论"作为其对外政策的理论依据,以"世界秩序战略"取代均势战略。世界秩序理论强调世界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所面临的主要危险不再是战争,而是以经济和环境被破坏为特征的混乱;认为在国际关系中东西方关系的重要性下降,而南北问题则更加突出;主张实行多边外交,健全国际机制等等。虽然卡特政府对尼克松政府的"权力政治"和"均势战略"持批评态度,但其外交政策基本上是尼克松政府外交政策的继续。两者都以多元化的国际结构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都把协调国际间多种力量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外交手段。卡特政府把苏联问题放在次要地位,宣称苏联问题在美国对外政策已"不再是中心问题了",提出要摒弃"对共产主义的过度恐惧"。因此,在苏联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面前,卡特提出了"以水灭火"的方针,即苏联用直接或间接军事手段把一个国家夺过去美国则在以后依靠自身的经济和技术优势,经过较长的努力,把失去的地盘重新夺回来。苏联则趁此时机,于70年代下半期加速对外扩张,直到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
  六、里根的"重振国威"
  里根政府上台后,推行了"重振国威"的全球战略,全面重整军备,与苏联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力图凭借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 在竞赛中将苏联拖垮, 从而取得对苏联优势, 遏制苏联的全球扩张势头。里根公开强调世界仍然处于两级统治之下,美国必须把对苏政策作为美国对外战略的中心,美国对盟国、中国、第三世界的政策都要符合这个核心;认为美国对外战略的目标绝不是维持均势,而是谋求优势;美国对苏政策只能是遏制。这标志着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洲对外战略的又一次转变,从维持均势转为新的"遏制"。因此, 里根的第一届任期, 是美苏关系20年来的谷底。里根甚至在这4年里未与苏联领导人会面。美苏关系之紧张由此可见。美苏关系在紧张僵持了4年以后,从1985年起有所缓和。美苏两国领导人均表示了和解的意愿,里根也宣布遵守差点夭折的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还一改前态,屡次倡议举行美苏首脑会晤以消除误解。美苏关系之所以有所缓和, 根本原因在于里根政府认为美国的实力地位通过重建国防已明显增强,在军事力量对比上已出现了对美有利的势头。在此情况下同,苏联缓和关系,既可减轻长期扩军对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又可消除盟国的疑虑,争取人心。美苏缓和由于受到整个国际形势变化的强有力影响而得以进一步发展。80年代后半期,世界各国致力于经济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世界上由此掀起一股以高科技竞争为重点的发展综合国力浪潮,单纯的军备竞赛让位于综合国力的较量。因此,美苏如若继续军备竞赛只能导致自身综合国力的衰败。美苏关系因而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对话为主,对抗为辅;综合国力竞争为主,军备竞赛为辅。然而,美苏关系的缓和是有限的,美苏在对话的同时,依然存在着相互对抗的因素。"
  里根主义"的问世便是美苏对抗的最直接反映。1986年3月14日,里根发表题为《自由、地区安全和全球和平》的对外政策咨文,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美國对第三世界的政策,提出了以实力为后盾,以苏联为主要对手,压缩苏联势力范围,扩大美国影响的方针。这便是里根主义,其核心思想是:支持共产党统治国家的"自由战士", 把苏联取得的政洽和军事进展推回去,即"有限推回"的遏制政策。同时,里根政府不再坚持以是否反共为标准来决定向别国提供支持,不再反对卡特政府推行的人权外交, 提出了"反对以任何形式出现的暴政,不管它是左的暴政还是右的暴政"的新方针。里根主义是美国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及对第三世界的战略主动权的新遏制政策。
  【参考文献】
  [1]董秀丽.美国外交的文化阐释[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2]金灿荣.为新帝国主义把脉[J].世界知识,2002(15).
  [3]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美]乔治.W.布什著.勇往直前: 通向白宫之路[M].史国强译.沈阳: 辽宁出版社,2001.
  [5][美]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M].段若石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2
网站目录投稿: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