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窗棂的构成形式与中国建筑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中国建筑与埃及建筑、西亚建筑、印度建筑、爱琴海建筑和美洲建筑组成了世界古建筑的六大体系,是世界原生型建筑文化类型的重要代表,它的特征就是——木构架建筑系统。 【关键词】窗棂:传统建筑;中式文化 一、传统窗棂发展渊源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了5000年,并且没有间断过的文明,这一持续发展的过程,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同样得到了印证。 中国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是比较清晰的,根据考古资料和古代文献的记载,一直可能追述到东方文明的初始期。中国建筑有两个直接的来源,这就是原始巢居与原始穴居。《孟子》说:"下者(南方地势低洼)为橧巢,上者(北方地势高爽)为窟"。木巢、土穴分别发育出了具有南方长江文化特征的干栏建筑类型,和具有北方黄河文化特征的穴居建筑类型。南方的干栏建筑提供了木构架的建筑构想和榫卯结构的组装技术,这一建筑系统早在夏商时被宫廷确定为官方建筑样式,最终定型为"殿"这样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殿的主要特征就是:在夯土台基上由榫卯连接的木构架系统支撑的单体建筑构成。需要指出的是,殿的意义更多地是在于它的礼仪性,而它的居住功能已逐渐弱化。北方穴居建筑同样获得了良好的发育,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黄土地区,穴居、半穴居的窑洞至今仍普遍被采用,不仅如此,在北方还存有窑洞式的建筑——覆土窑(锢窑),它与靠崖窑和天井窑不同,不是挖土成洞,而是在平地上用土坯、砖石砌成的拱形洞屋,说明由穴居发展而来的窑洞建筑有着良好的功能满足度和地方适应性。在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窑洞建筑的门窗设置和室内家具布置的豪华程度超乎人们的想像。除窑洞外,北方寒冷地区的土木和砖木建筑,结合了木巢、土穴两种类型的优势,木构架提供支撑,墙体和屋顶用大量土坯作填充、覆盖,起到了较好的保温功能。 二、传统窗棂构造分析 从建筑材料来看,中国木结构建筑与西方的石结构建筑是两种不同的建筑材料加工方式和建筑构想。学术界对中国建筑的木结构成因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些误会是需要给予澄清的。第一,中国并不缺乏砖石建筑建造的技术,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庞大的砖石建筑群就是由中国人建造的,这就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长城,此外还有汉代砖墓和石阙等工艺水平较高的砖石构造。第二,中国木结构建筑具备了诸多现代建筑的先进理念。 1.框架结构 中国木结构建筑是由柱、梁檩、椽等构件组成的一个框架结构支撑系统,因为中国特有的榫卯连接技术而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它将墙从承重要素中分离出来,只承担围护和分隔空间的功能,即所谓的"墙倒屋不塌"。框架结构也是现代高层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代表就是高层玻璃幕墙建筑,它由钢筋水泥框架结构来承重,外墙则多选用玻璃这樣的轻型材料来围护装饰。 2.通用性 中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柱、梁、檩、椽、斗栱等构件的形制和尺寸,长久以来就固定与制度化了的。换言之,两座等级相当的建筑它们的主要建筑构件是基本相同的,有良好的通用性。1970年,北京天安门整修时,就使用了不少从其他建筑中拆卸下来的大型木构件,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中国木结构建筑的营建特点是将预先加工好的构件进行拼装连接,这与现代建筑的预制技术如出一辙。 3.重视建筑文化信息的保存 木结构建筑与石结构建筑相比,确实存有难保存易损毁的问题,先人在将木结构建筑制度化的同时,通过文献方式使建筑文化的相关信息获得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也就是说,面对易损的建筑材料,人们不是将保护的重点放在某栋单体建筑上,而是将整体的建筑文化信息通过文献方式获得完全的保护和传承。这样,需要时就可以随时复制出宋代或明代的建筑,而使中国建筑文化绵延不绝。需要指出的是,建筑复制品与建筑原物在时代、人文背景、信息原真性诸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差别。中国古建筑原物存量有限,重视和加强对古建筑原物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同时还必需看到,在建筑功能方面,传统木构建筑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采光、保温和隔音功能较差,维修负担过重。建筑功能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是近年来传统建筑在城乡被放弃和大量拆毁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的持续发展与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问题,是建筑学界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三、结语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将墙从承重功能中分离出来,从而使窗这样一种轻型软性的建筑构件能够承担起建筑围护的重要功能,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其典型代表就是隔扇。隔扇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建筑构件之一,它同时拥有墙、门和窗的功能,由于处在建筑主要立面和视觉中心位置,隔扇又常常是建筑装饰的重点所在。正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这些特征,成就了窗在建筑中的突出作用和审美中心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过汉泉.古建筑装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鲁杰等著.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大观[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李城,高家骥.中国传统窗造型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