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史料长编。二十卷。唐人许嵩撰。成书具体年代不详。 许嵩,自署高阳人。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已无可考知。《建康实录》原书夹注中提及的年代,最晚者为唐至德元年(756年)。而最早引用此书所记内容的是唐乾符(874至880年)中任大理寺卿的张彦远。因此,许嵩当为唐肃宗或稍后时期的中唐人。据《建康实录序》称:他好古敏求,广征博采曾以建康为首都的六朝史事遗文,述而不作,编辑成书,名为《建康实录》。 《建康实录》虽名曰"实录",但其体例却兼采实录和纪传两体。南朝刘宋以前,只有各帝王的编年实录。自宋以下皆用纪传体记述,各帝编年实录以外,还有列传简述臣僚事迹。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讥其体例不纯。另外,此书在记载形式上,还采用了出具注文的体例。凡有异事别闻,与正文所载不同或可相印证的内容,皆列在注文之中。注文中的内容,既可丰富史料,又可借此考证史实。 《建康实录》记事起自东汉兴平元年(194年),止于南朝祯明三年(589年)。此书前四卷内容是三国时期吴国四主的编年实录。第五卷至第十卷是东晋十一帝的编年实录。因西晋建都洛阳,不属于南朝,故第五卷首叙西晋时建业(即建康)地区的事迹梗概。第十一卷至第十四卷记载南朝刘宋一代史事。其中有南朝刘宋八帝的八篇编年实录和一篇包括四十九人简要事迹的《列传》。第十五卷和第十六卷记载南朝齐代史事。其中有齐六帝的六篇编年实录和一个包括有八十六条目人物事迹的《列传》。第十七卷和第十八卷记载了梁代和后梁的史事。其中列有梁四帝的编年实录,以及记载六位后妃事迹的《后妃传略》,和分记三人的《太子诸王传略》,与记载十六人事迹的《功臣》。所附后梁史事中,有后梁两帝编年实录两篇,以及记载五人事迹的《功臣》。第十九卷和第二十卷记载了南朝陈代的史事。其中有皇帝编年实录六篇,以及记载八人事迹的《陈朝功臣》。 《建康实录》所载内容,取材丰富,征引广博,常出正史之外。因许嵩距六朝时代未远,能据亲自所见,并多方查考验证。所以,其中所载内容,根据充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唐宋以来,凡考证六朝史事、遗迹的学者,无不以此书所载为依据。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郑文宝《南唐近事》、王巩《甲申杂录》,以及姚宽《西溪丛语》等书皆是。许多学者还根据《建康实录》内容订正其它史书的讹误。因此,它是研究南朝史事的重要参考书,具有相当珍贵的史料价值。宋朝人张敦颐曾编有《六朝事迹类编》一书。他基本上完全依据《建康实录》所载内容,加以分类编排,使之部居粲然而已。 《建康实录》中还详载了建康地区的土地山川、城池宫苑,以及寺宇观阁的沿革变迁和兴废置毁等大量而珍贵的地方史料,确实达到了许嵩所谓"各明处所,用存古迹"的效果。致使宋以后直至今人所编有关古都建康的著述,其内容基本上跳不出此书范围。 《建康实录》在叙事上,能删繁就简,颇具"周鉴而不烦,约而无失"的优点。它在史部书籍之中,也有颇为重要的地位。 《建康实录》历代官私目录皆有著录。它最早的刻本是北宋嘉祐本。此版本久已不传。南宋绍兴年间荆湖北路安抚使司翻刻北宋嘉祐本。此本是现在最早的刻本,是清代各种抄本、刻本之源,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共十六册。清代有《建康实录》的刻本、抄本很多,其中流传较广的是光绪年间甘氏桑泊草堂翻宋刻本。此本是以嘉庆贻训堂翻宋刻本与甘元焕所抄的彭元端依写宋雕本两相校勘,共有六册,附有校勘记四十一条。此本印刻精良,且据彭氏抄本补足多于宋本的文字。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出版的《建康实录》点校本,是经过整理的较好的通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