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想要保证课前预习质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未成年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上还比较缺乏。因此,我们教师要做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保障预习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预习;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课堂改革的主要形式,我们学校也及时与时俱进,加入到课堂改革的热潮中来。本着高效的原则,我校确立了"自学—合作—训练"模式。学习的最小单位不再是学生,而是小组。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把小组建设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突破口,试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激发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通过科学设计语文学科课前预习,能够较好地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由此可见,课前预习有这几个好处:预习能增强求知欲望,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预习,可以开拓思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省掉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讲解,为知识向纵深处拓展赢得了时间。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学生预习充分了,课堂也就成功了一半。 想要保证课前预习质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未成年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上还比较缺乏。因此,我们教师要做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保障预习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教师预习指导要到位。叶圣陶先生还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预习是一种有目的的求知活动。教师对学生应重视探求知识的方法的指导,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若方法不到位,那么预习的效果就不大。预习指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完成预习任务要分层次性。在新授课前一天,教师提前将导学案发到每一个学生手里,并明确要求每一位学生应预习到哪一个程度,做到哪一道练习。大致以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为依据,第一层次学生预习到拓展部分,第二层次学生的预习到学习要点部分,第三层次的学生预习到初步感知部分,鼓励超额完成。这样,他们会人人有事做,都能找到成功的喜悦之感。 二是预习要求要具体。即如何在书上做好圈点勾画,在导学案上教师要做好明确要求。首先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作用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如学生可直接向老师点明第几自然段的哪个地方有疑问,教师也能方便的向学生点明第几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等。标好自然段后,再对照导学案中需要掌握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由于在课文中的生字无明显标志,这样用"O"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些是要求能读会写的生字词。在读课文时会对自己画出字词有所重视,印象也比较深刻。圈好重点字词后,用横线、波浪线画出主旨句,或优美句,或重点句,或疑难句。这根据课文的不同体裁作不一样的要求,并在旁边做好旁批。"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方有所得。坚持下去,真正让他们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的语文课本上到处留下预习的"足迹",沿着这样的路途坚持往下走,学生将会越走越远,越攀越高。教师还要把这种方法向课外阅读渗透,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是布置预习作业时"教师要亲临现场指挥。"导学案是是一张有形无声的纸,学生收到它第一反应往往是反感地想到—作业。我们要如何利用好这张纸,需要我们教师费一番心思。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拿着导学案,与学生面对面地交待每一个题应预习到什么程度很有必要。这样的方式既能说明教师对预习的重视,又能使要求更加到位,那么学生在预习上敷衍塞责的情况就会减少。 其次是教师预习检查要落实。凡事要"有始有终",对于学生的预习检查更是如此。当教师的大致都有这样的体会,光口头布置作业,而不实施检查,这样的作业等于无效行为,学生们多不会自觉完成。因此,对于预习作业,教师进行有效地检查、评价则必不可少。最好的检查方式就是教师亲力亲为,把每一分学案都收起来全批全改,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查学情。对于预习特别认真的学生额外加分。通过检查与加分来促进学生的预习。当然,适当的时候也可给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使学生更有兴趣和积极性去参与预习。 总之,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提高,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参考文献 [1] 蒋海峰.让"自主互助"课堂更有效——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中),2012(11). [2] 徐小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浅谈初中语文课的导入[J].甘肃教育,2015(19). [3] 丁亚妹.合作共进,构建语文教学和谐课堂[J].语文天地,2015(29). [4] 邹华丽.初中语文课前5分钟的有效利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10期. [5] 刘琼.初中语文课要走向真实——"五步式"教学法简谈[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