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官网发布的关于征求《浙江省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发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规定:线上培训应当根据学生年龄、年级合理设置课程培训时长;直播培训时间不得与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面向小学1-2年级的培训不得留作业,面向境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利用人工智能开展的校外线上培训活动,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3000元或不超过60个课时或不超过3个月;建立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的白名单和黑名单。(11月19日钱江晚报) 线上培训也具有教育的属性,目的也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提升人,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有必要给线上培训扎上制度的笼子,把规则意识挺起来。 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根据教育法、教育部的减负文件要求,结合学校的课程安排、课时安排,给线上培训套上缰绳和辔头,带上"紧箍咒",使之主动配合好学校教育,做好补充和延伸工作,把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起来。 征求意见稿规定很细,要求很严,涉及面也较广,为线上培训划定了"路线图",设立了规则表,便于遵循,易于监督,既是"校规",也是"学规",为线上培训架起了"四梁八柱"。但该制度只是面上的框架,并没有触及教育的本质。对线上培训这个第二育人课堂,必须夯实其责任,使其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此,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谁来训。线上培训是教育的一种形态,培训方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教师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不能因为是线上培训就放松要求。线上培训,覆盖面广,受众多,对培训机构和教师的要求应该更为严格。 训什么。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线上培训,双方不能面对面交流,而是空对空。教师既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要克服自己的弊端,做好知识的组块,精心调配营养,多一种"菜肴",多一些选择,让学生吃饱、吃好。 如何训。"训"的过程也就是教的过程。线下有线下的方式方法,线上当有线上的技巧和策略。线下的方式方法各类教参书都有介绍,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比较而言,线上培训授课尚处于发展期,需要教师在打好专业、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方式方法。 总之,扎笼子是一项细活,笼子的大小,笼子的形状,都要进行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