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校歌,很多人都能回忆起母校及校园生活的美好时光,但近日,四川省内江市资中二中却遭遇了一场始料不及的尴尬。学校精心创作的校歌不但没有受到学生欢迎,相反,恶搞校歌或合唱校歌时不张口等形式的"不合作运动"却隐隐表达着学生的态度。 一般来说,校歌被认为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图腾,既凝聚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也体现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如此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让校歌颇受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不少学校都是反复推敲、几经打磨之后才一锤定音。 但近些年来,恰恰是这种闭门造车式的"高端路线",让校歌在校方和学生中间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分界。比如,校方眼中的"校歌",结构上是典型的三段式,即"回顾历史—励志当下—共铸未来",表现上则中规中矩,要么特意"装嫩",要么有意"扮老",话语体系上稳定传统,更新缓慢。而在"90后"或"00后"的学生看来,校歌应近似于流行歌曲,无论是韵律格调、作曲填词,还是伴奏演唱,都应具有自由、活泼,甚至多少带点"任性"的"流行风"。 这种认识上的鲜明分界,令双方在对校歌的审美上有着巨大的"落差"。学校的"苦心"不被理解,那些所谓的"立意"、"宏旨"、"寓意",学生丝毫不买账;而学生的诉求被看成"懂什么"、"瞎胡闹"、"净添乱",难入学校法眼。就这样,尴尬的校歌终于"炼成",学生如果觉得旋律尚可,就偷偷以"二次填词"的方式改造成自己喜爱的形式;如果连旋律也老套过时的话,他们干脆"闭嘴",以沉默来拒绝校歌。 要破解"审美落差",相对于被动接受的学生,校方握有更多的主动权,只有校方做出适当的权力让渡和姿态调低,才是正道。比如,可以在充分和学生沟通校歌的定位、功能、意义的前提下,由学生"自群体"(社团中心、兴趣小组等)借助"群蜂思维"方式,发动全校学生参与其中,DIY校歌,学校则负责监管和审定;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由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校歌,在学生中不断试唱,反复修改,也可以在事先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评,或者设计几首备选歌曲由学生集体商定。 尊重学生的意见,可以初步缩小"审美落差",但还不是全部。学生喜爱流行歌曲,是环境渲染、从众心理、身心发育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种不够理智的情感表达,往往会随着流行风向的转变而陷入自相矛盾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正是流行歌曲的特征。所以,学校在确定校歌时,可以加入一定的流行元素,但绝不能完全迁就学生,更不能为流行而流行,而必须有自己的精神内核和底线坚守。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妨问一问:学生为什么会以流行歌曲作为校歌的"榜样"?追根溯源,也是学校音乐教育长期缺失和变形所致。音乐课在被大量占用和挪用的过程中,不断走向边缘化,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就只能与各种聒噪的流行歌曲为伴。在此过程中,即使是学校精心制作的一两首优良校歌,也会在流行音乐的汪洋中遭遇"围剿"和"逆淘汰"的尴尬命运。校歌的尴尬提醒我们,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忽视艺术教育的学校教育,必然导致审美扭曲。 杜威十分强调人的审美经验,他认为艺术教育的缺失,是"鉴赏家"的怪癖所至,"他们把艺术视为某种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东西。于是,普通人的经验就难以达到整合,他们也就难得享受艺术所带来的满足"。校歌遭遇恶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因为学生的艺术享受没有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