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拼搏、梦想,是校歌的主旋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励志的校歌与我们渐行渐远。在不少 90后、00后的眼里,它被冠上了"过时老土"的标签。学生渴望融入流行元素,学校希望传承办学方针,这样的代沟让校歌走进了一个"尴尬"的境地。(4月13日华西都市报) 校歌的尴尬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学校,也不仅仅存在于某个时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少学校和师生都被校歌问题困扰过。当一些人在谈论校歌"过时老土"或"求新求洋"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名牌大学校歌经历了"去旧"到"求新",再到"复旧"的过程。 复旦大学的老校歌作于1925 年,新校歌作于 1988 年,但在学校百年校庆之际,应广大师生的强烈呼吁,学校决定停用新校歌,恢复老校歌。清华大学老校歌诞生于20世纪20 年代。此后,清华曾搞过新校歌的征集,但无一首得到大家的认同,倒是老校歌的魅力得到了认可。南京大学也经过长达两年的校歌征集,但最后还是确定恢复使用该校历史上最早的校歌——1916 年前后问世的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 这自然反映了师生的纠结情绪,但校歌的"曲折"演进更是证明了校歌的重要性——校歌不只是一串音符,不是简单的象征性符号,更是一种灵魂和精神,是学校历史传统的凝聚升华和师生的情感寄托。 校歌不仅仅是音乐,而是历史。用"过时老土"来贬损校歌,一方面与校歌无法取得认同有关;另一方面,也源自于对校歌的不理解。奥地利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说:"一切艺术毫无例外的有影响情感的能力,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但音乐影响情感的方式很特殊,音乐比任何其它艺术美更快更强烈地影响我们的心情。"校歌除了具有"影响情感的能力",更是学校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叠加,是师生的隐性精神堡垒。校歌与校名、校徽、校训一样是学校形象中最直观、最生动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学校软实力的表达。好的校歌见证学校历史、承载情感,不仅激发师生勇担责任、报效国家、服务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发奋学习的精神,更是对校友的无声召唤。 校歌无关"老土",有关精神守望和文化认同。从某些学校的校歌反复过程来看,校歌的生命力不是某个人所能决定的,也不是哪一届学生或者领导班子所能决定的,而是与校歌蕴涵的精神守望和文化认同功能有关。好的校歌能使一所学校"活"起来,发挥对师生的引领价值和精神号召功用,传递和代表学校对师生的承诺。必须明确,校歌具有复合意义,语言意义、文字特点、字义来源都蕴涵着特定的文化,认识不到这些,就无法产生对校歌的认同。 所谓"校歌遭遇尴尬"命题,在笔者看来,要辩证理解,不能用流行音乐的特性来要求校歌,而是立足于学校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着眼于影响学生的行动和理想,以及塑造学生的精神理念的高度来理性审视。 在战争年代,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和抗日军政大学的校歌,激发了多少青年学子为民族和国家而奋斗!即使在今天,重温之,也让人热血沸腾,蕴涵其中的能量早已超出学校校歌之外。用"歌词太老土,像儿歌一样,都是摇篮、梦想一类的词汇"和"不符合中学生前卫的思维方式"来否定校歌不仅是浅薄,更是无知。道理很简单,如果校歌变得与流行歌曲差不多,谁还需要校歌呢? 正如新闻报道中所说,校歌犹如学校的精神图腾,是一所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浓缩,是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校园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那么,对我们来说,让学子的梦想与校歌的旋律融为一体,彰显校歌的精神守望和文化认同,才是真正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