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语文就是语文分真假不如求根本


  "语文教育脱离文本,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充分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语文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师不能单讲课文,摒弃生活"……近日,在厦门市外国语学校举行的"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对当下的语文教育进行了反思。(4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根据此新闻报道得知,这次会议大力倡导"真语文"概念,并对"假语文"进行猛烈炮轰。尽管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有差别,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有问题,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脱离了社会生活,走向了有悖于语文教学规律的误区。
  是什么原因导致语文教学"怪象"?
  首先是很多老师秉承"应试主义"的教学理念。在"唯成绩论"的教学价值取向下,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而不是服务于生活,就成了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面对课本中的一篇好文章,很多教师看到的不再是整体的文章,而是将其异化为一个个可以解答的考题。至于课文本身的文化、思想和教育价值,往往被看作是是可有可无的,训练学生的考试成绩才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因为低水平教师的不当教学而引起对文本误读。不排除有些教师偷懒,甚至水平不够导致对文本理解不透,只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例如,王旭明讲到的《再别康桥》硬拉上爱国主题的例子。
  第三,一些教师"故意求异",导致语文教学偏离正确方向。《愚公移山》本来是赞颂愚公坚定执着和勤苦牺牲精神的,但到了一些老师眼里就变成了否定性观点:愚公思想僵化不知变通,愚公移山破坏生态,愚公移山是骗人的谎言……这样的解读完全背离了作品主旨和编者本意,似乎是"创新"、"求异思维",殊不知是假和尚念歪了经。
  语文就是语文,本没有真语文,也没有假语文。要还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成绩观和分数观,但这不是仅靠教师自身就能够完全实现的,需要社会、家庭和教育政策的改变。社会的用人观、家庭的成才观和教育内部的考试、录取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不能因为观念偏颇和水平低而误读或者曲解了文本,要向学生展示文本的本来面貌,而不是无中生有或标新立异地歪曲事实。从这个角度说,语文课上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忘记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那就是教会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写"。"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学最为基本的任务。其实,这和考试升学也并不矛盾,而且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网站目录投稿:梦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