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世民,深圳尔雅总裁 | YouCore创始人,著有《思维力》《学习力》《个体赋能》 前言 我们的大脑很智慧,但它有时也很愚蠢,总是会时不时地掉入各种各样的判断陷阱。 其中有五个判断陷阱,不仅会经常地误导我们的工作,而且我们往往还不自知。 这五个判断陷阱就是: ① 高估个别例证 ② 只信自己信的 ③ 信奉绝对真理 ④ 忽略多重原因 ⑤ 硬找关联关系 01、判断陷阱一:高估个别例证 上周,一位跟人创业了七个月的95后小姑娘准备暂时告别创业回去原公司工作。 要退出的理由,一二三条小姑娘都想得很清楚了,但跟老板聊过后就又犹豫了,因为她提出的理由被老板逐一驳回了,最关键的是她觉得老板讲得好有道理。 比如,她其中一条理由是,自创业以来每月只领1800元薪资,但就这1800元工资也已经三个月没发放,已经影响到个人生存了。 就这条理由老板给了一个很好的回复,他以前工作的公司有一个老员工2年没拿工资,现在是公司高管,从一个基层员工做到了全能。 她听后就很动摇了:别人成为高管两年没领工资,我才三个月,再坚持坚持弄不好就…… 到这儿,这位95后小姑娘已经成功掉入"高估个别例证"的判断陷阱了。 高估个别例证主要是由幸存者偏差引起的。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它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取得信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信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大不相同。 举个通俗的例子来理解下。 某动物医院惊奇地发现,从9层及其以上楼层坠落的猫咪的死亡率仅为5%,从不足9层的楼层坠落的猫咪的死亡率为10%。 于是这个医院的医生推断,这是因为从较高楼层坠楼的猫咪能够将身体展开,形成一种降落伞效应,从而导致死亡率更低。 事实果真如此吗? 恰恰相反,因为从高楼层坠落后的猫咪大多都立即死亡了,猫主人自然也就不会送医了。 95后小姑娘老板举的2年没领工资的员工例子,就类似于从高层坠落的猫咪,他是能熬到公司活下来的幸存者,但更多员工没领工资的公司基本都倒闭了,只不过他们的故事太正常了,没人讲而已。 那如何破解幸存者偏差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死人"说话。不要只看"幸存者"的数据,而是要用全数据来比较。 比如,只要了解下2年没发工资的创业公司有多少活下来了(乐观估计不足0.1%),这位95后小姑娘就知道应该如何判断了。 02、判断陷阱二:只信自己信的 我有个比我早一年创业的朋友,他在招人时有个很特别的原则:坚决不招海南籍的男生。 为什么会有这个奇葩原则呢? 原来他曾经去过海口和三亚好几次,每次都从别人的口中和自己的观察中得出一个结论:海南男人很懒。 他跟我举例说,他在海口打车基本遇到的都是女司机,其中一名女司机还跟他抱怨说:自己不仅要早起开车,中午还要赶回去洗衣做饭,而她老公则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吃完饭就是出去喝下午茶聊天,晚上再熬夜吃宵夜吹牛。 不仅是她老公,很多海口男人都这样。这位女司机给他补充道。 后来,他到三亚旅游,发现某工地上很多都是女性,再一打听又得知,三亚这儿基本都是女人在工地上干活。 从此他就坚信海南男人很懒的这个结论了。 我劝他说,咱们不能带有色眼镜看人哇,你这样做会错失人才的。 于是,他就试着招了一名海南籍的员工,结果不到一周就给人辞退了。 为此,他还不忘忙里偷闲地过来跟我炫耀了下他的英明:"我说海南男人懒吧,你还硬劝我招,你看我招的这个小伙子,嘴上说能吃苦,但一不愿意加班,二又嫌工作压力大,一周都没能干下来。" 我朋友的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在工作中容易落入的第二个判断陷阱:只相信自己相信的。 "只信自己信的"判断偏差主要是由信念固着和证实偏差两个原因引起的。 ① 信念固着 人们一旦对某项事物建立了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它建立了一个理论支持体系,那么就很难打破人们的这一看法,即使是相反的证据与信息出现时他们也往往视而不见。 ② 证实偏差 人们只愿看到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的倾向。 信念固着与证实偏差一结合,你就会发现工作和生活中处处都会证实你的某个判断。 你可千万不能小瞧了信念固着与证实偏差结合的威力,所有的宗教(无论是三大宗教还是各种邪教)都是建立在这俩基础上的。 像我朋友,他哪怕以后再招海南籍男员工,还是会觉得他们懒。 因为他已经建立了"海南男人都懒"的信念,他的眼中只看得到他们"懒"的行为,而对他们勤奋的行为则会选择性地视而不见。 那如何破解信念执着和证实偏差呢? 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让执着的人自己从信念相反的角度来做解释。 比如,请认为海南男人都懒的人,自己想方设法地来解释为什么海南男人不懒。 03、判断陷阱三:信奉绝对真理 这几年,经常会有拿不定主意的人来找我征询各种建议。 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他们往往在跟我聊过之后再去问其他人的意见,然后得到相反的意见后,再回来问我怎么办。 比如,有位女生在咨询我下一步工作如何选择后,又去请教了下她闺蜜,结果被一通狂怼:你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吗?干嘛要去问别人?这些年白工作了吗? 其意不言自明:我是该听你的?还是该听她的呢? 这就是我们在工作中容易落入的第三个判断陷阱:信奉绝对真理。 人类迄今尚没有找出宇宙的本质规律,我们目前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还无知。 正如施一公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的《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所说: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 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还有什么物事必须难以释怀? 所以,这个世上目前没有绝对真理,所有的理论、方法、建议也好,都没有绝对正确的,哪怕人为给它们冠上"第一性原理"也没用。 回到上面那位女生的案例,其实我给的建议也好,还是她闺蜜建议的"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想法"也好,都是基于一定的前提和假设做出的,假如离开了这些前提和假设就全都没有意义了。 所以,你在运用某个理论方法,或者采纳某条建议的时候,一定要找出这些理论方法以及别人建议背后的前提和假设才行。正如这位女生下面的做法一样。 04、判断陷阱四:忽略多重原因 我们周一到周五下班前都会开一个30分钟左右的简短例会,检查和讨论各人手上任务的完成情况。 所有人的任务都是有挑战的,因此在推进中出现差距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基本每次开会我们都要分析导致差距的原因,以及给出后续的改进对策。 这时一个有意思的事就发生了:有的同学在会上只会找出一个原因,然后给出一个后续要做的事就觉得可以了。 比如,我们某次工作坊的参加人数未达到目标人数,例会时负责这次工作坊的同学给了一个原因,说是外部渠道曝光不够。 因此他给出的对策就是开通某平台的会员,因为该平台的运营人员跟他说开通会员才会给资源位。 其实,即使这个平台给资源位了,新增的报名人数也不足以弥补人数差距;而且即使开通会员了,这个平台也不见得会给资源位,这不过是对方运营人员的一个营销策略而已。 这位同学所犯的这个错不是孤例,我们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都会掉入这样的判断陷阱:忽略多重原因的影响,只寻找那颗所谓的"神奇子弹"——即他们感兴趣的、造成差距的唯一原因。 比如,2015年APP还处在火爆期的时候,我曾见过一个小公司相当搞笑的经营决策。 当时这个公司的营收月月下滑,老板认为是市场拓展手段太传统(电话销售)导致的,于是将宝全压在一个APP的开发上,全公司上下都认为只要这个APP出来,客户就会自动上门了,他们也就再也不用靠低效的电话邀约来拓展客户了。 结果APP是出来了,但所有人也都傻眼了:怎么让客户知道和下载这个APP呢?这个推广跟原先的电话邀约相比,难度可是一点都没降低哇。 因此,具备原因多样化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它提醒我们不要过于依赖单一的原因解释;另一方面,虽然说某个原因只是造成差距的众多原因之一,但并不能说这个原因就可以视而不见。 那怎么将原因多样化的观念应用在具体工作中呢? 两个方法: ① 用框架组织出导致差距的原因,并要求符合MECE(不重不漏),这样就能找出多样化的原因。 ② 针对原因给出的每一个对策一定要预估出可能带来的效果,并保证这些效果相加足以弥补差距。 05、判断陷阱五:硬找关联关系 我特别喜欢下面的这个段子: 三个人坐电梯到十楼。一个人原地跑步,一个在做俯卧撑,一个用头撞墙。他们都到了十楼,有媒体采访他们,你们是如何到十楼的? 一个说,我是跑上来的。一个说,我是俯卧撑上来的。一个说,我是用头撞墙上来的。 这个电梯,就是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而那三个人,则是各种宣讲成功经验的企业家。 这个段子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叫"硬找关联关系"的判断陷阱。 硬找关联关系的判断陷阱,主要是由模式倾向和错觉相关引起的。 ① 模式倾向 我们生来倾向于以某种模式理解世界,所以哪怕是纯随机事件,也一定要找出规律。 ② 错觉相关 当我们期待发现某种重要的联系时,我们很容易会将各种随机事件联系起来,从而感觉到一种错觉相关。 模式倾向加上错觉相关,就给我们找各种伪规律大开了方便之门,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还坚信不疑。 硬找关联关系的做法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无论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还是高学历的大学教授,或者是普通基层职员,大家都在孜孜不倦地发现、提炼和分享各种不存在的伪规律。 那如何破解呢? 方法有两个: ① 从心理上愿意接受自己发现的"规律"被推翻 ② 从实践上对新发现的"规律"加以验证,而不是盲目采纳或应用。 06、小结 高估个别例证、只信自己信的、信奉绝对真理、忽略多重原因、硬找关联关系,这五个判断陷阱,一方面是由我们的生物特性引起的,比如模式倾向导致了我们一定要找一个关联关系出来。 但更主要的是因为我们缺少必要的统计学、社会心理学基础造成的。 比如,不管基础概率的幸存者偏差,导致盲信个别例证;不清楚信念执着、证实偏差这些社会心理学概念,导致了自己的偏执和狭隘。 不过,如果你能掌握以下这几个主要的思考与判断方法,就可以轻易避开这些判断陷阱,大大提高自己决策的质量。 ① 从心理上认可自己可能会犯错,对自己的判断多做逆向思考、多加以验证。 ② 不要只看"幸存者"的数据,而是要用全数据来比较。 ③ 一定要找出理论方法以及别人建议背后的前提和假设。 ④ 多用框架思考,而不是零散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