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作品的特点和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了解其创作的背景,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阅读教材和查找资料,自行归纳贝多芬的人生经历、音乐成就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初步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和欣赏他的代表作品《命运交响曲》,引导学生去感悟贝多芬的音乐与人生,以此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生活当中的困难,进一步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承担青年人的历史使命。 【学情分析】 1、学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乐坛雄狮贝多芬",知道贝多芬的一些作品和个人命运的一些情况,但是初中教材没有介绍贝多芬所处的时代背景,没有阐述他的艺术创作和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 2、学习能力: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学习目标比较明确,有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性较易被调动起来。 3、学习资源:贝多芬的作品和个人情况在网络上资源比较丰富,学生容易获取相关的学习材料。 【片段教学设计】 一、聆听时代之音 课前任务:每个学生课前自行先欣赏贝多芬的代表作品 音乐导入:播放班级学生钢琴弹奏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教师在音乐背景下进行旁白,以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播放,营造课堂高雅艺术的氛围,也直接突出授课的主题,用班级学生弹奏的版本以此拉近学生和经典作品的距离。 二、走进"乐圣"贝多芬 1、展示部分优秀作业,教师进行点评。课前预习作业:请同学阅读教材P74,并查找相关资料,简要归纳贝多芬的人生经历、音乐成就、所处时代背景等三方面的情况。(所查资料注明出处) 【设计意图】:教材对贝多芬的人生经历、音乐成就、所处时代背景等方面有整体的描述,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提高自学能力,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资料的查找和注明出处有助于培养历史研究的能力。 学生对贝多芬的人生经历、音乐成就完成较好,教师补充所处时代背景,并进行板书。 2、阅读材料,讨论回答问题。1797年,拿破仑率领大军直逼维也纳,贝多芬对拿破仑仰慕不已,把他当成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并为他谱写了一首交响曲,乐曲总谱上写着"献给拿破仑"。可是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贝多芬勃然大怒,叫喊道:"现在他必会蹂躏着所有的人权以满足野心,他将凌驾于其他人之上而成为暴君。"当这首交响乐出版时,贝多芬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小组议一议:依据材料分析贝多芬对拿破仑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说明了贝多芬对封建专制的憎恶,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渴求。贝多芬深深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他曾在自己的札记中写道:"我爱自由甚于一切。" 理论提升:一定时期的文化艺术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即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设计意图】:贝多芬作品的的时代性是课标的明确要求,也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材料的展示与解读,学生的思考、探究、回答来化解难点,再将其进行理论提升以凸显重点。 三、感悟音乐与人生 贝多芬在《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 重新播放《命运交响曲》,学生分组交流对贝多芬的人生与音乐的感悟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贝多芬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之后,学生再欣赏一遍《命运交响曲》,对作品会有更高层次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的能力。同时也应把握时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 小组代表发言: A:音乐激昂有力,仿佛有一种勇往直前,不屈不饶的气势。 B:贝多芬不仅战胜了个人的命运,也战胜了时代的命运,他是真正的英雄。 回归教材:"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从黑暗到光明,从斗争走向胜利"——贝多芬 教师总结:这是贝多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不能轻易地向困难低头,而是要勇敢扼住自己命运的咽喉。 四、追逐青春与梦想 贝多芬出生贫穷,但他大器早成,13岁就成为宫廷助理管凤琴师,17岁成为了一家之主,担负起家庭的生计的重担。他以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创作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作品,他的第九部交响曲《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教师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前途",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时值五四青年节,我们青年一代要志存高远,奋发有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为实现中国梦增添青春正能量。 【设计意图】:紧扣时代脉搏,将主题进一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