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贫困生的认定是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一大瓶颈,它关系贫困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关系教育公平理念能否得到真正贯彻落实。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的实施还存在着贫困证明缺乏公信力、主观因素过多、忽视贫困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本文重点阐述了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现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认定 贫困生资助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贫困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据一些高职院校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在校生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40%,明显高于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的贫困生比例。这些贫困生大部分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斷增加投入,并采取财政资金、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联合的新资助模式。然而在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贫困生认定成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瓶颈 贫困生资助的效率与效益能否实现的一大前提是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可以说贫困生认定是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开展的首要环节。一般来说,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认定程序包括三个主要步骤:首先,由学生出具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所开出的"贫困证明",并提供相关材料,如低保证、残疾证、疾病证明等,同时提出书面申请;其次,由学生所在班级辅导员(班主任)审查这些证明材料,核定申请人资质;最后,由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委等组成的班级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确定贫困生人选,向学院上报后由学院审核确定最后名单。然而这一程序中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影响认定准确性的因素。 1. "贫困证明"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有待斟酌 目前国家提供的助学金数额日益增加,希望获得资助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多,有些学生利用家乡的人情关系等各种不正当方式开具了虚假的贫困证明,也有的学生生源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缺乏深入调查审核的客观条件,结果导致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也能够拿到贫困证明。据学生反映,由于地方保护心态和碍于人情等因素,有一些贫困生证明甚至是先盖章后填写的。另一方面也出现一些确实贫困的学生难以开具贫困证明的情形,据一些资助工作者调查,有的贫困生由于家庭所处地区交通不便等家庭条件限制,或者相关职能部门官僚作风等原因,不能获得相应的贫困证明,无法获得资助。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出于自尊心不好意思说明家庭贫困情况,虚报或隐瞒家庭信息,丧失获得资助的机会。除此之外,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差异,对贫困的认定标准也有所不同,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一般根据当地乡镇生活水平来认定,结果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开出的贫困证明存在较多水分,不太适合作为贫困生认定的依据。上述情形都会导致在贫困生认定程序中,贫困证明这一认定依据欠缺公允,使真正有资格的大学生失去应得到的资助,甚至失去继续求学的机会。 2.辅导员(班主任)和班级评议小组等认定贫困生时存在较多主观因素 除了上述书面证明之外,辅导员(班主任)对申请者的审查、认定和学生的民主评议也都存在较多的主观判断。辅导员(班主任)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所带学生一般都在300人左右,难以对每一个申请人的贫困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也不可能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进行深入的家庭走访,因在评定时除了学生开具的证明,一般是对申请者的日常穿着、消费情况和学习情况的粗略观察,认定工作的主观性非常强,会影响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也有的辅导员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在日常事务较多的情形下,为了减轻工作负担,没有认真审核,就将班级民主评议小组交来的名单直接上报学院。而班级民主评议小组在民主测评中也会存在较大主观性,性格内向、人际关系稍差的贫困学生难以得到认定,而外向热情、人际关系较好但家庭情况不太贫困的学生却容易当选。 3.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忽视贫困生心理需求 高职院校贫困生大都来自落后偏远的农村地区,或者城市中经济困难的下岗职工家庭,从小的生活际遇导致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和迷茫心理。进入院校后,同学之间的比较也容易带给他们很多无形压力,容易产生较强的心理防卫和对周围的敌意态度,出现焦虑、自卑和交际困难等心理问题,这些会影响贫困生认定和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论是在贫困生认定阶段还是受助阶段,这些学生都希望保护个人隐私。然而在认定过程中却恰恰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公示。对于资助工作而言,要保证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平,就必须按照学院规定公开透明相关信息。如在民主评议与公示阶段,有的学校要求申请者进行公开陈述,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为避免公开个人家庭状况而放弃获得资助的机会。有的学校公示班级贫困学生的家庭困难,由班级进行投票选择,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都容易伤害贫困学生本就脆弱的心灵。 开展对贫困生的资助是学校的一个责任和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在尊重贫困学生心理需求的前提下,推动资助政策的顺利实施,需要高职院校不仅关注贫困生的物质需求,也要注重其精神需求。在资助工作开展中,对贫困生认定要处理好"公开公正"和"隐私保护"这个问题,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艺术性,避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缺位,以利于对他们的真正救助。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模式建议 1.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理念,需要严格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审核机制。这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申请、调查、审定、监督等一系列程序。目前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制度性缺陷,针对这种现状,要从多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一方面,当下高职院校应设置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和学生提供的其他资料进行专项调查和审核,从而进行贫困生认定。同时贫困生认定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监督人员要对已获得资助的贫困生的在校消费、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跟踪了解,对长期高消费、学业荒废的学生应开展资格复查,直至停止资助、追究责任。 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着手完善学生信息库,建立信息完善的贫困生档案。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学生资助资格认定制度是建立在较为完备的公民税收系统上的,通过这一系统,可以查找每个学生的家庭财产和个人收入状况,由此可以较为准确地认定学生是否具备接受资助的资格。大学生如果希望获得资助,在填写申请表后,学校根据信息系统资料,计算上学成本、预期家庭贡献等,确定学生的资助标准,然后优化整合一个包含多种方案的"资助包",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资助形式。 我國因客观条件所限,政府部门和各级学校应联手建立信息完善的贫困生档案,其中包括学生的家庭构成、经济收入、家庭状况等,信息库要及时增删,在学生求学过程逐步完善,在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学校就可以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对贫困生进行及时准确的认定。 2.创新贫困生审核的量化模式 要提高贫困生认定及资助的准确性,需要设定较为科学明确的、能够量化的指标体系。在现实操作中,不同人对如何认定和资助贫困生存在一定差异,但从长远的教学育人的视角来看,不能将贫困证明作为认定的唯一指标,而辅导员和班级同学也不能因为贫困生偶尔购买超过其生活水平的奢侈品、人际关系差、成绩排名较后等表现而否定贫困生受资助的资格。学校应设置较为科学的量化评定体系,在各项指标中合理筛选并进行科学权重分析。有学者提出在贫困生认定中运用数学的思维,选取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构成、学生日常消费、突发疾病等特殊情况指标定量化。科学量化的指标能直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情况,提高贫困生认定和资助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贫困生认定时应注重人文关怀,扩展资助内涵 目前,在高职院校贫困生助学政策实施过程中,无论在认定环节还是资助环节都较为注重物质层面,然而单一的物质援助对于精神层面诉求越来越高的大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应注重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关怀,拓展精神助困,帮助他们能以正确态度面对贫困现状,战胜贫困,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念。 一方面,学院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贫困学生心理素质。院校要从个体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其心理状况,在入学后贫困生认定期间,开展有针对性和保密性的心理咨询活动,引导这些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立志不定,终不济事",学校和教师要协助他们确定自己的目标,有希望,才有方向,以此为契机提高他们在面对逆境时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对抗挫折的能力。鼓励他们接受生活的挑战。学校可以通过邀请贫困生校友演讲等方式开展励志教育,向贫困学生展示在困境中通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逐渐树立自信、自强的进取精神,让处于迷茫中的新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坚持不懈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树立大学生诚信为人、回馈社会的意识。这对于贫困生认定和资助也至关重要,有的学生通过弄虚作假获得国家和社会资助,会对其他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造成伤害,也不利于学生自身全面健康的发展。高职院校在贫困生认定和资助过程中,要开展多种形式贫困生的回馈社会服务活动,组织他们到社会孤儿院、福利院等地开展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宣传回馈社会、服务大众的思想,让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在享受国家和社会资助的同时,也能成为爱心的辐射源和孵化器,将爱心传承下去,实现自我的健康和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冉育鹏.美国高等教育资助之"资助包"制度的运作及理念[J].教育理论研究,2012(5). [2]李鑫.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与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