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教育部通气会上,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田祖荫介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2019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方案》,2019年实地督查点调整为5年一轮全覆盖,每年重点对5-8个省级单位进行实地督查,相对于2018年至少减少了75%。在保持一级指标不变的前提下,新方案将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精简为15个,三级指标精简为25个,相对于2018年的92个三级指标,精减73%。 不再每年对全国各省进行轮番"大轰炸",精减三级评价指标,教育部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估的这一系列变化,不仅能减轻省级人民政府的迎检负担,而且能通过督导,引导各省集中精力解决制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 对学区和基层学校的督导评估是县级教育督导部门的常规工作。按照规定,基层单位每年至少要迎接两次县级以上督导评估,第一次一般安排在上半年,迎接省、市教育督导部门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估,评估方式是对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抽验,以此来评估全县水平,这种方式尽管不是"校校到",但各校都要作准备,以防被督导组抽到。第二次一般安排在年终,由县级教育督导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实施评估,这一次要"校校到",评估结果作为表彰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分配中考招生指标的依据。 除了这两次督导评估外,基层单位还要迎接安全督查、教学视导以及其它种种不可预料的检查,每次检查都要写汇报、整理档案资料、打扫卫生、美化现场等,迎检负担可想而知。此次教育部对省级教育督导的简化,传递出为基层迎检减负的积极信号,县级教育督导也要仿效这一做法,减轻基层学校的迎检负担。 首先,要减少评估次数。县级教育督导部门对基层单位的评估每年举行一次足矣,可以安排在学年终或学期终,此时学校已基本结课,正是对前期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时候,不用耗费教师太多的精力。同时,要合并检查项目,将各类评估方案涉及的重复项目一并安排。省市对县级人民政府的督导评估,也要借鉴教育部的做法,不再每年对所辖县市区实施轮番"大轰炸",可将督查点调整为3年或5年一轮全覆盖,每年对2-3个县市区进行实地督查,最大限度地减轻基层迎检负担。 其次,突出评估重点。督导评估是政府行为,除了对基层单位履行教育职责进行评估外,应把重点放在"督"和"导"上,重在发现问题,为基层单位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从而提高地区整体教育水平。因此,督导评估方案的设计不应面面俱到,要依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政策、新要求,适时调整督导评估方案,突出重点,精减评估指标。 有些地方的督导评估年年都有,年年都提出同样的问题,年年问题都没有解决,这样的督导其实只是着眼于"评",并没有发挥"导"的作用。督导评估不是打打分、发个通报了事,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查看对上一年度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整改落实到位的,要通报表彰;没有整改的,要降低评价等级,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督导评估要注重发现和培植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以此带动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再次,淡化迎检材料,重在实地考察。准备迎检材料、整理档案是每次迎检前基层单位教师的主要任务,这些工作要耗费教师大量精力。有些工作平时做了,但没有留下"痕迹",需要加班补材料;有些工作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平时不值得做,但却是评估方案的加分项,要凭空造计划和总结,补齐过程性材料。准备这些档案资料,不仅加重了基层学校教师的负担,还助长了形式主义之风,难怪有些校长说:"做的好不如说的好,说的好不如材料好。" 减轻基层迎检负担,让教师安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革除这种以材料为依据的评估方式,重实地考察,重真实数据收集。比如,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评估,从档案资料上看,也许都能得满分。如果现场让学生跑一跑、跳一跳,实地测一测,学校之间会有一定差距,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不用看档案,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这样做才能真正发现问题,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发挥督导评估的作用,进而整体提高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