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住猫脖子,两名小伙一起拉扯……这几天,这段约50秒的虐猫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引发网友愤怒。经网友人肉搜索,很快认定虐猫的小伙是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的学生。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官方微博也证实,两人确为该院2014级学生,目前正对其进行批评教育。(4月2日成都商报) 这是相当尴尬的场景,前有刘海洋虐熊事件,现又有大学生虐猫新闻,残忍虐猫发生在一所农业大学正在培养的学生身上。尽管校方表示已经对该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学校的责任呢?学生道了歉,学校的责任就"消失"了?尽管我们可以从个体认识、教育机制、人文精神和社会氛围等各个角度分析大学生残忍虐猫的原因,但要知道原因是原因,责任是责任,探究原因不是为了去归罪谁,而是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为了让所有公众汲取教训。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他的《社会学》一书中指出,"社会现实不仅影响着我们追求的目标,而且最终会影响我们走向这个目标……社会学关注的焦点并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行为所赖以发生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沿着这条路径,我们对待大学生虐猫要着重审视两种现实,一是大学教育,二是社会整体环境。当年,刘海洋伤熊事件发生后,某名牌大学校长曾声称,"如果刘海洋的出发点真的是为了研究,这件事也说明我们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实验的机会太少",舆论哗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动物权利、福利观念已深入人心,如此怪论不见了,但要正视的是,大学教育仍存在不少弊病。以虐猫为例,虐待者似乎是冰冷的机器人,没有感情,充满了冷漠和自私,为了几十元钱就去虐猫。可以想象,生活中此类人能友善地与他人相处吗?美国《防止虐待动物法》的一个指向就是残忍对待动物的人,往往也会对人类暴力相向。而我们强调的人文教育就是教学生与自然、人及社会和谐相处。两者结合,可以看到,大学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缺陷依旧严重。 据报道,美国两名十六七岁的少年为了看看"猫的尾巴点着后,是否像动画片表现的那样上蹿下跳"而用打火机将一只名叫威斯蒂的灰猫点燃,致使它的35%的皮肤被烧伤,并永远失去了左后腿和大半截尾巴。这导致美国科罗拉多州推出了《威斯蒂法》,把虐待动物由原来的"不良行为"上升到重罪。相比之下,我国公众对动物权益的认识虽有进步但不尽如人意。尊重动物福利,有助于启发人性、爱心和理智,唤醒人们的深层道德。现代文明不仅仅体现在人类自身的有度有序,还体现在人对自然、对动物、对植物的态度和做法,在对待动物方面要更人道、文明。惟有认识到生命的平等,才能在尊重人类生命的同时尊重动物生命。虐猫的根源就在于生命平等教育和文明意识的缺失。 当一个人对动物都存有爱心时,还会对他人恶意攻击吗?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物的态度如何,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善待动物的民族会尊重生命,在善待本民族的同时也善待其他民族。一个喜欢虐待动物的人,不仅可能漠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也可能漠视弱者和缺乏同情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给予虐猫事件更多关注。 爱因斯坦指出,学校应当在青年人身上培养那种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与能力。虐待者说,"不会再虐待小动物,努力地去关心它们,让它们健康地成长,会去一些动物收容所,做一些义工,照顾那些无家可归、可怜的小动物。"期望这能成为整个社会的心声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