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馥在演义中并不是一位存在感很高的角色,后人看待韩馥也总感觉他不够聪明、果决,实际上很多人都误解了韩馥。韩馥本是东汉的御史中丞,后来被董卓派去当冀州牧,此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之一。冀州在当时属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只不过同盟决裂后,袁绍为了建立自己新的根据地就把目标放在了冀州身上。那韩馥究竟是如何占据冀州,又将冀州给丢掉的呢? 一直以来,三国故事一直是不少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究其原因来看,还是这个乱世之中,涌现出了太多的风云人物。有武将谋士的亮眼表现,让人拍案叫绝;也有枭雄能臣的合纵连横,让人大开眼界。关于三国的史料本就有所残缺,因而不难发现,只要能被史书记载的,大多都是有一定本领的。 比如冀州牧韩馥,说到此人,不少读者恐怕会觉得他软弱可欺,胆小怕事。诚然,韩馥确实有着如雄厚的资本,他坐拥冀州,统领河北诸郡。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三国时代,冀州更是被誉为"天下之重资"。可即便如此,韩馥还是灰溜溜地被赶出冀州。不仅如此,在《资治通鉴》中还提到,韩馥因为惧怕袁绍谋害,最终选择用刻竹简的小刀在厕所中自裁。以这个角度来看,韩馥确实有些窝囊。韩馥的悲剧,不应该归罪于他软弱之上,其实从他行事来看,此人倒也是有几分精明的。 韩馥是如何起家的呢?和很多士族子弟一样,韩馥应该是少有英名,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入仕途的。值得一提的事,韩馥其实也是颍川郡人,且极有可能是当地望族——舞阳韩氏之后。到了董卓执掌大权之时,韩馥的官职是御史中丞。此后,董卓表奏韩馥前往冀州,成为名正言顺的冀州牧。 冀州是个好地方。《三国志 武帝纪》注引《英雄记》也说此处"民人殷盛,兵粮优足"。不难发现,董卓表举韩馥,也是因为后者在朝堂之中有着一定的威望和名声。有意思的事,董卓却让名满天下的袁绍做了渤海太守。韩馥曾是袁氏门生,而名气更大的袁绍阙成为他的下属。对此,韩馥的表现则是"恐其(袁邵)兴兵,遣数部从事守之,不得动摇。"事实证明,韩馥对天下大势有着极其清晰的认知。后来曹操袁绍等人起兵讨董,韩馥的第一反应是:"今当助袁氏邪,助董卓邪?" 说到这,不少人觉得韩馥没有远见,且做事太过犹豫。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韩馥的心态已经发生了转变。他刚来到冀州不久,便已经站在一方诸侯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朝廷角度上。这就说明,韩馥在来到冀州以后,便已经开始了对于未来的一份规划。只是他来到冀州不久,还需要当地豪族势力的支持,故而表现出谦恭的姿态,以此取得本土豪族的支持。 韩馥手下的头号谋臣刘子惠,便是这么说的:"今宜往视他州,有发动者,然后和之。冀州于他州不为弱也,他人功未有在冀州之右者也。"韩馥采纳了他的意见,先取得豪族支持,然后打着兴兵讨董的幌子加入关东联军:"作书与绍,道卓之恶,听其举兵"。不难发现,韩馥对于董卓的态度,是有些暧昧的。因为韩馥率先提出,由自己来供应联军的粮草问题。 这样一来,韩馥在联军中便成为了后勤主管,不再与董卓部下有直接冲突。韩馥的这一手打算,是极其精明的。无论是关东联军和董卓哪方胜利了,韩馥的实力都不会有太大影响。至于提供的一些粮草,这对物资丰饶的冀州来说,也再简单不过了。所以韩馥此时的打算,便是拥兵自重、保存实力、伺机而动。 韩馥的这个小算盘,其他人未必没有。所谓的讨董之战,其实也不过是各路诸侯各怀鬼胎的一次表面联合罢了。所以不久之后,关东联军便已经名存实亡了。韩馥在回到冀州之后,开始起了自己的建设事业。与此同时,韩馥和袁绍还打起了另立新帝的算盘。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不少诸侯都感到眼红,而袁绍和韩馥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关于汉献帝的正统性,有很多人都看法表示不一。虽说曹操、袁术等人承认汉献帝的合法地位,但袁绍和韩馥却不怎么服气。所以他们打算立幽州牧刘虞为新帝。 不过,这个提议出来之后,不仅刘虞本人不愿意,名镇北疆的公孙瓒也不乐意。不仅如此,公孙瓒还愤然起兵,率先攻杀了刘虞,自己做了新一任幽州牧。尽管韩馥这次打算失败了,但也不难发现他心思的缜密。因为这个计划,又是一次无论成败都不会影响到自身基业的小算盘。倘若成功,韩馥和袁绍便可一跃成为堪比董卓的人物,在名义上处于不败之地。即便是失败了,自己也不会受到太多关注,毕竟前面还有名望更大的袁绍顶着呢。 综上所述,冀州牧韩馥绝对不是一个软弱无能之人,对于时局的把握,韩馥也非常清晰。从韩馥的表现来看,他确实奉行着拥兵自重,伺机而动的计策。韩馥清楚自身的实力,所以他在两次谋算之中,都能很好地隐藏自己。不过可惜的是,韩馥最终却失去冀州,这是因为多方面势力的影响;而他本人最大的缺点,其实也是魄力不够,实力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