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智教育是一项艰难而繁杂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培智班班级管理来说,管理者不仅要有爱心、耐心,更要讲究规律和策略,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本文就培智班班级管理的原则和策略进行阐述,提出了教师在工作中要努力践行以人为本、和谐相处的管理原则,班级管理追求的教育目标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关键词:培智班班级管理 策略 和谐 持之以恒 培智班班级管理向来是一项棘手的工作,教师应该从智障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深挖培智教育内涵,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引领,使其智力得到启迪,缺陷得到补偿,特别是使其生存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最基层的组织单位,班级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能教好书,未必能管理好一个班。而特殊学校的培智班是由千差万别的智障学生组成的集体,是否有发展又是衡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成果的重要依据。那么作为培智班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怎样的手段对培智班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引领呢?笔者结合近20年培智教育一线的工作经历做以下一些阐述。 一、安全教育,首当其冲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对智障孩子来说,安全隐患太多,教师尤其要强调安全。 1.该放手时就放手 为了避免智障学生受到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很多家长和教师往往对他们从头管到脚、寸步不离,尽管如此,安全事故还是屡屡发生。 "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大量安全事故证明: "养育多、实践少""保护多、教育少""限制多、锻炼少"是造成智障学生意外伤害的最根本原因。這种过分保护和不当教育,导致他们即使处于危险之中,也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家长和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监护人对孩子的保护是有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应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变消极保护为积极自护,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教给孩子才是最可靠的。这需要家长和教师改变观念,真正做到放手不放心,让学生在挫折中成长,使他们获得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保护——自我保护。 2.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智障学生的监护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有关安全知识的学习,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心上。对智障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反复讲,切不可讲过一次就了事。因为智障学生普遍健忘,记忆力普遍较差,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一定要反复讲,不厌其烦地多次灌输,教学活动中要渗透、课间要强调、板报上要写、墙壁上要贴,生活和学习的角角落落都要充斥着安全,抓住每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随机强化。经常性地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不是让他们整日提心吊胆,而是使他们逐渐积累生活和知识经验,懂得危险,注意安全。 3.进行安全指导 对智障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能光讲道理,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可能发生的危险情景,运用各种手段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对"危险"有深刻的印象。在教育过程中,笔者通常根据其年龄特点,运用讲故事、念儿歌、情景表演等形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并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二、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把握教育的制高点 智障学生倔强任性,不易感化和驯服,教师教育时绝不能硬攻,只可智取。他们信道唯亲。如何让其"亲师信道"呢? 首先,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作为切入点。"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灵魂是站在同一高度的",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提要求、发施令,尤其是对待智障学生。这样无形中导致师生之间有了等级,不能畅所欲言,教师也因此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契机。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减免突发事件,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亲近他们。不管家里或工作中发生了多么不愉快的事,教师都先调整好心态,再走进教室或课堂;无论课上课下,只要有疏漏或做错的地方,教师都真诚地向学生们道歉;校外遇到学生,教师要先主动打声招呼;平时和学生交谈,尽管他们的话幼稚可笑,教师不能不耐烦或嬉笑。学生们和教师之间没有隔膜,教师的管理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其次,教师要注重"公正",其核心内容是"赏罚分明",对待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阳光操作。笔者认为赏罚原则是"诛大赏小",即小错不牵扯过多,但小进步要及时表彰,小批评前小表扬,大批评前大表扬,这样既能做到"惩恶扬善",又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三、体验成功、克服自卑,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智障学生因智能低下,致使他们遭受了太多的歧视和失败,他们多数缺乏自信,极为自卑,总是畏手畏脚的,有的学生甚至连走路都低头含胸,抬不起步伐,不敢也不会和人交往。为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走向社会,教师可以采取下列几种做法。 1.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 教师长时间和学生在一起,深谙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及兴趣爱好,要给他们安排相应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的事务,在集体中多给他们"亮相"的机会,以实绩让这些自卑的学生证明自己的能力。笔者曾让学生和其他班级生活自理较差的学生结对子;晨读课上让学生轮流上讲台领读课文、讲故事;平时给他们留一块黑板,让他们纵情地展现:一幅三四成像的图画、一道正确的加法题、一个规范的字母、一个笔画简单的汉字……笔者都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让学生感到开心和自豪。 2.尊重差异,欣赏宽容 为了让学生克服自卑、增强自信,笔者把对学生的期望化成鼓励。做错了不怕,重新再来,真诚赞赏,降低要求,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丝宽容的微笑。"孩子,你能行!""再下一点工夫,你还能做得更好"……类似的话,要天天说。对学生的冥顽,不苛求、不埋怨,多给他们一次机会、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多一次帮助、多一次交流、多一次商讨,错误终究会减少。笔者认为,为师者过于批评,会令学生感到很无助,要么在绝望中屈服,要么在愤怒中反叛。而教师不断的赞赏、反复的激励,会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这种感觉促使他们一步步地走出自卑。 3.以勤补拙,增强自信 自信源于勤奋,为了克服智障学生天生的懒散,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率先垂范。和他们一块打球、共同画画、做手工;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第一站就到教室,对学生没有要求,只有身教:捡纸屑、倒垃圾、摆桌椅、拖地面……学生们陆陆续续地到来,提水桶、拿笤帚,一个个争着干、抢着干。 二是触动心灵。作业做得工整,笔者给他们粘贴上鲜艳的小红花;字帖临摹得好就画上一张可爱的笑脸;展览台上摆满他们的作品;墙上贴满各种奖状。学生们心情舒畅,干得起劲,渐渐有了正当的兴趣和爱好,班级纪律也变得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学生充满了自信,能微笑着昂首阔步地走路了。 四、团结任课教师和家长,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作为班主任,笔者深知,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实施直接教育影响的,除了班主任,还有各科任课教师。学生的成长绝非某一人能包办的,要管理好一班智障学生仅靠班主任一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全体任课教师的通力配合。班主任要主动征求各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班级活动事先通知他们并争取其加入。在学生和家长面前尽可能地多提各任课教师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和家长对他们产生充分的信任,从而推进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教师既是学生的教师,也是家长的朋友。家长对自己的智障学生充满了自责和内疚,往往是疼爱有余、管教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站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摆事实讲道理,让家长正视孩子的状况。当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时,教师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提供实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当家长和孩子发生冲突时,教师就当善意的调解员,苦口婆心地说和,直到他们都心平气和。 五、宽严适度,持之以恒 1.严格要求,规范管理 智障学生惰性大,又特别任性。通常教师在组织活動或劳动时,许多学生就是无动于衷,有的家长唯恐累着孩子亲自代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反复向家长解释:我们不存在超负荷的劳动,活动或适量的劳动是能给孩子带来实效的,它能促进孩子多项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补偿多种缺陷,促进大脑发育等。家长慢慢理解了并鼓励孩子参与。笔者向学生明确规定:凡在安全条件下,有利于他们补偿和发展的活动及场所都必须参与,无一人例外。对表现好的学生,笔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袖手旁观的,笔者予以批评和帮助。 2.把握尺度,持之以恒 赏识教育主张对学生多肯定、鼓励,少批评。但赏识教育历来与挫折教育是相伴而生的,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的进步,也要适当地指出其不足。任何方面的缺位,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滥用表扬、排斥惩罚会对学生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形成自以为是、盲目骄傲的人格品质。如个别智障学生体形过胖,就有其他学生喊他们"大胖子""大肥猪";对伴有肢体障碍的学生,有的学生喊"瘸子""拐子"。对这种起侮辱性绰号的行为,教师要坚决制止,对屡犯不改的学生给予适当惩罚。对学生的批评或惩罚要有度,顾及孩子的自尊,不伤及孩子的颜面,不在家长面前和办公室批评;先了解真相和原因,再进行批评教育,进而提出希望和忠告。总之,对待智障学生要爱护而不袒护,放松而不放纵。 对智障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贵在坚持,抓反复、反复抓、持之以恒,才能显效。教师不能因为付出很多努力而得不到回报,或收效甚微,就丧失信心。即使没有进步,也要给予鼓励,对他们来讲情况没有恶化下去就是一种进步。一旦教师灰心了、放弃了,往日的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综上所述,对智障学生的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复杂的过程。也许智障学生不能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但他们依然是家长的希望。教师也应该心怀希望,绝不轻言放弃,对学生的"爱",绝不是简单的同情和怜悯,而是发现和激发学生自身的力量,让智障学生也能像所有正常学生一样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第五十六号教室的故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万玮.班主任兵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邢同渊主编.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4] 刘春玲,马红英主编.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