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你有没发现,人的大部分行为其实是依靠"惯性"做出的?
  你每天上班走熟悉的路,坐车时下意识掏出手机刷刷微信或游戏,到了公司按照惯例开10分钟晨会,再回到位置上,倒上一杯水,准备今日的工作。
  看过去都那么顺其自然对吧?
  可或许有一天,这些小惯性,会让你做出连自己都想不明白的大决定。
  01、有种前行,叫"忘记目的地"
  知乎上有个引发不少讨论的问题。
  "拿到了某公司的18k offer ,要钱还是要户口?"
  楼主一位坐标北京的985硕士,拿到了某大厂18K的程序员offer,但另一个工资税后5,6K的中学信息老师的工作,让他十分犹豫。
  因为,那份工作带北京户口。
  有个答案代表了多数人的内心:
  "别听他们瞎说,要户口,户口过这村没这店了,到时想要后悔都来不及。钱是对你能力的认可,你985硕士毕业怕什么,拿到户口后跳槽完全来的及……"
  巧合的是,最近朋友阿锐也遇到类似情况。
  不同之处在于,他已经历以上描述过的情形,研究生毕业后选了一家小国企,用人单位当时表示,一定年限后"很有机会"拿到北京户口。
  转眼翻过3个年头,原先说帮他争取名额的领导高升了,新来的领导懒得管事儿。
  我去,这是要梦碎的节奏啊!
  "你说,还有没其他法子?"阿锐情绪低落,头顶都是乌云。
  "你以后打算定居北京对吧?是不是准备买房啦?"我一时没啥头绪,咬着吸管打探着。
  他突然眼睛亮了一下,"我女朋友目前在深圳,我也有考虑过去呢。"
  咳咳咳……一口饮料差点没呛到我。
  大哥啊,你为了户口,一个做IT的在北京拿着8K的工资,现在说准备去深圳,OK,和女票终结异地恋也值得庆贺,纠结个啥?
  他安静了一会。
  "北京户口可值钱了,你没听说前几年就已经被炒到了72万元?如今估计要超过100万了。"
  这下轮到我安静了。
  我突然发现,他的心态是"先拿下北京户口再说",时过境迁,没太多想拿了这个户口做什么,只觉得它值钱。
  一不留神应了那句话,"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忘记了目的。"
  02、有种态度,叫"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奇葩说》有个话题:
  如果你有一段幸福的爱情,但现在有个机器,为你匹配了这个世界最适合的另一半,你去不去约会?
  当时李诞的观点是,过得幸福是要找更好的,而不是找最合适的吧?
  这答案挺有意思——因为这就是本性啊!
  打个比方。
  你抽到一张灯具礼品券,店内任意灯饰你可随意带走一个。你第一反应肯定暗戳戳地想挖个贵的吧?
  然后扛着硕大的施华洛世奇吊顶跑回家才发现,与你家的高冷北欧风格格不入。
  白白消耗了一次绝佳机会。
  没办法,谁让厌恶损失是人性一大弱点?
  港真,我对"贵"这个字颇有心得。
  有阵子我突然抽风,穿衣想走职场OL风,便买了套职业装。第一次穿时,自己在公司抬头看镜子时都笑半天。
  太。奇。怪。了。
  你想啊,IT公司有几个人穿职业装?
  T恤平底鞋牛仔裤算基本款,个性些的,淑女风萝莉风放飞自我风。回头瞅自个儿,怎么看都像偷跑进办公楼做推销的。
  另外,我买过一套床上用品,舒服得我恨不得在窝里打滚,仿佛睡眠质量都高了。
  这两样物品,从价格上来说后者更贵些,可实际上呢?
  套装,只穿一次就挂在衣橱最角落,单次使用费4位数;
  枕头被子,天天都用,每次使用都引起极大舒适,平摊下成本甚至不到1元。
  啥叫值得?充分利用就叫值得,反之,就是红果果的浪费。
  03、有种惯性,叫偏爱熟悉环境
  有一个寓言故事: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
  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
  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
  "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们总以为自己对所处环境非常了解,但真相是:
  你不是了解,你只是熟悉。
  多数人90%以上的想法与行为,要么按照过去的经验,要不跟着多数人传播"二手观点",不会追根究底地独立思考,更不愿意改变原定轨迹。
  比如:
  别人告诉你买房才是致富奥义,你就二话不说把房子奉为投资品No.1。
  别人告诉你经济不景气,你一拍脑袋,难怪我工资这么多年都没涨。
  别人告诉你XX行业、XX公司薪酬高,你开心地连夜投简历。
  在职场,这类现象就更屡见不鲜了。
  看似一板一眼执行得妥妥当当,可你忽视了,只简单地执行领导交办的任务,做到极致,也是个体力活。
  依旧被人遥控着前行。
  难怪美团的王兴感慨,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04、有种改变,叫"多问几个为什么"
  有人抱怨,谁不是凭经验做判断?遵守规则又有什么错吗?
  没错呀,只不过有的人追求"不出错",有的人追求去芜存菁、迭代更新。
  我一位同学新到一家公司没多久,做项目方案时,同事发给她一份散发着远古气息的PPT说,"你用这个模板吧。"
  她:用这个?(这么丑?)是公司统一的还是?
  同事:应该是吧,我以前领导发给我的,我们都用这份。
  她:要不我换个吧?
  同事:最好不要,你照着做就可以了。
  最后,同学做了两份PPT。
  一份按照那份代代相传的模板,另一份,自己重新做了一套。
  经理看后干脆地说,行,就用你做的吧。
  达芬奇老爷子说过,"经验不会犯错。只有过于依赖经验,才会判断错误。"
  说到底,没有什么是永远一成不变。
  几年前巅峰的企业,几年后可能已经倒闭;昨天你的上司,明天没准变成你的同事甚至下属;以前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像熟透的苹果般一颗颗掉落、一件件地发生。
  时代的脚步越来越快,认知的保质期越来越短,要想往前走,只有一边丢掉旧东西才能腾出空间容纳更多新物件。
  只有变化本身,才是不变的。
网站目录投稿:宛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