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Uber为摆在眼前的丑闻和亏损焦头烂额时,它的昔日竞争对手滴滴正鲸吞蚕食海内外的出行市场,大举投资初创公司,夺取全球份额。 短短一个月内,滴滴出行先后宣布投资三个打车应用:东南亚出行平台Grab、欧非地区出行领军企业Taxify、以及主攻中东和北非市场的Careem。此前,滴滴还以雄厚的资金入股巴西叫车软件99 Taxis、Uber的美国对手Lyft和印度专车巨头Ola。在全球市场上攻城拔寨时,滴滴也没忘深耕本地市场。在国内,共享单车ofo和送餐服务平台饿了么都有滴滴的影子。 滴滴出行目前拥有4亿用户,然而绝大多数用户都存在于中国市场。在海外,滴滴的名声自然比不过Uber,即使后者因一系列丑闻导致接近700亿美元的估值不断缩水。Uber的全球化要比滴滴更加彻底,目前滴滴出行服务覆盖400个城市,多数分布于中国大陆地区,而Uber,在巅峰时期一度覆盖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个城市。相对于存在感薄弱的全球消费市场,滴滴在海外的影响力更多地体现在行业内,虽然是以投资者的身份。 滴滴出行副总裁杨鸣涛一再强调滴滴依然是创业公司,即使已成长为出行巨头,滴滴仍不愿为自己贴上"大公司"的标签。可惜的是,滴滴近来的动作并不像一个初创公司的表现,它正在走一条相反的路,效仿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互联网巨头,亚马逊、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像这些"大公司"一样,将资金投向多家有增长前景的初创公司,建立起庞大的产业帝国,只不过滴滴的范围还限制在出行领域。 一般来说,大多数未盈利的初创公司都会把筹集到的资金用到经营上,而不是像滴滴现在这样疯狂地四处投资。滴滴的做法被认为是利用现金流优势拓展营运业务,撬动市场增量,维持其500亿美金的虚高估值。 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理由。滴滴这种通过规模扩张和资本优势生长的"另类"模式,也是政策压力下的路线转进,以及有了Uber前车之鉴后的另一种拓展方式。 自去年国内"网约车新政"落地,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司机户籍和牌照限制、车辆规格约束、接单场景范围,种种高门槛设置层出不穷。网约车新政的承压,导致符合资格的司机越来越少,接单数量也随之下滑,直接制约了网约车市场体量的扩增,受到波及,滴滴的部分业务开始大幅度缩水。 此前有消息称,商务部反垄断局已多次约谈滴滴出行,正对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合并案依法进行调查。来自官方的施压让滴滴更加焦虑了,在中国市场收紧的情况下,若想寻求更稳定和长远的发展,滴滴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场景。因此,向还存在巨大机会与挖掘潜力的海外市场进攻,成了滴滴的备选方案。 不过Uber深陷全球市场泥沼的教训,为滴滴的海外进击之路敲响了警钟。Uber的全球化策略是直接深入当地拓展市场,简单粗暴的攻城略地确实帮助Uber迅速夺取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然而这种运营模式更多停留于表层,缺乏接地气的本土服务。狼性的企业文化也让Uber与本土同行、当地政府的冲突不断加剧。所以当Uber内部出现问题时,外部的业务阵线也随之瓦解:被东南亚地区的Grab甩出一大截,屈服于俄罗斯的Yandex,在老家美国,Lyft的崛起也让其头疼不已。如今无暇顾及全局的Uber只好不断收缩全球战线,以期走出竞争泥潭。 有了Uber的前车之鉴,滴滴"聪明"地选择了另一种出海路线——以股权投资进入海外市场的曲线出海方式。这种"合纵连横"策略帮助滴滴在全球建立连接,避免了Uber那样与本土公司硬碰硬的麻烦。 当然弊端也是有的。越来越多的舆论认为,如今的滴滴更像是一部"融资机器"而非出行平台,公司最大的竞争优势已倾斜到筹集来的巨额资金,而不再是技术。 滴滴目前的难题是探索更具想象力的商业化故事,通过自己的生产创造支撑估值。砸钱或许能砸出一片江山,但要巩固江山,光靠资本是不够的。好消息是,滴滴已将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提上日程,或许能做出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