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金陵十二钗 红楼人物 黛 玉 林黛玉系贾母外孙女,宝玉表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门第。父母早丧,故寄居贾府,她美丽聪明,却怯弱多病,真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心灵纯真,坚持于感情与理想的追求;她孤高自傲,目无下尘;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她无力反抗。宝玉与宝钗大婚之夜,她在萧湘馆的病榻上,满怀悲愤,焚去诗稿,呕血而死。正如那首葬花词所描写的那样"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又如另一首《桃花行》所说:"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落花与眼泪成为她悲苦命运的象征,于是她"不是愁眉,便是长吁短叹",落花与眼泪成为她悲苦命运的象征。这种强烈的悲剧感与幻灭感既是对自己命运的哀悼,也是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控诉。 [红楼梦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是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是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黛玉吟到"愿侬此时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将其生命中全部爱情化为泪水,报答了知己之爱,终于随落花而去,歌词婉转缠绵,音韵哀怨凄婉,是感染力很强的抒情诗。 薛宝钗 她出身名门,贾府王夫人的侄女,宝玉的表姐,年幼丧父随母兄暂居于贾府,后被贾府选中,与宝玉成婚。她容貌娇美举止闲雅,品格端方,通情达理,随分从时,赢得人们称赞她是受封建正统教育陶冶的一个完美典范,恪守妇道,天资聪颖能使她自我完善而臻于"行为豁达"的境界。在她身上体现了传统美德某些永久性的价值。由于她贤淑明达,博得贾母、王夫人的欢心。终于与宝玉结成"金玉良缘",但其结局是悲惨的。婚事本属草率而勉强,她还是顺从了家长的意志,冒名嫁于对她并无深情的宝玉,宝玉出家为僧后她成为一个年轻的孀妇。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红楼梦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此曲以贾宝玉的口气咏唱了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悲剧,曲中表达了他对不幸夭逝的黛玉的永久的思念,对自己不得不与没有爱情的薛宝钗共同生活的不平。它从侧面透露了宝钗婚后的悲剧;虽然她费尽心机成就了金玉良缘,爬上了宝奶奶的宝座,但得到的是名义上的丈夫,冷漠与空虚将是她婚后的真正伴侣。 贾元春 贾政长女,王夫人所生,她从小入宫,后被封为贵妃,她代表皇室的一个成员,她在贾家中处于特殊的最高位置上,元春省亲与其说是对与其性格的刻画,不如说它是前八十回贾府盛世光景的最重要的一笔,它把贾家的荣华富贵推向高峰,而元春恰是这一家族光荣的象征。省亲表面上为着叙述天伦之乐,但实际上却揭露元春是被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她是富贵的牺牲者,是一个悲剧人物,她像笼中的金丝鸟被封建社会的樊篱所围罩,没有欢歌笑语,最后忧郁气闷致死。 判词:"二十年来辩事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舂争及初舂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红楼梦曲、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此曲以元舂口吻咏叹富贵荣华之变幻无常,揭示了她的悲剧命运,并预示了元春之死将导致贾府的破败。曲名语意双关,既指人生荣辱无定,又指其不得寿终。首二句暗示其暴死。三句描绘她对人生的留恋以及对家乡、父母、亲人的怀念。后三句预示:其之死将向父母托梦,嘱咐贾氏诸人及时从富贵名利之场急流勇退,以免大祸临头的情节。从此曲可见元含恨而死的惨状,她死于宫廷内部两派政治势力的恶斗,贾府因失去元舂这一政治靠山而获罪抄家。 贾迎春 贾赦之女,其母是妾而早亡,与贾琏是同母异父兄妹。迎舂自幼没有母爱,生性懦弱,也缺少文采。她得不到同情和温暖。她由父亲作主嫁与极不堪提的纨绔子弟孙绍祖,受尽折磨死亡,在大观园诸儿女中,迎春是最先显露她的悲惨命运,她的出嫁与夭折使大观园变得更加萧瑟凄凉。 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红楼梦曲、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斤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此曲写迎春的悲剧,误嫁中山狼,受尽作践而死。迎春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全曲揭示并斥责了中山狼孙绍祖的卑劣品质与凶残面目,为懦弱的迎春在夫权的残害下残遭吞噬喊出了痛切而不平的呼声。迎春出身候门,美艳洁朴,公府千金之躯但她误嫁中山狼,受尽欺凌作践,婚后不到一年便被他残虐致死,真是红颜命薄如纸,可叹呀可悲! 贾探春 贾政与赵姨娘之女,她生母健在,却依着王夫人生活,而与生母疏远。表现了其薄情绝寡,她在众姐妹中最聪明,也是最美丽的一个,遮出的低微地位没有能遏止她在贵族大家庭中要强的心。她有文采而喜论口才,她作事果断善于察颜观色,大观园人把她比作有刺的玫瑰花,说其美艳绝伦但不好惹。她远嫁海隅。 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她犹如断线风筝飘摇而去,再难返回家乡。词首二句写她的才能、志气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她精明强干,有政治风度,又颇有作为,有志有才,本可为封建主子效力,但她身为女子又是遮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无法施展抱负,她只能自叹命薄,随着她那家族的衰败而沦落飘零。 [红楼梦曲、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曲以探舂的口吻咏叹自己被远嫁,与父母兄弟骨肉分离的悲苦心情。句首暗示路程之远旅途之苦;以下写她临行前对父母强颜劝慰。她预感到自己将以去不复返。探舂清醒地感受到外界的压力和即将到来的风雨,只能决绝地登舟而去;"我走了,切不要牵挂惦念!" 贾惜春 贾赦之女,贾珍胞妹,生母已逝。她是四舂中最小的一位,她精晓绘画艺术,她在抄检大观园这一回,表现出她的孤独决绝的性格。她表现的非常镇定这种镇定是对现实的舍弃和逃避。在贾母病重和丧事期间,她和风姐一起掌管家事,她又和妙玉亲近,当妙玉被劫之后,她终于下决心剪发修行出家为尼。在判词中写的明白,她是最后一个结束的,这些姐妹们的没有忧虑的日子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惜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红楼梦曲、虚花悟]"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河。说什么天上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过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鸣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死劫关谁能躲?闻道说,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此曲写惜舂看破红尘,在贾府事败后出家为尼。曲名意为觉悟到人生荣华富贵全是虚幻的假想。全曲以她的声咏唱她皈依佛教的心理过程。惜舂性格孤僻冷漠,在目睹三个姐姐的不幸之后对人生感到幻灭,遂向佛教寻求归宿,这是她逃避现实矛盾的唯一道路。 李纨 李纨是守中女,贾珠妻,贾兰母。她出身于金陵名宦之家,从小受封建礼教熏陶,青春丧偶之后,她被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清静守节,面对贾府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俨然是一个局外人。她晚年正当因子得贵,告命加身之时,儿子却病逝,终究是一场"梦里功名"。对以一生的凄凉悲苦,换取了"虚名儿与后人钦敬"的节妇们,实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于妇女的摧残。 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红楼梦曲、晚韶华]镜里思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处,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冠披风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需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进!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此曲写李纨的悲剧,她是个三从四德的封建淑女,青春守寡如槁木死灰一般,将心血与希望寄托唯一的儿子身上,历尽种种磨难以后,兰终于飞黄腾达,李纨也享晚年富贵,但兰儿又死,她落入悲惨的境地之中。她的希望全部落空,枉将一生与他人作谈笑而已。书中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及追求虚名的可悲。 王熙凤 俗称风姐,谑称风辣子。出身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府,王夫人之内侄女,贾琏之妻。她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当家人,又是一个贪婪钱财、权欲极强的妒悍女人,她为了得到贾母的支持,曲意奉承一切依贾母眼色行事,深得贾母欢心,她在十八岁时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威重令行,趾高气扬,显示出她出色的政治家才能和争强好胜、善于弄权的性格。她心狠手辣,惨害十几条性命,最后被丈夫休弃,遣返金陵老家,英雄末路,更加哀怜,贾府抄没后王熙风一度关押在狱神庙,为小红救出,后病逝,其下场十分悲惨。 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休弃,哭向金陵事更哀。" [红楼梦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此曲咏叹了王熙凤聪明自误的悲剧,描绘了她临死前的感觉和心理。她聪明过头,费进心机谋算策划反而算了自己的性命。王熙风虽有令人爱慕的才能,但她生于末世,其命运也就可悲了。其夫贾琏对她则是一服从,二命令,三休弃;她则是心狠手辣,待人刻薄,明是一盆火,暗藏一把刀;逢人先带三分笑,暗里使拌杀人放火使诡计,所有遭人妒恨的本领她都有,这就是风辣子。 秦可卿 宁府贾蓉妻,因公公袭了父的官职,所以虽是荣府贾母的侄孙,在族中却居长,这样她就成为贾母身旁最得意的重孙媳妇。她是一个美貌的贵族少妇,她的性格的显著特征是"温柔平和"正因为这样不能抵御诱惑,她才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她受辱被婆母察觉后自缢。她的悲剧是《红楼梦》主题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显示了这个贵族大家庭的荒淫腐朽的本质。 判词:"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红楼梦曲、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颤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坠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作者以此曲嘲讽贾府儿孙不肖,道德败坏,不能继承祖业,成为贾府抄没的祸根。作者对可卿还是同情多于谴责,因为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越是美貌多情的女子越是会成为男性蹂躏的对象,可卿其实只是贾府男性主子淫欲的牺牲品,乱伦的责任应由他们来负责。 史湘芸 别号枕霞旧友,史候家小姐,贾母内侄孙女,原籍金陵,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忠靖候史鼎抚养,婶娘待她不好,针线女工都须自己动手,她孤苦无依,寄人篱下,但她娇憨活拨开朗豪爽,她醉眠芍药 因,"红香散乱,蜂围碟绕,香梦沉酣,犹呓语诗,泉香酒冽,醉抚归宿……她的结局很悲惨。侥幸配得青年公子卫若兰,但好景不长"终究是云散高唐,水 固湘江。"湘芸豪放不羁开朗放达的性格与其遭受厄运,身无所托的悲惨结局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全书的悲剧色彩更为浓重。 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红楼梦曲、乐终悲]"襁褓中,父母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来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搏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塘,水固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此曲写湘芸的身世,性格和不幸遭遇,曲名暗示在她欢乐之中早就孕育了悲哀,刚嫁得才貌仙郎,而又迅速离散。此曲文声调悲壮,感情发挥较判词更为酣畅。湘芸这个苦命女子落到悲惨的境地,她一人面对落日感伤抹泪,婚后不久夫亡她凄凉孤独苦度余生。 贾巧姐 贾琏、风姐之女,巧姐在前八十回中,除了写她出痘、生病,多余没叙,巧姐的结局是从贾府千金小姐沦为一个乡村织女。续书写巧姐嫁给了一个家有百万,良田千倾的周秀才,这无疑于原作精神抵牾。另脂批暗示巧姐儿与板儿有缘,最后结为夫妻,原文四十一回写她与板儿互换佛手、柚子玩一段,有两段批语一云"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又云柚子即今番圆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闻字哉。"势败休云贵,家亡没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红楼梦曲、留馀庆]:"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此曲以贾巧姐口咏唱她在贾府败亡后为"狼舅奸兄"所卖,幸遇恩人刘姥姥将她救出火坑的经历和感慨,曲名"留馀庆"与"积得阴功"意义相近。 妙玉 自称槛外人,又称畸人,贾府大观园内栊翠庵里的道姑。本苏州人氏,出身仕宦之家,因病入了空门,带发修行。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唯心性高傲孤僻,不好亲近。还孤芳自赏,有着惊人的清高、洁癖,她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宗教教义和人性之间的激烈冲突,她是一个被封建豪门当作摆设,被宗教教义禁锢的年轻少女。她随贾府的衰败,流落南方误入风尘,被逼做了妓女,她那样高洁的女子,竟沦落到人世间最肮脏屈辱的地位,后被盗贼劫去,因不从被杀。 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 卓泥中。" [红楼梦曲、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人皆罕。你到是炎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女子高洁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澜,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此曲咏叹妙玉的性格及其悲剧。妙玉被圈禁在贾府栊翠庵的悲剧,这是宗教与世俗的传统观念给她造成的不幸。她在污浊的人世间抗拒挣扎,而终于无法摆脱强大封建势力的迫害,最后不得不违背了自己的心愿犹如一块无瑕白玉陷于污泥之中。尽管妙玉身为女尼但她热爱生活尊重个性,爱慕宝玉,并没有真正做到佛教所要求的"空"和"洁"。她不幸落入烂泥中是环境逼迫的结果。作者对她的遭遇非常同情。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中,妙玉陷入污泥乃是必然的结局,叹息又有何用呢? 附: 晴雯 她出身低贱,父母双亡,哥嫂不把她当人,她从小就在贾府为奴,但她品格高洁,做事光明磊落,因她长得美丽而遭遇不幸,她横遭诽谤摧残而致抱屈夭折;她虽为女仆,地位十分低下,但她心高气傲,毫无媚骨奴颜,因聪明美丽而招人妒忌,因流言诽谤,而屈死。她的悲惨结局是众多苦命女子对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和声讨。《红楼梦》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此判词形象地刻画了苦命女子──晴雯的身世和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