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创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多元教学模式,并在课堂、时间、空间等维度上实现开放式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增强情感认同,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开放式教学 核心能力 情感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与局限性日益凸显,已然无法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高专教育需求。创新符合学生个体差异和多样化需求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以某高校社区矫正专业两届学生为对象,以该专业基础课程社会工作概论为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探索一种多元化开放式的新型教学模式,重新激活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一、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堂抓力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新知识具有较强的猎奇心,但对课堂的关注持续时间较短,52.78%的学生表示他们在2课时的课堂中,关注度持续时长少于40分钟。而在这部分同学中,大部分人认为走神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过于沉闷,难以保持紧张感与投入度。 2.课堂维度局限 只重课中,忽略课前、课后是现有教学模式的通病所在。而知识的传授不应当仅局限在课中,应当向课前、课后延伸,实现教学闭环。实际上,有预习习惯的同学只占19.45%。而有复习习惯的占比更少,不足15%。但是课后是学生内化巩固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监测学习效果的必要动作。 3.情感培养缺失 教学应当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素质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尤其对于基础性课程而言,这是学生对专业、行业形成初步认知的重要阶段。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聚焦在知识传授上,忽略了对于学生专业情感的培养。 二、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奠定专业核心课程的坚实基础 社会工作概论是专业通识性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形成专业的初步認知及日后学生专业核心课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改变现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多元教学主体,从多角度感知课程与专业,有助于学生形成专业认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从多渠道掌握知识与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新教学模式,对基础性课程的深入有效学习,有利于初步构建专业的视角与思维,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与专业认同感 根据教师感受与学生反馈,学生对传统课堂容易产生疲劳感,注意力难以保持长时间集中。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以多元主体、授课开放的新模式在形式与体验上调动着学生对于学习的猎奇心与新鲜感,结合学生学习规律,将信息化教学模式贯穿始终,增强课堂抓力,刺激学生兴趣点,延长对课堂的关注度,保持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种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的授课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专业,提高对专业的接受度与认知度。 3.拓宽学生的择业思维与就业视角 通过对学生就业意向及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发现,新生对于社区矫正专业的认知较为狭窄,认为其只能去司法所就职;而毕业生就业也较有局限,未能打开其择业思维。那么作为专业通识性课程,基于专业领域但不应局限专业领域,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更具延展性和前瞻性,希望通过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生对社区矫正专业及就业的固化思维,从不同的视角去全面认识专业,了解行业,从开放的学习渠道去打开择业与就业思维。 三、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1.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运用 (1)以教师为主导,丰富创新内容形式,强化迁移能力。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根据内容重组授课架构。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微课、拓展阅读等资源纵深推进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以达成知识目标;学练结合,针对每个流程环节设置合理情境,通过情境模拟、教师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社工技巧的掌握与使用,以达成方法目标;根据服务对象群体特征,从社会工作案例库中选取案例,真实再现,增强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强化工作技巧及流程的迁移能力,以达成能力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主动参与课程,增强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参与,实施学生讲、学生演、学生评的课堂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领取任务,自主预习并寻找相关资源以丰富任务知识点,并进行课上分享,学生讲的形式利于主讲者主动学习并拓展知识,同时使听者保持对课堂的新鲜感。以学生演的形式展开情境教学,体验不同角色,感悟心理行为特征,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社会工作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通过参与个案、小组、社区等活动,对比方法之间的差异性与侧重点,更好地把握技巧与流程。学生自主设计并展示社工方案,小组之间互相点评讨论,以学生评的形式换位思考,提升课堂关注度,增强课堂抓力。 (3)以社会组织为补充,呈现关联行业的发展动态,拓宽职业视角。行业是专业发展的土壤,课堂是专业能力塑造的摇篮,将行业与课堂相结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行业专家讲授,用市场的思维来补充专业学习,用一线的经验来丰满课堂教学,以行业组织展现社区矫正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打开学生职业视野,反哺专业学习。此外予以邀请在行业实习的学长学姐分享实战经验予以课堂补充,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用更具丰富性、更具说服力的课堂帮助学生们培养专业认同感,拓宽职业视角。 (4)多元结合,创新考核方式。多元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同样体现在考核方式上。打破以往理论考核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方式,创新以教师、学生、行业三主体合一的方式更科学更全面地考核教学效果。三主体分别从理论知识、技巧掌握、流程规范、团队合作、实践适用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考核。多维度多元的考核方式在评估教学成效的同时,也反作用于课堂过程,让教师能更实战地设计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特征、行业需求,也让学生能更有指引性地获取知识技能,满足自我成长与提升职业素养的需要。 2.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运用 开放式教学模式应当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由注重教育结果转向注重教育过程,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该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来设计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强调资源共享。在课堂、空间、时间等方面实现全面开放,由授课向体验、由线下向线上、由学校向社会、由课堂向课外的开放与延伸。 (1)课堂开放,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当下的教学需求,借助信息化手段,突破教学瓶颈,聚集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是符合学情与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然需要。通过线下打基础,线上升华延伸,线下再答疑的模式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動体验的转变,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同时,线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多种信息化资源,多维度塑造知识点的授课架构,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通过课堂中穿插线上点名、头脑风暴、小组对决等环节,增加课堂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激情,以提升教学效果。 (2)空间开放,打通校内外教学资源。校园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但不应仅局限于校园之内。结合专业特征,每年三月第三个星期的星期二是世界社会工作日,各大社工组织会以路演、展台等形式展示各自组织的特点。这是该课程重要的校外教学资源,教师应组织前去参观学习,集中感受多个不同类型组织,了解社工行业发展的最新资讯。同时,也能了解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取向,获悉社会组织在社区矫正中的角色发挥。参与诸类校外活动,能够最大效能地了解行业,以最快捷的方式增强专业体验与环境认知。此外,社会组织等实践教学基地是我们最为宝贵的校外教学资源。由学校走向社会,充分挖掘校外资源,是增强学生对专业对行业形成系统认知的重要补充。 (3)时间开放,延展课堂授课环节。结合上述课堂与空间的开放教学,由线下向线上进行扩展,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延伸,旨在突破课堂维度这一教学瓶颈,让课堂授课不仅停留在课上的固定时长,而是向课前延伸、向课后拓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闭环。在时间上给予突破,延伸教学长度,向信息化要资源、要效率,向行业市场要需求、要实战,力求构建科学开放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以更多维的思维认知专业,以更自主的态度获取知识。 四、结语 通过在两届社区矫正学生中运用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发现,这样多元主体参与、多方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更符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实现基础性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为学生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坚实基础,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与专业情感认同,拓宽了其择业思维与就业视角。对于教师而言,用一种多角色的站位审视教学架构及教学效果,更能从学生出发,抓住学生学习规律,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而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实习单位的高度认可,表示学生能够更快速地进入岗位角色,更高效地掌握岗位技能,有利于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思宁.多元职能理论与开放式高职英语教学模式[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2]曹军梅.基于大数据的开放多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