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环境保护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摘 要】地球是孕育我们的母亲,是目前为止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历经了数万年的进化,形成了适合人类生存的独特气候、水源、大气、陆地、植被等,让人类在其中繁衍生息,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开发,产生社会,让人类生活更为便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人类因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大气污染、水源污染、水土流失、各种自然灾害,各种资源的逐渐贫乏,生态平衡的破坏,都對人类提出了各种警示,让人类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因此,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关注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系统;重要性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随着近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最初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忽视,出现过度开荒,大量污水、废气排放,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度捕猎等,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各种因为长期接触被污染的环境而高发的疾病,处处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因此,人们不得不对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平衡提高了重视。
  一、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系统(ecosystem,ECO),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某个空间内,由其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生物与周围的环境共同构成,并且,这一空间里的所有生物与环境能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转。整个地球就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构成,而地球是最大的生物圈,主要包括陆地与水域两类生态系统,而每类生态系统又各有更细化的分类。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因为每个系统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输入能量,以维持本系统的稳定与运转,若能量输入不够,甚至能量枯竭,就可能存在系统崩溃的危险;生态系统中也存在许多基础元素的循环,并对周围甚至全球的环境产生影响。我们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主要以城市与农田为主,由人类自行开发利用资源、改造环境而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在近现代文明发展中,欧德姆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应对这个整体中生物与环境间的作用与反作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各种生物的分布及其功能性等作出统一、整体性的研究。后来经Arthur George Tansley明确这一概念,并下了精确的定义。1940年,美国生态学家R.L.林德曼提出著名的林德曼定律,阐述了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上的基本特点,即能量的传递不可逆转、逐级递减,为生态科学打下了理论基础。上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书中披露了DDT导致生态公害与环境污染问题,震惊世界,由此,大众开始关注环境污染,环保意识开始加强,并通过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促使当时的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将这种积极效益推广到全世界。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将保护环境提到了新的高度。
  二、环境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近现代的社会飞速发展中,人类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与效益,对自然不合理的开发,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各种不合时宜的工程项目的兴建,还有战争的爆发,大大的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并因此而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环境效应,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而且,因为破坏环境导致的后果,需要数年、或数十上百年才能恢复,有些,如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方圆千里寸草不生的情况,甚至是不可逆的。因为工业废气的不合理排放,造成大气污染,臭氧层遭到破坏,全球变暖,南北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岛屿已经或者正在消失;因为工业环境废水、废物治理不当,酸雨蔓延,水体污染,许多物种已经或者濒临灭绝,甚至达到每小时灭绝一种的可怕速度;因为人们过度砍伐,导致森林锐减,大量水土流失,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到本世纪已有至少600万公顷的土地荒漠化。人类的生活、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各种与环境有关的疾病,甚至绝症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危及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如1930年12月1日-5日期间,马斯河谷工业区大量烟尘因其上空的逆温层而无法扩散,导致1周内60余人因烟雾导致的肺炎、心脏病而丧生;1943年夏,美国洛杉矶因大量汽车排出的碳氢化合物与紫外线相互作用,产生光化学烟雾,使大多数市民出现红眼、头疼症状,在后来的数十年间又两度出现,造成大量市民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
  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土壤污染
  土壤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水、养料,为人类提供可供食用的粮食、作物。但因为人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土壤的不合理使用,工业废料未行无害化处理即随便倾倒、丢弃,导致废料渗透、土壤污染,并通过粮食等作物间接被人体摄入,影响人体健康。
  (二)空气污染
  随着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工业化速度加快,大量工业废气排入大气中,引起空气成分变化,CO2、CH4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升高,当这些废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持续一定时间时,便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致癌物含量增多,肺癌、皮肤癌等发病率升高;沙暴天气、大雾天气,导致佝偻病发病增加;酸雨蔓延,污染湖泊,鱼类品种减少,土壤酸化;臭氧层遭到破坏,出现臭氧空洞,全球温室效应,灾难性天气增多。
  (三)水体污染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几天不吃饭仍能存活,却不能几天不喝水,所以,任何生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若出现水源枯竭,或水无法被利用的情况,地球上将会没有生物能够存活。但因为大量生活废水、工农业废水,未经任何无害化处理,即被排入江、河中,引起水体污染,这样的被污染的水源再被摄入人体,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导致各种癌症高发。
  (四)固体垃圾污染
  垃圾,是人类生活、工农业、建筑等行业中必然会产生的废弃物,其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掩埋、堆肥。但是,在焚烧时产生的大量废气会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大量垃圾的掩埋会污染土质,浪费土地资源,需要经过土壤很多年的自净作用才能恢复土质,而且,未经处理过的工业垃圾本身含有很多有害物质,会直接污染土壤、大气与水质。
  四、环境保护措施
  因此,针对上述对环境的破坏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我们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自然环境的可再生,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需要严禁乱砍乱伐现象,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保护水土,绿化荒漠,增加森林覆盖率。需要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尽可能拓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要严格控制工厂废气排放,尽可能降低空气污染。在排放污水处安置尾气处理装置,监督各工厂工业废水排放量,监管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减排效果。对于各式垃圾,需加大回收处理管理力度,加强垃圾分类,让可回收垃圾得到循环利用,减轻垃圾处理的压力。
  【参考文献】
  [1]丁晖,曹铭昌,刘立,卢晓强,李佳琦,陈炼. 立足生态系统完整性,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精神解读[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5).
  [2]化勇鹏,钟崇林.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1).
网站目录投稿:映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