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是结合相关经济学的各种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目前我国实体经济的实际发展形势,对金融虚拟化和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使人们对其的了解更加明确,同时也更加深入,从而实现金融虚拟化和实体经济实际发展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全要素生产率;资源配置效率
  一、引言
  中国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竟争力的提升遇到瓶颈,但是,金融业的收益在不新增加,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的比例急剧提升。尽管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房地产业也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但从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提前进入"脱实向虚"阶段。
  非金融企业适当的金融化有利于非金融企业提升经营质量和运营能力,但是一旦金融投资过度占用企业资源,将造成经营性业务的生产和投资供给不足,导致实体产业的持续衰落(Demir, 2009a Kaemik & Alisukru,2013: Stockier, 2004:Miibergk Shapiro,2013).大量非金融企业为了改善盈利而进入金融市场,将原本用于经营性业务的资源配置于金融资产,以寻求金融市场的高额回报。然而,以逐利为目的的金融化容易导致企业过分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路原本的主营业务(即生产经营性业务)的可持续发展(Demir,2009b:Akkemik&.A1 isuru,2013:Seo,2012)。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是创造经济价值的个体,但是实体部门是直接创造价值,二金融部门是通过对财富进行再分配,并不是直接创造价值。由于资源是稀缺的,若金融部门超过实体部门发展过多则会挤压用于实体部门的资源,降降低经济增长(Murphy eta:l.1991)。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经营性业务是否产生了负的影响?中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企业金融化趋势,但关于企业金融化问题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和动机两个方面。关于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现有研究主要发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会降低企业实体投资,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等(谢家智等,2014),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李建军和马思超,2017,弱化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果(张成思和张步昙,2016)等。关于企业金融化的动机,现有研究主要从金融欠发达国家的信贷约束、金融行业高额利差收益以及金融监管缺失等角度对企业金融化给出了解释(王永钦等,2015;宋军和陆旸,2015;韩珣等,2017)。还有一些研究从"蓄水池"理论和"投资替代"理论调释了企业金融化趋势不断增强的原因(Demir,20009:胡奕明等,2017;杜勇等,2017)。
  二、理论分析
  课题基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以传统增长模式下增长质量不高和金融"脱实向虚"两大顽疾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金融虚拟化的资源配置效应,在政策效果量化评估基础上提出金融"脱虚入实"的最优政策组合和实施路径。具体目标有:第一,归纳梳理和创新发展金融虚拟化"资源配置效应"的理论模型,构建契合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为金融虚拟化"资源配置效应"的微观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根据中国金融虚拟化的产生背景,构建度量金融虚拟化程度的指标体系。第三,建立一个动态化的成本加成率异质性模型,利用微观数据进行参数校准,结合计量分析定量评估金融虚拟化治理政策的效果。第四,在机理分析与效果评估的基础上,分析现有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设计促使金融"脱虚入实"的最优政策组合和实施路径。
  (1)金融虚拟化度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和TFP分解。第一,在探讨金融虚拟化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虚拟化的具体情况从房地产金融、银行同业业务、金融衍生品、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等方面构建度量金融虚拟化程度的指标体系。第二,对不同省和直辖市的金融虚拟化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按年度和省份对制造业企业TFP进行加总、并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第三,对金融虚拟化与TFP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描述,为后续的机理分析与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测度提供现实依据和数据准备。
  (2)金融虚拟化、资源配置与TFP增长。第一,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虚拟化和资源配置效率及各部分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第二,分析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趋势,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与企业投资、研发与进入退出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描述,并检验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TFP的净效应。通过这部分的研究,为后续的机理分析提供事实依据。
  三、结论
  尽管这些年来,我国的金融总量已经大幅度增长,金融虚拟化与企业金融化现象开始出现,但是并不代表我国就不存在金融抑制。因为金融抑制只是一种现象,只要政府干预金融,就有可能还存在金融抑制状态。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金融领域的回报率远远高于企业进行生产投资的回报率。因此,提高生产投资的回报率,增加企业的生产热情是缓解企业金融化的有效途径。首先,政府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和生产投资氛围,通过技术补贴,减税等方式来吸引企业回归到主营业务上来。其次,要加快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以缩小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之间的回报率差距,来降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减轻"挤出效应"。同时,在政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信贷资金的流向,如果这些资金并没有回归生产领域而是继续流向金融领域,则会进一步加剧企业金融化程度。因此,要防范信贷资金脱实向虚。首先,政府要加強金融监管的力度和频率,甄别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投机行为,严厉打击其套利行为,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跨行业套利行为;其次,银行体系要做好信贷资金的跟踪监测工作,掌握资金的流向并及时反馈,以防止信贷资金过多流入金融领域。
  【参考文献】
  [1]龚关,胡关亮.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3,48(04):4-15+29.
  [2]盖庆恩,朱喜,程名望,史清华.要素市场扭曲、垄断势力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5,50(05):61-75.
  [3]罗德明,李晔,史晋川.要素市场扭曲、资源错置与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2,47(03):4-14+39.
  [4]钱学锋,范冬梅.国际贸易与企业成本加成: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15,50(02):172-185.
  [5]白钦先,徐爱田.金融虚拟性命题及其理论渊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112-119.
  [6]王爱俭,陈杰.中国虚拟经济规模适度性研究——基于资本市场效率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08):16-20+96.
  [7]李青原,李江冰,江春,Kevin X.D.Huang.金融发展与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来自省级工业行业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3,12(02):527-548.
  [8]张成思,张步昙.中国实业投资率下降之谜:经济金融化视角[J].经济研究,2016,51(12):32-46.
  [9]黄宪,黄彤彤.论中国的"金融超发展"[J].金融研究,2017(02):26-41.
  [10]胡奕明,王雪婷,张瑾.金融资产配置动机:"蓄水池"或"替代"——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7,52(01):181-194.
  [11]许又丹.金融资本、金融虚拟化和虚拟资本之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04):51-56.
网站目录投稿: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