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是再平常不过的一项消费了。然而最近,我却遇到不少难题。这个犯难应该从去年的春节说起。春节期间,洗车价格一般会上调一些。本想着,洗车也不是必须马上要做的事情,就等到假期结束价格回落后再去洗。初八那天满心欢喜地开车去洗车店,发现前面排着四五台车。莫非所有人都有我这样的想法吗?我下车一探究竟。原来,偌大一家洗车店,只有老板一个人在忙活。心情烦躁不想排队,于是就去了其他的洗车店,连续找了几家,都是这样的情况。无奈,只得选了一家排队不太多的洗车店。在同老板聊天时,老板一边满头大汗地擦车,一边说:"洗车工人的工资越来越高,修车店一家挨一家,生意本就不好,索性,我们就自己当工人吧。一天洗满25台车,再修2台车,就关门睡觉了。" 其实,招不到中、低技能工人,不仅是洗车店一个行业的现象。这些被埋没的中、低技能工人在各行各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便利店的收银员,快餐店的点餐员,复印社的打印员……这些看似并不高端的人群,在各个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他们都难以找到并保住稳定的工作。一边是招人难,一边是求职难。岗位与人才擦肩而过,应是HR最痛苦的事情。 看似无用,价值巨大 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经验丰富、拥有多项技能且失业的人群。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通过调研发现,这些人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队伍军人。他们身上拥有许多急需的技能和优良的品质,比如机械修理、紧急护理。而且在退伍军人的身上,有着非常优秀的品质,如执行力强、敢于挑战、有忍耐性、合作力强。但是由于他们中的一些人并没有正规的学历,所以在求职时,受限很大。根据相关规定,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当月起,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可上浮5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定额标准。 存在健康问题的人。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存在健康问题的人,通常不会在HR考虑的范围之内。其实,国家很早就给雇佣残疾人的企业很优惠的政策。举个例子:某公司由于生产经营需要,欲招聘一百名普通职工。由于该项工作不需要职工具备特殊技能,而是坐在椅子上从事工作,具有一定腿部残疾的人员也可以完成。该公司原计划招收非残疾人员,人均月工资为两千元,合同期限為三年。由于该公司的工作,残疾人员也是可以胜任的。因此,该公司可以通过招用残疾人员来进行纳税筹划。根据税法的规定,该公司可以享受按实际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百分之百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三年内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可以为企业节约企业所得税0.2×100×12×3×25%等于180万元。除此以外,雇佣残疾人还可以为企业节约残保金的支出。 全职女性。当然,随着女性职场地位的提升,为了照顾一家老小,也有男性全职在家。但是从占比看,还是女性居多。尤其是女性在生育之后,许多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全职在家。她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学历女性,在生育之前已在职场上取了很高的职位,但是为了孩子,不得不放弃职场。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退休人员。按照国家现行的退休年龄来说,女性一般在50-55岁就已退休,男性60岁退休。这类人群有相当一部分是退休前工作在重要的技能岗位且身体素质良好,如果在五六十岁就退休在家,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损失。退休返聘人员的工作能力较强,工作经验较丰富。很多退休人员还可以再继续上班的,一般都是原来单位里的技术骨干,或是管理干部,特长往往比较突出。 他们经验丰富,可以作为公司的培训人员,向新进员工介绍自己的经历,传授经验。这对公司文化的传承和公司知识体系的传承都有很大好处。退休返聘人员对于所工作的单位来说,其成本要大大低于普通员工。因为退休返聘人员往往都是在原单位享有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等,所以无须再为其支付这些社会福利。另外,退休返聘人员由于在原单位享有一份退休金,因此经济上的压力不大,对薪金收入也没有过分要求,心理期望值不高,工资也偏低。退休返聘人员的工作态度比较认真,多年的磨炼使他们养成了认真的工作态度。退休返聘的人可以发挥余热,为社会创造价值。心理援助,辅助就业 这些被埋没的人才长期得不到企业和社会的关注,渐渐被边缘化,最终成为无用之人。这是一种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那么我们应该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第一,难以找到有保障的工作。调查发现,有44%的中、低技能的人称,疫情期间找工作和疫情前找工作一样难。这个不难理解。 第二,他们并不符合理想员工的定义。这些人在求职中障碍重重,最常见的障碍包括他们个人处境方面的困难,比如照顾老小的责任;缺乏适当的教育技能;在带薪休假或弹性工作时间政策方面缺乏工作岗位及机会。一位全职妈妈想要重返职场,必然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很显然,企业并不想给这些全职妈妈更多的时间来恢复工作状态。 我们以一个全职妈妈重返职场的案例说明:为了生下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在准备怀孕前的三个月,于砾毅然辞掉了当记者这份压力过重的工作。但是在生完宝宝后,看到周围的女友们一个个工作得有声有色,于砾萌生了复出的念头。近两年的职业空白期,再加上自己已婚母亲的身份,于砾对自己重返职场缺乏信心,几次求职碰壁后,她的职业自信心降到了最低点。之后,在好友的介绍下,于砾去一家杂志社上班,重新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可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白天忙上班,晚上还要起来给孩子喂奶,一个晚上折腾三四次,每天睡眠严重不足,铁人也会累趴下了。况且女儿才5个月,什么事都要我操心,根本没有时间写东西。"于砾抱怨道。由于晚上睡不好,白天于砾总是无精打采的,老板对她也颇有意见,而于砾自己也觉得惭愧,想加倍努力又力不从心。再加上自己家里的保姆因为这样那样的"状况",经常请假,更令于砾心烦不已,也加剧了她对自己的不信任。 一项调查发现,只有15%重返职场的母亲,在日后的职业发展中十分顺利,她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生育前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相反,大多数遭遇困境的全职妈妈们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不十分清晰。 案例中于砾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她当母亲后才遇到的新困惑,而是她之前职业生涯中积累的问题,缺乏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一个人的职业定位往往跟一个人的价值、经历有关,如果一个人有着清晰的职业定位,就可以指导、约束、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即使因为生育问题将职业中途打断,也可以很快地恢复到最好的状态。显然,于砾无法做到这一点。再加上于砾又无法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矛盾,更加剧了她的困境,影响了她的工作状态。 假如你是一个企业老板或HR,不喜欢招聘这样的员工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这类员工并不是HR最理想的招聘对象。 第三,他们缺乏获取激励的途径。大多数中、低技能人士表示,许多心理和经济上的援助并未惠及他们。比如他们并不知道去哪里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 第四,他们认为没人在乎自己。每每遇到经济危机,这类人群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但是他们好像从未受到关注。没人在乎他们的心理状况、经济状况甚至是身体状况。 这些原因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大量被埋没的人士将来还会错失更多的就业机会。这表明,经济体在鼓励劳动力参与、弥合技能缺口或促进生产力方面做得并不好。 以招聘女性为例,在招聘时,企业和HR太过关注产假了,好像一遇到一个未婚未育且到婚龄的女性就退避三舍。产假真的不是女性的罪过,女性是会回来工作的。我们应该关注女性为什么离开职场,这是企业接下来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如果你去看劳动力市场数据分析,你会发现如果男女的教育水平相当,在职业发展最早的一两个阶段他们也有相同的晋升机会,但女性离职的数量大大超过招聘的数量。这样的话我们就是在做无用功,永远无法打破恶性循环。因此我们需要理解女性为何离职,让我们做一些深入面谈:你为什么离职?你是永远离开职场了吗?想要获得经济独立,你需要得到哪些帮助?我想,这才是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螺丝虽小,作用却大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缓解,企业将迎来新的一轮用工潮。而社会上那群中、低技能工人是随时可聘且愿意工作的。可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好几个长期阻碍,包括照顾家庭的责任、缺乏专业的技能证书、无法成为正式员工等。因此,为了能让企业寻找到真正有用的人才,管理者应该弄明白,是什么阻碍他们招到"被埋没的人",以及该如何更好地与他们取得联系。 每当危机来临时,我们发现,中、低技能工人是最先受到波及的群体。比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许多理发员、餐厅服务员、商场导购员不得不失业在家。与高技能工人相比,这些人在失业后不太可能找到稳定的工作,也更有可能为房贷、教育、医疗、养老等支出苦苦争扎。一位金融公司的业务员说,那些无法从银行贷款的人群,不得不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而且你想象不到,他们会因为一千元甚至几百元钱而走投无路。 但是我们又看到另外一个现象:尽管这些人因为没有工作而四处投简历,可是企业还在抱怨技能缺口、用工难、留人难。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思路,将这些社会上的中、低技能人群视作一个人才库,此前他们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跻身员工队伍,这些人一旦得到你的帮助和培养,会更加忠诚于你,更加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因为企业早就意识到,一个优秀的前台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惊喜。 对于企业而言,近两年由于疫情導致的业绩下滑,也亟须在接下来的时间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一个重新审视招聘和留人的策略的机会。疫情会加剧企业之间的差距,HR可以通过寻找社会上被埋没的人才,获取他们的技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制定政策者要明白,被埋没的人一直存在,现有的社会项目和福利并没有帮助他们获得并维持就业。因此,刺激计划的福利不应该忽视长期失业者。从长远来看,如果数以万计被埋没的人的生活要得到改善,就必须解决导致这种现象的结构性因素,包括法律法规、心理健康支持等。 虽然我们并没有将人才重心放在这些被埋没的人身上,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他们的困境和潜力。企业将力图招聘那些具有难觅技能的人才——而许多被埋没的人愿意、能够而且可供填补公司后院的那些职位。企业只需拓宽视野,去发现那些近在眼前等待就业的人才。 作者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 沈阳于洪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