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爱好者要想在邮市中获得稳定的收益,必须要熟悉邮票增值的一般规律。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邮票的增值与否,与以下10个方面的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1.邮票的发行量因素。发行量与邮票升值成反比例关系,发行量越小的邮票,它的升值率就越高。2001年先后发行的生肖蛇版票和兑奖专用小版张,虽然题材一致,但命运各不相同。生肖蛇版票一度打折贬值,而小版张却很快升值而且幅度极大,原因就在于发行量不同。另外由于集邮者普遍存有集全某年或某个专题邮票的心理,那么该年或该专题邮票中发行量最少的邮票就会成为需求的"瓶颈"而产生较大的升值率。如1993年的《郑板桥》邮票、1994年的《武夷山》邮票和《古塔》小全张、1995年的《世乒赛》小全张和《桂花》无齿张、小型张等,这些邮票跟同年的其它邮票相比,其升值幅度明显高出一大截。可见发行量是构成邮票升值的根本因素。 2.邮票的质量因素。从广义上讲,邮票质量包括选题、设计、印刷、版式;从狭义上讲,邮票质量主要指选题。邮票的选题如果是热门选题,必然会导致需求量增大。如生肖题材、古典名著题材、名家名画题材、风光题材、花卉题材等,相应要比一般的题材升值快且幅度大,因而投资价值也就提高。如T89《仕女图》小型张发行量为103万枚,中国集邮总公司1997价目定为750元;而面值相同、发行时间又比它早一年的T79((益鸟》小型张,虽然发行量仅为101万枚,但中国集邮总公司1997价目仅为280元。尽管T79《益鸟》小型张的价目已是面值的140倍,但与《仕女图》的375倍升幅相比,还是大为逊色。这是因为中国邮票的热门题材如古典文学、名画系列邮票一直是市场上的热点,其它动、植物邮票均不及它们。类似的情况还有,T135《马王堆》和T151《铜车马》均不如T162《杜鹃花》等。纵观各种发行量相近的邮票,质量效应是构成邮票升值的重要因素。 3.邮票的存世量因素。一般来说,发行时间长的邮票因自然损耗多,存世量相对减少,如不再版,便会因需求矛盾引起邮票的升值。20世纪80年代初,加入集邮行列的人连年翻番,打破了原来早期票的供需平衡,以"老纪特"、"文革"、"编号"及1984年以前发行的J、T票为界线的早期票都有较大幅度的升值。但1991年的邮市高潮以后,大部分的早期票由此增值步调减缓,价格也始终没有大的波动。而上述早期票中的盖销票因没有损耗,升值很少,并与其新票的差距越拉越大。1996—1997年的邮市高潮中,新票也有50%-100%的涨幅,但高潮过后价格又普遍回落。由此可见,时间与存世量效应所促成的邮票的升值仅起阶段性的作用,邮票的升值还有赖于集邮人数的不断增加。 4.邮票发行的首尾系列因素。邮票中的首套,因发行时间相对要早,发行数量也相对较少,而后续收集者只会越来越多,从而加速了其升值。如J1《万国邮联》和T1《体操》作为J、T票的龙头,其升值幅度相当惊人,比照目前的牌价,升幅为面值的数百倍。升值冠军T46《猴年》邮票作为生肖票的龙头,其售价已达面值8分的几万倍;而属中期票的T100《峨眉风光》、T116《敦煌》一组、T123《水浒》一组、T131《三国》一组和T130《泰山》,分别作为各自的龙头,也有几十倍不等的升值。而某些系列的关门票其升值效应就是龙尾效应,如1995年的《桂花》和《嵩山》,1996年的《敦煌》六组,1997年的《水浒》五组等。但龙尾效应远不如龙头效应突出。要注重收集具有龙头、龙尾效应的邮票。 5.邮票的面值因素。早期邮票4分和8分面值的套票中,较同期的高值票(指当时国际邮资的60分、70分邮票)升幅要大。面值高的小型张又不如面值低的升幅大,《四运会》小型张和《国徽》小型张,两者发行量均为20万枚,前者面值是2元,后者面值是1元,现在价格同为280元,但计算升值幅度后者显然是前者的2倍;面值2元的《水浒(一)》小型张和面值3元的《三国(一)》小型张也是如此,在发行10年后,价格同时达到180元,显然面值低的《水浒(一)》升幅要高于面值高的《三国(一)》。编年票中的低值套票不管质量如何,大多能保住面值,而高值套票则大多难逃打折厄运。 6.邮票的枚数因素。含有6枚邮票以上的大套票,要集全的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这些大套票中有一两枚被集邮人称"筋票"的,收集的难度更大。因此近几年来如T28《奔马》、T37《山茶花》、T43《西游记》、T44《齐白石》、T69《红楼梦》等大套票的升值相当可观。1988-1998年的10年间,枚数较多的大套邮票年平均升幅均在25%以上。 7.邮票的比价因素。在邮票的升值过程中,价格往往会相互攀比,从而齐齐升值。其成因是由于某种邮票经过人们的认识后,在与同期相关的另一些邮票作比较时,发现存在价格上的差异,于是激发起人们要"捡便宜"的欲望,需求量加大,引发升值。如1993年以来,"文革"、编号票等在比价效应作用下高速升值,价格连年翻番,但在1997邮市高潮中,却又业绩平平。显然比价效应引发的升值往往是突发性和阶段性的,一旦价格差异不再存在,这种比价效应就会消失。运用比价效应,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8.邮票的调价因素。中国集邮总公司往往每隔一两年就会重新确定新中国邮票的市场价格,这就是常说的邮票调价。邮票调价往往对邮票升值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总公司的调价总是只调高不调低,更使人产生一种邮票只会升值而不贬值的感觉。过去历次掀起的邮市高潮,都与总公司的调价有直接联系。一些被邮市人为炒高的行情,往往就是下次总公司的新价格。但从邮市角度来看,调价对邮品的增值将会有一定作用,但调价后的定价并不能代表邮票的实际市场价格。 9.邮票的新旧因素。以新票来说,严格地区分为两种:一种叫全新票,邮票的颜色保持着原有的鲜明,背胶完整,好像刚从邮局窗口售出一样;另一种叫未用新票,有的缺胶,或曾经在贴票页上粘贴过,留有贴纸痕迹,但是,未经盖销,亦未曾作邮资用过。就数量而言,特别是各国的古典邮票,旧票的票源比新票充裕多了,价格比起新票自然差一大截。 10.邮票的需求量因素。邮票的存世量对邮票价格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要受时间的制约,而邮票的需求量对邮票价格的影响,是直接的、人为的,甚至可以不受邮票的发行量和存世量所左右。但邮票的需求量取决于邮票本身的优劣(主要指选题、设计、印刷)。劣质劣价,优质优价,有些发行量少的邮票,其价格却没有发行量多的邮票上得快。1989年发行的《马王堆汉墓帛画》小型张和1991年发行的《杜鹃花》小型张,面值相同,前者发行量为720万枚,后者930万枚,但市场上后者的价格远高于前者,尽管前者还比后者早发行2年。再如《曾侯已编钟》小型张和《三国演义》小型张(千里走单骑)相比较,编钟发行量396万枚,《三国演义》发行量523万枚,但《三国》小型张价格竟比《编钟》小型张高出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