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奋斗的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活第六十二节


  第六十二节 孤独、凄清,人固有的生存软弱症
  几天后,当石峰搬离胡凯三姨家时,石峰不知如何感激他们才好。自从自己在他们家住下来后,三姨他们待他如宾客,几乎每餐都是丰盛美味的饭菜,并待他是那么热情、周到。每次吃饭,三姨都要劝菜,甚至给石峰挟菜。杨叔叔虽然整天事务繁忙,多半只有吃饭才有机会和他们在一起。这时,杨叔叔总要叫石峰多吃点,不要客气之类的话,使石峰感到他们是多么亲切、多么好的人啊。
  石峰把行李搬到单位后,杜总派人去领来了床。第二天上班时,杜总听文大姐说,昨晚石峰没有蚊帐,被蚊子咬得一夜没睡好觉,便叫石峰先去买生活必需品,说工作的事慢慢来。后派人给石峰隔宿舍、搞卫生间,安排在另一分公司食堂吃饭。
  然而,尽管如此石峰还是感到了颇不习惯。因这个公司租的办公室,是独立的几间平房,同周围的人没什么来往,同胡凯三姨家相离甚远,加上石峰同这里的人言语不通,没有熟人,使他独自一人时,时有孤独、凄清和惆怅之感。特别是石峰住在这里的第四天开始,附近电线出了故障,一连多天都未排除,总经理找了几次也没有效果,这样石峰便天天晚上点蜡烛。非但如此,更严重的是没有了电,开水也烧不来喝,这使石峰的情绪坏到了极点。再加上虽搞了卫生间,但没有水,石峰用水要到处打游击,晚上蚊子多的看书看不安宁,到这时他简直有些呆不下去了。
  尽管他刚到这里时,惊叹这里的环境很美。来这里的第三天,他去逛了好些风景旅游胜地,一些高级宾馆、超级商场,还看了浩淼无边的曾使他震慑的大海,去边境海关看了特别行政区域澳门,这些曾使他惊呀、兴奋。可现在,他并不觉得这里有什么可爱,他觉得这些都属于别人,而不属于他。有时,他去吃了晚饭回来,天很快便黑了,因没有电,他便颓丧地倒在床上胡思乱想。这时,他便非常想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回忆往昔生活中令人难忘的一切,回忆他曾学习、生活了三年的那个可爱的城市。他似乎觉得,只有那个城市才使他如鱼得水,那里有疼爱他、关心他如亲人的姨爹他们一家人,有至今仍崇拜他、倾慕他的几位女同胞,有爱关心他心甘情愿帮助他的老长辈,有对他情同手足的亲密好友,以及一些真诚相待的同学、熟人等等。他一想到他们,他就感到十分亲切,一想到这里面临的一切,他甚至就有返回家乡的欲望。
  可这时,他又辗转反侧地想,自己如果现在贸然回去,别人会不会笑话自己,自己会不会后悔,自己这次行动曾下了多大的决心,作了很久的思想准备,在三年前考上电大时,就满怀了这样一种渴望。现在,当自己梦寐以求的渴望已经实现了,自己却轻意地自我扼杀。
  于是,一连好些天,石峰都在一种矛盾、徬徨中过日子。
  来这里之前,他就曾想过要学习英语或管理方面的知识,到这里不几天,他到市电视大学去了一趟,结果使他欣喜万分。这里电大正将开设电大英语单科学习,并且正好还有最后两天的报名时间,他便不惜一切地拿出一百二十元去报了名。
  后来,只有当他参加了英语学习,夜晚从电视大学走出来时,他的心绪才久久地沉入到英语的宫殿里,只有这时,他的情绪才截然两样。
  另外,在工作上也使石峰感到不怎么好办。刚来这里的前几天,石峰除了买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外,杜总还叫他去办建公司大楼的事宜,叫他去为买面包车的单子,找有关机构盖章,后来竟没什么事可干。他曾主动给杜总提出,每天给他安排一些事,杜总便说业务还没开展起来。总公司下面的一个沙厂,工作艰苦,不适宜他干。到后来,他打听小蒋司机每天到沙厂去干些什么,小蒋说修路。他又给杜总要求时,杜总还是不让他去,叫他好好地摸摸贸易方面的信息和动向。他想,杜总这样待他,是不是看到他是杨叔叔介绍来的,杨叔叔是市某局的局长,杜总以为他是杨叔叔的亲戚,他感到真不好解释,也不好办,他更摸不透杜总的心思。
  在这样的日子里,他每天白天上班,有时杜总没安排他干什么,他便手里带着文件包,里面放着他的信息本,到街上到处转。他留神着街上每一个门面牌和信息广告牌,他要迅速熟悉这个陌生的环境,迅速了解此地一些生意行情,力求尽快打开这方面的局面。
  晚上,他便把时间花在学习英语和写信上,好在他要给很多人写信,有时一遇出去办事,他还觉得时间安排不过来。这段时间,尽管他时间抓得较紧,可发的信多,直到来这里的第四个星期,他才把该写的信写完,到这时他才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好似自己完成了一件重大的历史性的任务似的。
  后来,慢慢随着天气渐渐变得凉爽了一些,太阳虽然天天都有,可已不象刚来的那段时间,阳光辐射到人身上感到生痛。而水、电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由于有了照明,蚊子似乎突然大大减少了,他能安心在灯下做事了。开水也有喝的了,他才渐渐习惯了一些。特别是这段时间,他从有关文件上了解到这里是全国开放最早,处于国家对外开放各个层次的最高层次,各方面享有特别的优惠和自主权,是全国最特别的两个特区之一,了解到这里是全国享有最优厚工资的地区,他的情绪才渐渐好了一些,前段时间想返回家乡的欲望才慢慢消失了。
  写完了信和心情安定下来后,有时在片刻的闲暇之际,石峰才渐渐地考虑一些事情。如自己现在电大已经毕业,工作已落实,现阶段自己除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外,还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怎样使自己各方面全面地得到发展,连自己怎样锻炼身体,使自己更健康,怎样才能使自己显得年青、帅气一些,连这些他都列为考虑之中。
  可是直到现在,经过他的努力,仍然有一种东西,时而会莫名其妙地影响他的情绪,这就是一种真真切切的、甩也甩不掉的隐隐的孤独感。当这个名词在成都他的老朋友胡凯谈起时,他曾带着讥笑的口吻,嘲笑他的老朋友。心想,这个词儿永远不属于他,永远不会在他身上发生。可在这时,他才不得不暗暗承认,胡凯的英明以及自己也存在这种生存软弱症。特别是当他不知不觉过了一个白天,有时晚上出去办事,或去电大上英语课,当他独自一人走在明晃晃的街上时,这种孤独感便非常清晰,还时而隐隐伴随着忧郁、凄清的感觉。每当这时,他便无可奈何地好笑自己,奇怪自己这样一个有坚定的生活目标和如此充实、自信的自己,身上也竟会存有这种怪东西。
  然而,当他正处于这种氛围中度日的时候,一天,准确地说是他刚好来这里一个月的那天,他接到了他姨爹给他寄来的信。这是他在这里生活处于如此不习惯和难煎的日子中,接到家乡的第一封信,可想而知这封信把他给乐坏了。那晚,他是在一种不平静的心颤和热泪盈眶中,读完这封信的。当时,他读完了一遍,又情不自禁复读了几遍,他止不住小声念着姨爹写给他的话:"……我之拙见,你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就要昂首阔步,勇往直前地走下去,世上原本没有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何况你这条康庄坦途已经呈现在面前。苦尽甘来,幸福前途指日可待,奋斗下去吧,理想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读到这里,石峰的情绪由一种暖洋洋的亲切的感动,即时变为一种热烈的振奋,他真想不到姨爹这位年逾半百的人,心里还存有只有年青人才有的慷慨激昂的激情,他真想不到啊!
  一会儿,他继续阅下去:"……诸葛在诫子书上曾说‘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古往今来安守‘乐窝’大都庸碌偷生,换句现在的话说:没有开拓精神。古人早已说过:男儿志在四方。我内心祈冀你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那里闯出你应该闯的一番事业来……"
  无疑,姨爹发自肺腑的凝炼精碎的话语,使他不仅深受感动、宽慰,更使他受到鼓励。说实话,在这种时候他多么需要有人来鼓励他啊!在这时,他才感到了自己不再是孤单的。
  后来,他通过报刊和他的亲眼观察,他对这个城市以及这个公司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有两天,他坐着小蒋司机开的车出去办事,跑了好些地方。他亲眼观览和感受到这座年青城市的幽雅、生机勃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到本公司下面的沙厂去,他看到那黄灿灿的堆积如山的沙时,他感到了这个公司的希望所在。当时小蒋带他沿河取沙的地段走了个遍,这里的沙,河岸上的运走了,河里的可抽上来。河里的抽了,水又会自然冲来堆积在那里。这里的沙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小蒋介绍说,现阶段沙厂才开业,一天的利润有两千多元,如果抽沙机安装上,工作正常了,一天的纯利可得五、六千元,这样几个月可收回成本。以后,每年便可净赚纯利两百万左右,这是个不可轻视的数字啊。
  这个地方以及公司的广阔发展前景,石峰感到与内地比,自己确实在这里更有发展前途。就现阶段公司人员素质来看,他更为自己充满了信心。这样,他不但渐渐心安下来,到后来他已决定在这里狠狠地干一番事业了。
  他开始设计起自己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工作需要,他下决心继续干贸易,他觉得这仍是现在以及将来都走得通的一条路。同时狠狠地进攻英语,在这个毗邻港澳的海滨城市,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必须精通这门语言。但是,自己决不能放弃自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在这个变幻莫测迅猛发展的社会面前,自己必须具备多种特长和能力,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有一天走到生活的死胡同中去。他感到自己这三方面都应同力均等,大下功夫。
  在具体的工作上,他暗暗下决心,努力工作,一定要干出成绩出来。在贸易方面,他通过杜总得来的信息,一口气便往内地发了七、八封信,他恨不得立即做一、两笔生意,赚它几万元回来。可是,由于此地没什么熟人,言语不通,他在这里却难以打开这方面的局面,他自己既感到着急又似乎无可奈何,这便更增加了他着急的情绪。
  自从收到了姨爹的一封信,后来接到家里因给他卖了那部不用的单车,寄来的八十元的汇款单,以及火车上认识的那位小陈的信后,一连多天,石峰再没有收到一封信,不论是家里,成都的胡凯,还是同学、朋友,以及生意业务联系方面的熟人,统统没有。这使他不仅感到埋怨,更因业务上打不开局面,他更由此感到了焦急。当他每次到另一公司食堂去吃饭,在小蒋那里见没有信来时,他的内心便马上陷入深深的失望。特别是他来这里已经一个多月,还没有交上一个能谈得来的年青人以后,他更是迫切希望收到他们的信。这样,即便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或彼此能重温以前的感情、交流信息,这对他也是一种幸福和安慰啊,可是他们偏偏不来信。最令他不满的是王逸,想起刚来这里不久,在他所有同学和朋友中,他最先考虑的便是给王逸写信。这不仅仅因为他临走时,王逸给他践过行,给他留过言,赠送给他一本诗集及反映她青春气息的彩照,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点。更是因为王逸是他的所有同学和朋友中,或更简捷点说是他的女同学、女朋友中,他最了解、也最倾心的一个。曾记得,他给王逸写的信,曾倾注了他所有的激情和热望,他写完后他自己读着读着,都因信中的语句而动情,而热泪盈眶了。后来,每当他孤独的时候,每当他看到这里年青的男男女女手挽手的时候,他便会想到王逸。他甚至想,如果王逸回了信,如果王逸的回信能对他表现出热烈的情绪,那他第二封信便向她大胆地表白他应该表白的一切。他感到在这件事情上,他再不能这样下去了,他们彼此间也应该是明了的时候了。可是,为什么这二十多天过去了,她仍然不来信呢?她是不是因为自己在信中,对她表露的太热烈,她接受不了,否也。他觉得自己对她的情绪的表露,并没有失去分寸,也完全是她接受得了的,因他了解她,她是一个开化、大方的姑娘。或是因为他去的信中,她看出了他的思维动机、情感之所在,她不愿意为此改变她现在的一切。这方面他太了解她了,她历来传统意识浓厚,她曾对他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宁静,她说她没有欲望去开拓,也没有更高的奢望,在那个小地方,她已别无他求了。如果真是这样,她也应该回封信啊。再一种情况就是,她根本没有收到信,最后一种情况使他更为失望,他简直想不下去了。
  后来,过了几天石峰收到一封信。歪歪斜斜的字体,他一看就明白,是学校收发室的万琼写来的。小万文化程度低,算是他交往中的特例,此时他顾不了这些。在回宿舍的路上,他匆匆拆开信边走边阅起来,当阅完了一遍,他复阅了第二遍。他万万想不到小万这封信,告诉了他意想不到的好些信息:其一,在他离开学校南下这一个多月中,班上已经有好些同学到学校去打听他的消息;其二,小万收到了信,他最亲近的朋友杜鹏却没有收到,杜鹏为此很失望;其三,八月份曾有一封自成都发给他的电报;其四,小万同小胡的事已告吹,她对他仍满怀情意……
  第一条信息,使他感到深深的欣慰,原来在他进发南下后,同学们并没有忘记他,大家仍关心着他的一切。在这举目无亲的此时此刻,他立即感受到了特别的亲切和融融的温暖。"啊,我的同学们",他此时拿着信纸,正走在傍晚秋风萧瑟中的沿河桥,他举目眺望着此时深灰色的苍茫的天边,他深情地自言自语地喃喃道:"啊,我的同学们,你们仍深深地关注着我,我无不沉入深深的感动,有你们的关注,我既便再孤独我也一定要在这里坚持下来,干我应该干的一切。哦,我不会使你们失望的,既然我冲出来了,我便永远不会再退缩。是的,我一定要在这里干出名堂出来。"他沉思地想。第二条信息,使他感到遗憾,他想不到杜鹏竟没有收到他的信,怎么杜鹏会没有收到信呢,他感到又懊恼又麻烦,他由此想到了王逸、胡凯和其他人,他越想便越处在一片忧忧的焦急中。第三条信息,使他感到迷惑不解。他想了老半天,后来才隐隐感到,这份电报也许是他的几位合谋者当时在成都临走时发给他的,他现在感到,晚上必须立即给杜鹏去一封信,只有杜鹏才能了解他们几位的情况,离别这两个月以来,也不知他们几位的情况怎样了呢。最后那则信息,则使石峰此时感动得鼻子根直发酸,他在模模糊糊的天色中看着信纸,当他看到"……我们短暂的相识,却有永恒的情意,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回来一定要来看我,你要知道,我拿着你的相片不知流过多少次泪,说过多少次石峰啊……"看到这里,他简直再已看不下去了,他难以想象,这个姑娘对他痴情会到如此的程度,他不觉又回忆起在学校时,小万对他特别关照的一幕又一幕的往事……
  回到宿舍,石峰立即改变当晚安排,拿出信纸,给杜鹏和小万写起信来。
  过了一段时间,当石峰来这里四十来天左右时,他基本上适应了这里的一切,能较自如地生活了。
  虽然言语不通,生活接触面不够广泛,他此时认识的人不多,也没有交上一个知心朋友,但他已不再感到孤独,同学和朋友们不来信,他也不再想他们了。每当他独自一人时,他便象在家乡一样,抓紧时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学英语,看业务书,看报刊、资料,了解这里的一切。经过他精心观察和了解,他渐渐发现这里的好些青年学习很勤奋,一些年青人在做着此项工作,却又在专另一项业务,往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自身已有好几种特长,他发现这种情况,大概受国外合同制用工制度的影响。通过报上的一些报道,以及将到他们公司的一个青年身上,他都能证实这一点。几天前,到他们公司来的那个中等个子的眼镜青年小杨,石峰与他闲聊了一会,后石峰看了这个青年的简历表。这个青年从中专建筑学校毕业出来后,接着读电大法律专业,同时自学英语,现在这些都成为他的专长。另外,听他说在单位他除了搞建筑设计外,也做贸易。当石峰了解了这个青年的这些情况后,他一方面钦佩青年的勤奋精神,可另一方面,他又隐隐感到了不安。他觉得,他们今后既是工作中的合作者,又可能是事业上的竞争对手,在所有这些信息反馈后,他感到自己必须专贸易、英语的同时,还必须涉力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力求成为一个较全面的进击者。
  在语言方面,由于言语不通,使石峰在工作、社会交际等方面,感到很是不便,现在他准备下决心攻破这个难关。在平时,当这里的人说话时,他便努力揣摩他们的话,用心领会他们的含义。他还专门买了两本学粤语的书,对照着书学习。他觉得,世上没有攻克不了的堡垒,事在人为!
网站目录投稿:依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