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淇县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结晶的一部分。 近年来,淇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县截至目前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项(落腔、五调腔、朝歌黑陶、马氏懒渣、鬼谷子传说)、市级项目20项、县级项目118项,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4人、市级23人、县级120人。淇县非保中心于2010年荣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单位,于2016年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抢救工程中,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先进集体"。 从今天开始,文艺朝歌公众号将陆续推出淇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大家一一展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让大家熟悉了解淇县厚重历史文化的另一种状态、姿态、形态。此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得到了淇县文广局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文化馆非遗中心提供了大量文字、图片等资料,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本期推出的是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桥盟草编锅笼帽技艺》,以飨读者。 桥盟草编锅笼帽技艺 草编锅笼是桥盟村的传统技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技艺具有独立性,在淇县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开放性,在本村范围内,不受家族、性别限制,绝大多数成年男女均会此项手艺。市场具有广阔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享誉豫北。 桥盟草编锅笼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崇祯年间。当时,山西洪洞县一个姓张的人,与当地一家财主结仇,因害怕遭到报复,来到桥盟村避难。他有一手绝活,就是用麦秸杆和高粱秆做材料,编制锅笼。初来桥盟村,无田可种,他就靠编制锅笼为生。由于编制锅笼的材料容易获得,所用工具简单,编制工艺也不复杂,比竹笼、木笼价格便宜得多,人们争相购买,他编制的锅笼供不应求。村里人看到张氏生意兴隆,纷纷找他学艺。张氏为人善良、厚道,对这门技艺毫不保留,慷慨地传授给乡亲,因此,村里不少人都学会了这门技艺。几年后,张氏担心身份暴露,便在一个夜晚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桥盟。张氏虽然离开了桥盟村,编制锅笼的技艺却被传承下来。从明末到民国数百年间,村中的苏、陈、杜、薄、卢等姓氏,将此项手艺父传子,子传子,子传孙,世代依靠编制锅笼为生,桥盟成为人人皆知的草编锅笼帽村。 各式各样的草编锅笼帽 草编锅笼帽简介 桥盟草编主要为锅笼,有大锅笼(直径1.2米左右,高0.7米),中锅笼(直径0.8米,高0.5米)小锅笼(直径0.3米,高0.3米)。另有草篓(或俗称草缸),可盛放馒头、烧饼等食品类;草坛,用于存放鸡蛋或粮食;轴头帽,用于遮盖旧式木轱辘马车轴头,防止粪土混入油轴处;摇篮筐,用于婴儿躺卧;背篓,用于运送柴草;草盖,用于盖锅、缸、囤等;草墩,用于座垫等十多种生活用品。 馒头篓 缸盖 鸡蛋筐 桥盟草编锅笼所用工具非常简单,只需一刀一锥。普通的宰羊刀即可,锥子是自制的,长约10厘米,宽约2厘米,上部分有木把,套上一个凹型锥子,通常小拇指长,2公分宽,前尖后宽,中间有凹槽,锥的上部有木把。刀主要是用来削高粱秸秆,选好直而长的高粱秆,去掉叶皮叉桠,将秆一分为四,将芯瓤捊除,制成篾子,成为编制锅笼的"绳子",即"经"。编制前,要将篾子用水浸泡,麦秆也要洒水软化。编制时,高粱篾子为经,麦秆顺成小束为纬,根据锅笼大小进行编织。 工具 桥盟草编锅笼取材容易,工具简单,制作方法容易掌握,结实耐用,价格低廉,绿色低碳环保,蒸馍馏馍不软不化皮,保温保湿保鲜效果好,在人们的生活在发挥了重要作用。 剥高粱皮 甩麦秆 劈高粱 修光高粱坯 分工合作 传承谱系: 传承方式:祖辈传承 传承谱系:桥盟草编锅笼起源于明朝崇祯年间,历经岁月轮回,生生不息。 现在主要传承人:苏清山、靳清连、郭秋林、杜树林、刘国森、苏清元、苏清红、卢建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