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伊始,金华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一位班主任狠抓学生课堂坐姿,要求学生上课时务必端正坐姿、挺直腰杆,还在家长群里发了相关图片,引发热议。 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坐姿提出要求,有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长一般在10个小时以上。如果长期坐姿不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孩子就可能驼背。孩子的肌肉强度不比成年人,长期一副"歪姿",会引起椎体的偏移,成年后容易患颈腰椎病。此外,还可能诱发青少年姿势性脊柱侧弯,可能导致脊柱本身有器质性病变的孩子提早发病、加重弯曲角度。胸椎侧弯严重的会影响胸廓发育,挤压心肺。扭着腰坐,还可能造成腰椎侧弯,压迫消化系统。如果孩子在学生时代没有形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还容易引发运动功能障碍。 坐姿不当会导致用眼距离和用眼姿势不正确,影响视力。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纠正不良书写习惯、错误握笔姿势等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的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的距离应约为一寸。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和身体经常处于互动交流状态。坐姿端正,大脑会认为现在做的事情很重要,会给予支持。如果身体歪歪扭扭,大脑就会认为现在做的事情不重要,对知识的记忆效果很差。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不是为了图好看,而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的家长认为,坐姿怎样并不重要,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才是"王道"。这种把坐姿与学习成绩对立起来的观点,属于孤立地看问题,缺乏联系的科学态度。 好习惯获益终身。人民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保持良好的坐姿看似不难,但要持之以恒却不是那么容易,这需要学生磨练意志。老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养成"坐有坐相"的良好习惯,获得学业与健康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