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在良性的官民互动中提升教育公平


  近日,让更多中西部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话题在两会引发热议,有人大代表呼吁提高重点高校在中西部省份的录取率;社会上关于"寒门难出贵子"的言论也频频出现。
  事实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农村孩子上大学的事.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让更多农村孩子上好大学"。这几年,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出台了不少教育公平政策,高校招生录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努力缩小区域、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比例占全国考生总数的44.8%,越来越多的贫寒子弟有机会考上重点大学。
  政府部门已做了不少工作,可公众却似乎还不满。这一现象,可能令政府部门官员感到有些"沮丧"——为什么已经做了这么多,还得不到"好评"呢?其实,政府官员大可不必"沮丧",因为老百姓对于教育公平的需求,本来就是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满足老百姓更高的教育公平需求的过程,就是扩大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对推进教育公平很重要。或者进一步说,公众提出更高的教育公平需求,是对已经实施的教育公平政策的最好肯定,因为没有这些教育公平政策做基础,公众不可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像随迁子女在城市求学,首先得解决能上学的问题。在解决能上学的问题之后,又会产生上好学的问题,现实的逻辑也是如此。最初,社会舆论呼吁要解决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08年,国务院出台规定,要求"以流入地为主、公办为主"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接着,随着各地创造条件让随迁子女入学,舆论又关注是不是该给这些孩子一样的保障,一样的教学环境,包括是否另收借助费(赞助费),是否将随迁子女分班(甚至设置校中校)教学。针对这些问题,国家进一步要求取消借助费、择校费,要求学校不得对随迁子女有歧视,要同城同班学习,这就把保障随迁子女求学,提高到新的层次。
  这还没有完,随着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后,大家又开始关心这些孩子在城市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出路问题。异地高考概念,就这样在2009前后被提出,经过多年的调研,国家于2012年出台开放异地高考的意见。到2014年,已有28个省市开放异地高考。但就是这样,异地高考问题,并没有划上句号,北上广如何开放异地高考的硬骨头还要啃,而怎样缩小各地的教育质量差距,做到更大程度的高考公平,将会是接下来围绕高考改革的新议题。
  政府部门对这样"不断升级"的公平诉求,并没有抱怨:早知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会带来这么多的"新问题",干脆就不解决了。如果有这种态度,是严重失责的。而如果回过头来看推进教育公平的历程,都充满着官民的良性互动,社会舆论的"苛刻要求",给政府部门更大的动力去推进教育公平。总体看来,社会舆论对教育公平的诉求,并没有超出我国的现实条件,当然,也有一些"公平诉求",并非理性。比如,有人强调高考录取,要全国一张卷,一条分数线,完全按分数录取,才能保证分数绝对公平,不能有特长生加分,也不能有自主招生;还有人建议所有大学生都不缴纳学费,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对于这些诉求,是可以通过让公众充分表达意见,在讨论、对话基础上达成共识的。还有一些"公平诉求",在现阶段看可能条件不成熟,如把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但未来这不是不可以考虑的公平议题。
  国家出台政策让"更多农村学生上好大学",和代表呼吁提高重点大学在河南的录取率,这两者也不矛盾。这是现阶段"补偿公平"以及接下来通过改革,消除制度性不公,所必然面临的问题。过去多年来,我国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是在目前的高考录取制度框架下,采取补偿性计划,包括国家层面的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和省市层面的农村学生专项计划。随着这些计划的推进,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确实提高了,但高考按分省计划录取带来的各地录取率差距,尤其是重点大学录取率,并没有消除。而要消除这一差距,很难靠在短期补偿实现——对于农村学生、贫困生,重点大学可以把在发达地区减少的部分名额或以新增招生名额作为专项计划。但要整体增加一省的录取名额,这无疑牵涉到全国所有省区录取计划的大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缩小各省录取率差距,国家层面已经将其作为高考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国家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中,就明确提到要提高人口大省的录取名额,将录取率和平均录取率的差距缩小到4个百分点。这和代表、委员以及公众的诉求是一致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将需要艰难的改革攻坚,包括控制重点大学在属地招生的比例,发展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取消高考招生的录取批次,以及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
  推进教育公平,是没有终点的,就是发达国家,现在也面临新的教育公平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到发展学前教育,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到提供免费的社区大学教育,这都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举措。因此,我国社会,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公众,都需要有对教育公平理性的看法。对于公众来说,要督促政府努力扩大教育公平,但不可否认已经取得的教育公平成绩;而对于政府来说,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公平成就,而应该站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为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不懈追求。
网站目录投稿:千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