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公司周鸿祎有些创业团队可能是纸糊的新招组织生活会


  360公司CEO周鸿祎:有些创业团队可能是纸糊的
  近日,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在"创业实验室"发表了自己关于创业团队运作的经验和见解。全文如下:
  有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有些创业团队,可能是纸糊的。
  打磨领导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管理、带好团队。其实企业在刚开始比较小的时候,我觉得管理其实是多余的,因为你想管特别好,也不太可能。
  很多创业者寄希望于获得一本简单的管理秘籍《制度大全》,拿到公司一引用,公司管理就正规了。但这种秘籍是不可能有的。
  也有不少创业者开始了系统的学习,看一些企业管理的书,道理讲的倍儿对,你也觉得与自己有默契,但就是用不起来。因为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每个人的能力范围也不一样,比如我,最擅长的就是管创业初期的公司,一两百人之内,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我有一些东西就不一定管用了。
  A级人才真的不怕挑战?
  公司到了一定规模,会出现很多让你焦虑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有段时间,我比较相信乔布斯的说法:A级人才是不怕挑战的,你甚至可以不用考虑对方的自尊心。而我其实不太琢磨人性,自己情商也不高,所以我通常会用自己的方式对待别人。
  我是个对自己比较苛刻的人,会给自己很多挑战,当然,也不怕承认我得错误。但当我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其他人时,有一些人可能我越苛刻越给挑战,他们会做的更好。
  但也有一些人并不是这样,他们接受不了。有的人,如果你骂他,骂得狠最后会把他给骂蔫了,他失去自信了,什么都不敢做了。
  还有的人,你骂他、给他挑战的太厉害了,他就恨上你了。
  公司规模不大,比如60人的时候我可能有很多选择,但6000人的时候,我也不能把大家都赶走,就需要思考更多的方式求同存异。
  有些创业团队可能是纸糊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团队里有人离开的时候,肯定有不少领导者拿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但我觉得这句话有误导,因为他把营盘和兵的关系完全视为单纯的雇佣关系。
  对于创业团队来讲,如果每个员工都把自己做的事情仅仅当作一份工作,当作一种解决财务问题的工具,那么这个营盘绝对不会是铁打的,而是纸糊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坍塌。创业的同学,扪心自问下,你们的团队是不是纸糊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不是理念,更不是宏大的规划,而是人,人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所以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如果你这的情况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肯定存在问题。
  所以如果我投资一家公司,我绝对不会重整团队,团队就这样子了,短期内也不可能生硬的空降人。因为你找的人跟团队原有的能不能合得来?有的时候,你认为的优秀的空降兵,并不是最好的空降兵,说白了就是三个聪明的总司令可能还不如一个愚蠢的总司令好。
  CEO新招:组织生活会信任的成本最低。然而信任就如水桶中的水,你小心翼翼地把信任注入桶中,但是只要你稍不留神,一脚踢翻信任就消失殆尽。因此你需要一种机制,将倒翻的水桶扶起来,并让它不再轻易倒翻。
  有一家企业,CEO认识到集成供应链是其竞争源泉之一,然而市场、研发、制造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裂痕,致使客户订单不是延期就是出错。为此,CEO请运营顾问帮忙设计了新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还实施了一体化的ERP系统。但由于主管市场、研发、制造的三位副总之间积怨已久,互相不买账,所有的流程和ERP全部被束之高阁。此后该企业又参照《华为基本法》制定了自己的企业纲领,还设计了领导力模型,结果还是由于高管团队的"非暴力不合作"而告吹。
  高管或者核心业务团队是企业的"原子核",他们之间的坦诚和互信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然而,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言,缺乏坦诚是商机最卑劣的秘密。
  这份"卑劣"因何而生?有办法铲除而恢复团队的互信吗?
  想当初,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在革命战争时期,在企业初创时期,核心干部之间的坦诚与互信是不成问题的。原因就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理想;这一理想如此强烈,它可以冲破彼此的隔阂,始终把大家团结在一个旗帜之下。而一旦理想成为现实,大家拼搏奋进的动力就消失了。古语讲: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再加上没完没了的日常琐事,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逐渐出现分歧和摩擦,久而久之抢占地盘和邀功请赏的事情就出现了。体现在核心团队上,就是彼此之间的互信被蚕食了。
  如果这是一家胸无大志的国有企业,或者这家企业的CEO喜见下属之间互相制衡,或者CEO软弱无力,那么这家企业基本是没有多大希望了。
  相反,如果CEO和员工都不希望看到核心团队之间存在裂痕,而且CEO也有起码的反思和自我批评精神,这个问题还是有解的。因为,我等"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互信是原本的常态,而裂痕只是互信被遮盖的结果。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之后发现: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下面要和各位朋友分享一个"既有酒、也有帽子"的简易方法,帮助核心团队抖落尘埃,再现团队互信的光辉。我们先说"帽子"。
  这是一个一天的座谈会。我们从"6顶思考帽"那里借来两顶帽子:一顶黑帽子,一顶黄帽子。参会成员在同一时间戴上同一颜色的帽子,意味着同一时间大家按照同一方式进行思考。上午大家戴着黑帽子,意味着警示与批判,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下午大家戴着黄帽子,意味着正面和积极的观点,鼓励大家发现对方的优点,互相感恩和鼓励。这种"水平思考"的团队沟通方式克服了"我攻你守、我对你错"的冲突和对立,让各位把话摆在桌面上,而不是背后的是是非非。
  所以,在第一次座谈会开始之前,应该让团队了解这一的水平思考方法,并且尽量营造轻松的沟通氛围。一般上午的座谈和下午的昨天都应该控制在两小时以内。
  当天上午,参加会议的团队成员"戴上"黑帽子:
  步骤1:企业最高领导(这里用CEO代表)阐明近期的3个核心问题,并围绕这3个问题检讨自己的责任,然后指出其他相关人的责任。比如近期客户满意度大幅下降,CEO首先检讨自己对此重视不足参与不够,然后指出生产和交付部门在内部协作上的问题,并警示研发部门充分重视客户的反馈意见。
  要点提示:这是一个关于团队互信的座谈会,CEO不能将其变成为月度经营例会,试图在会上解决问题
  步骤2:针对CEO提出的3个核心问题,每个人指出其他人在协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研发部门负责人说市场部门提供的客户信息有误,而且销售部门排斥研发工程师参与客户销售的过程。
  要点提示:尽管座谈会鼓励各位"把话放在桌面上",但这不是抓辫子的批斗会,不需要现场形成决议,因而会议不做记录,不写会议纪要。
  当天下午,参会成员"戴上"黄帽子:
  步骤3:CEO指出值得团队庆贺的3件事,与上午不同的是,CEO不急于表扬自己,而是把机会让给在座的各位。各位成员也不是表扬自己,而是指出其他的哪个部门在怎样的场合帮了自己的什么忙。
  要点提示:当面批评别人不容易,当面表扬也不容易,或者有人还没有从上午的"黑帽子"情绪中缓过来,这时CEO或者主持研讨会的顾问要有适当的引导。
  步骤4:CEO做"逆耳"和"感恩"总结;从CEO的话里,大家应该得到明确的信号:企业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要点提示:这是考验CEO的时刻,他自己是否能够坦诚地面对大家,将是座谈会能否持续举办下去的基础。
  各位朋友可能会问,这不就是我党"组织生活会"的西方版本吗?能行得通吗?
  这当然不是灵丹妙药,而且我估计最多是在60%的情况才有用,而且还需要具备一点先决条件。
  1.参会人员不要多,如果是针对企业高层的,那么就局限在7、8个人之间。如果是针对某个核心流程的,那就只邀请相关负责人参加。控制参会范围,便于畅所欲言。
  2.在第一次举办这个研讨会的时候,最好是有外部的领导力发展顾问协助。背后对某人指指点点容易,当面批评则很难。我们就是要把背后的抱怨放在桌面上。专业的顾问可以凭借"外来和尚的第三只眼睛"打破可能出现的僵局。
  3.任何问题都不可能凭借一次座谈会就解决,因此如果第一次的成效还不错,就要把它坚持下去,每两个月或者一个季度举办一次,这样,经过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团队之间的坦诚和互信就会再现。
  4.最重要的是,这不是纯粹的西方版本的"组织生活会",我们还有相当中国化的内容,也就是"酒+帽子"方法中的"酒"。北京俗语讲,酒壮熊人胆。在这里我不是影射各位朋友,我想说的是,酒是最好的"调味剂";一杯酒下肚,生人变朋友,三杯酒下去,敌人都能成为朋友。别看企业高管的应酬没完没了,纯粹是高管团队之间痛快地喝场酒还真不容易。所以我一般建议在"组织生活会"的前一天晚上来一场酒,在第二天座谈会之后再来一场酒。
  卡耐基说,人的心灵之门是从内部反锁着的。酒只是一块敲门砖,CEO自己的坦率和真诚才是打开团队心门的钥匙。
网站目录投稿:飞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