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提出,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应以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核心,从上至下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以及订单式培养等模式,将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融入班级管理中,促进中职学校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素养 班级管理 职业能力 中职学生凭借着专业技能强而深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也存在着职业素养较低、综合素质欠缺等诸多个人能力问题,从而导致中职学生的工作岗位不稳定、初次就业持续时间短等就业问题。因此,从中职学生在职场上的诸多表现来看,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需要创建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借助班级企业化管理来推进学生培养体系的建设,在班级管理中落实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式实习等一系列管理模式,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职业素養强的技能型人才。一、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培养体系 当前,职业素养是涵盖社会劳动者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的内在规范和要求,需要中职学校结合用人企业需求和学生个体特征制定职业素养培养体系。1.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包括了职业人在职业岗位上的业务能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其在社会职业中所展现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知识,它主要涉及职业品德、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诸多要素。因此,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它和学习能力、专业知识一起成为用人企业聘用职业人的重要评价指标。 根据国内外关于职业素养的理论研究,职业素养的构成包含了外在职业素养和内在职业素养等两方面内容,需要职业人加强外在职业素养的培养和重塑,侧重内在职业素养的锻炼和提升。其中,外在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人的外表相貌、工作资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等要素,它是职业人在职业岗位上的外在表现。内在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品德、职业作风、职业习惯、思想道德等要素,它是构建职业人的职业素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人企业对于职业人职业素养要求的重点。2.中职学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我国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职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高级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推进中职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承担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一方面,在中职教育中努力提升中职学生在外在形象、职场资质、专业知识、职业行为和技能等诸多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中职学生爱国主义的素质培养,保证学生的个人发展能够与社会发展大环境相适应;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发展精神;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二、职业素养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是基于学生职业理念和职业技能开展的职业素养培养工作,它能够在班级管理中创建企业管理模式,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完美接轨,从而创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重要性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必须依据职业素养这个管理核心,强调基于中职学生的职业品行和专业技能等两个方面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它要求班级管理必须强化专业品质、专业精神、职业形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职业品行的相关要素。通过班级管理重塑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通过德育活动来达到职业道德的修炼,借助相关文化课的校本教材来实现人文素养的提高。借助专业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最后能够通过社会实习来重塑中职学生的专业品质和职业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教学目的。 第二,在中职学校推行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它有助于创新中职教育环境,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完美接轨,突出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从而能够创新中职学生的培养机制,为培养中职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中职学校构建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能够让中职学生在课堂就能感受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奖励机制,有效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精神、职业形象,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服从岗位安排的意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掌握企业聘用职业人的用人原则,从而能够在中职教育中进行自我培养和素质提升。 第三,通过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能够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完美接轨,能够将校园文化中所塑造的文化价值取向实现向素质教育的有效转变,保证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融合行业或者企业文化特色,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从而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中,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同时,借助班级管理模式,中职学校可以创建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教学要求,积极拓展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途径,最终形成一套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三、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 在中职学校,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必须开展外化和内化管理优化,保证班级管理模式能够符合新课改中关于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1.外化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 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必须注重营造外在感化氛围,借助班级管理机构来培养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信念,借助班级课堂流程和管理活动来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以及职场综合素质。 首先,在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级需要积极构建透明扁平化的班级管理机构,模拟用人企业的组织架构来开展班级事务的领导、决策、计划、实施、监督等日常管理工作,通过不同的企业组织分工,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职场的管理氛围,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职业道德、阳光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其次,结合用人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工作流程,中职班级应该积极引入职业作业程序来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利用分组合作学习法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中职学校应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场综合素质,通过班级组织的校园实习活动、合作单位的顶岗实习、寒暑假的短期实习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纪律观念和职业操守。2.内化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 在基于职业素养的班级管理模式中,中职学校不僅要营造职场工作氛围、企业组织管理、职场岗位职责等外部职场氛围,还需要内化中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精神和职场岗位素养,从班级管理内部营造企业化的文化氛围。 一方面,中职学校需要将班级企业化管理理念植根于班级管理模式。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理念,积极按照中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特长、心理状况等综合因素来科学安排班级管理岗位,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动积极性、实践创新性。 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在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是班级学生的行为规范,也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制度保障。因此,班级管理制度应该突出企业文化元素,借助《班规》来规范、约束和引导每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活动,借助《班务考评办法》来确定班级干部和普通学生的量化考核标准,从德、能、勤、绩等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3.构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体系 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中,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涵盖了德育教育、文化教育、专业技能和实习管理等四个部分,需要中职学校通过班级活动、文化课教学、专业课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来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班级管理体系。 首先,中职学校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管理目的,积极研究和开展各类有关素质培养的德育活动,引导班级学生开展德育修炼,保证班级管理的活跃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中职学校应该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为管理目的,结合本地用人企业的岗位特色,根据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来落实文化课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听取班级学生的意见,针对现有的语文、数学、英语教材进行教学改革,组织学生体会文化课程中的人文精神。 再次,中职学校应该以培养德艺双馨的现代中职学生为管理目的,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特色和就业渠道,研究并建立相关的专业课程管理体系,开发出相应的专业课校本材料,组织学生在班级活动或者课余时间进行认真学习。 最后,中职学校应该以班级企业化管理为教学出发点,以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形式构建与完善班级管理网络,对本地用人企业的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和用工原则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加大对实习生的实践管理力度,保证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四、小结 在中职学校,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加强职业品德和职业技能两方面的教育,需要中职学校积极运用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创新教育环境,借助班级管理的外化和内化两方面手段,从班级管理职位、职业化管理理念等方面落实班级管理的实践措施,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中职班级管理新局面,从而能够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中职学生向职业人的有效转变。参考文献: [1]崔丽萍,董娟娟,贾世磊,孙晓虹,曲文芙,杨欢.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中职卫生学校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16). [2]周甜甜.职业素养培育视角下中职班级管理模式变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3]万永红.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职业,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