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过低,根据我校教学强度,若录取该生,考生入校后极有可能因完不成学业被退学。本着以人为本,为考生负责的态度,特向贵办申请退档。"这两天,北京大学因为这则"退档申请",快被网友喷成了筛子。8月11日,北京大学就此作出回应称,退档处理过程存在不合规之处,招生办公室的退档理由不成立。招生委员会决定按程序申请补录已退档的2位考生。 北大退档过线贫困生事件以北大回应的"认真研究,自我纠偏,妥善处理"而告一段落,但由此引发的有关高招规则与高校招生自主权平衡的讨论仍在继续。 作为国内顶尖高等学府,北大公开认错的博大胸襟与自我纠偏的务实举措,值得点赞。但是在高校招生中,程序公平无疑是基础,既然定下了招生规则就应该照章办事。即便是行使高招自主权,退档申请的理由也必须充分,依据也必须合规,不能仅凭一己之"猜度"。 基于对现有高招规则的敬畏与尊重,北大的纠错与补救,固然缓解了当下的压力,但事件背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两名待补录学生能否适应北大的学习强度,能否顺利完成北大学业也有待验证。 从此事件也可看出,用一本线去设定执行国家专项计划的顶尖高校不够精准。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50%,但要进入国家重点大学,竞争依然十分激烈。按照现有高招规则招进来的考生,基础能力可能与重点大学的要求相去甚远,高校面临培养难题。 针对现有问题,为更好发挥国家专项计划的政策优势,促进教育公平,在尊重规则的高招实践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在坚持高招规则的基础上,重点高校可根据学校情况,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提高录取要求。同时,规范并优化高校选拔方式,在保障招生公平性的同时,合理提升高校选拔效率。此外,要持续关注学生发展,招进来就要培养好。高校需要建立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与服务体系,以确保培养质量。这才是对高招规则最好的尊重,才是对教育公平最有力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