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乡村学校校本教研亟待落实


  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依靠校本教研。有效的校本教研是乡村教师成长进步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
  但是,当前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做样子的情况多,有实效的情况少,成果很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单一,一提到开展教研活动就安排两节公开课,没有教研主题,没有理论指导;听课安排无计划,轮流坐庄,缺乏针对性;评课专说好话,相互吹捧,蜻蜓点水,不痛不痒,没有深度;集体备课,敷衍了事,一人备课,全体上课,没有充分讨论,不进行个案修改;校际教研交流活动就像走亲访友,一起听一节课、开一个座谈会、打一场篮球、吃一餐饭,拍几张照片,写一个报道,校际教研交流活动就取得圆满成功,缺少"红脸出汗"的研讨。这种"做样子"的教研活动效率不高,对教师能力提高帮助不大。
  那么,乡村学校如何破解校本教研流于形式的痼疾,让校本教研发挥作用,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呢?
  首先,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要将落脚点放在研究课堂教学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必须把校本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课堂上。面对新时代、新课程、新要求,乡村学校教师迫切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需要同行的点拨与引领,在专家指导的"远水"解不了乡村教师"近渴"的现实面前,校内听评课就是最好的校本教研方式,同科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评课,相互为课堂教学把脉、诊断,共同研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其次,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要把改革"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研重点。《意见》指出,"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各地要定期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要以《意见》为指导,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不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整节课由教师"包打包唱",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则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角色意识,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因此,乡村学校校本教研的重点不是研究如何教,而是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重构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最后,村学校要把提升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师作为教研活动的关键。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师是制约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高和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乡村学校要把提升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师作为教研活动的关键。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不能满足于听听课、评评课,应通过"一课三人行""同课异构"等活动,让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提出问题,在探讨中解决问题,提高薄弱学科课堂教学的效益;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帮扶活动,促进薄弱教师快速成长。
  总之,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距离《意见》指出的"发挥教研支撑作用"还很远,但只要乡村学校教师能深刻认识到教研的支撑作用,自觉投身校本教研,乡村学校校本教研的春天就不远了。
网站目录投稿: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