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0日下午6时许,西安市阎良区振兴街办谭家村,年仅1岁半的女孩,死在了14岁哥哥涛涛(化名)的菜刀下。据新闻报道,涛涛是借机支走了奶奶,然后用菜刀杀害了妹妹。随后,涛涛主动告诉了爸爸。在审讯室,民警连续问了他4次"后悔么。",他的回答都是"不后悔!"这么冷静而坚定的杀意,让人感觉有点不寒而栗。哥哥为何对天真无知的妹妹有如此大的仇恨?这种仇恨的背后又隐含着怎样的心理创伤和压抑。或许男孩涛涛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家庭关系和情感交流的答案。 在接受警方的询问时,涛涛说,他恨父母,爱奶奶。这句话或许折射了涛涛家庭关系的实质。涛涛是被奶奶带大的,对奶奶充满感情。父母在外忙生意,疏于照顾孩子。涛涛对父母疏离甚至怨恨。这种情绪因为妹妹的出生加剧了。奶奶还是那么慈爱,但因为年迈和照顾妹妹,更加无力顾及自己。父母还是那么忙碌,但因为有了妹妹的缘故,给自己还增加了很多要求和义务。这样,情绪的断裂就变得更加明显甚至致命,当忽视的怨恨变成强烈的仇视时,惨剧的发生就变得无力甚至必然了。 有村民认为,家里之前将全部的爱都给了涛涛,但妹妹出生后,家人将一部分的爱转移到了她身上,涛涛可能会觉得失落,以至于心里有不满。笔者觉得,对涛涛动机的解释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这种说法认为,孩子对妹妹的敌意,出于争夺父母爱产生的嫉妒,但本质还是渴望父母 的爱。可是涛涛明确地说他恨父母,也就是说,父母可能从没有给过他足够的爱。因为父母在外面开商店,孩子的照料主要扔给了老家的父母。双方的情感联系欠缺乃至匮乏。缺少足够关爱的涛涛内向而压抑。 英国精神分析学者维尼科特认为,儿童的心理成长需要母亲早年的支持,如果母亲的支持维持够久,儿童会形成"存在的持续感",开始内在整合的过程。反之,而儿童的心理就会支离破碎,甚至分离冲突。无时无刻,儿童都在敏感接受各种环境刺激,产生好坏不一的各种感觉。好和坏的感觉叠加在一起,让简单评价刺激的儿童困惑。这种困惑如果持续冲突下去,心理状况就会恶化甚至分裂。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和包容,儿童很难形成稳定的自我一致感,只能在煎熬和愤怒中循环往复。 涛涛的父母由于外出做生意,很可能无力照顾年幼的涛涛。于是,奶奶成了涛涛主要的抚养者,并成了涛涛的情感交流的重心。老人对于孙子孙女都是很慈爱的,这给了童年的孩子很大的温暖。但是老人的年迈和无力,让他们缺乏足够的敏感和精力,去照顾孩子旺盛多变的需求。于是老年人的体力和心理上的无力,很容易传染给挫折中的孩子,甚至让他们有绝望和厌弃感。这种受挫的无力和父母的忙碌对比,更容易让孩子产生对父母忽视自己的怨恨,因无力排解产生很强烈的攻击情绪。 商户们回忆,涛涛学习一般,脾气有些怪,不太和大家交流,有次因为一件小事还将店里的电脑给砸了,还打过他妈。涛涛的一名同班同学也说,他在班级里很内向。这说明涛涛一直处在压抑的状态,而这种压抑在青春期开始失控。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青春期充满了分离焦虑,毁灭焦虑,超我焦虑等各种焦虑。分离焦虑在涛涛童年时就一直存在,在动荡的青春期变得更为暴烈。父母的疏离和忽视,未能帮助涛涛构筑健全有力的超我,这让涛涛在情绪冲突中更容易产生报复乃至毁灭的冲动。 当涛涛面对民警询问多次声称不后悔时,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怨恨累积到多大的程度。我们似乎能听到涛涛内心的声音:我感到痛苦渴望温暖时,爸妈一直不在我的身边,周围只有年迈无力的奶奶。奶奶对我很慈爱,可是她年纪大了。我不知怎么对她说我的困惑,我只能孤独承受内心的烦恼。爸妈只会指责我强迫我做这做那,为什么他们不能停下来听听我的声音。他们根本不爱我,只有奶奶在乎我。我学习也不好,朋友也没有。啥也不懂的妹妹还要烦我,我要除掉她让她别再来干扰我。 这意味着,涛涛把妹妹看成是和爸爸妈妈一伙的,同样要对自己寂寞苦闷的青春负责。在家庭的一边,是忙碌的父母和快乐的妹妹,在家庭的另一边,是寂寞、烦恼和无力的自己。奶奶有时候会接近自己,但是她的年老体衰,让她只能成为家庭的局外人。这个家庭的天平是如此的不平衡,可以想象涛涛承受了多么大的绝望无助。家庭的失衡和破裂即是必然的,涛涛局外人的感受加剧了它。他要减轻父母施加给自己的压力,表现自己和家庭的彻底决裂,只是采用杀死妹妹这种惨烈的方式。 6月,广东东莞也出现类似的惨案,14岁姐姐小媛(化名)杀害了9岁的妹妹。两个孩子的家庭特征都非常类似,都是外出打工家庭,爷爷奶奶拉扯长大,本人沉默寡言内向,妹妹活泼招父母喜爱。小媛把作案动机说的更明确:"你们不是心疼妹妹吗?我就挖你们的心头肉。""我恨我爸妈,他们偏心。"根据报道,小媛9岁时才回到父母身边,去年辍学在家。她对这个家庭缺少真正的归属感,辍学后家庭对她更是充满窒息感。沟通的缺乏和压抑的积累,让小媛同样爆发了报复和毁灭的冲动。 这些孩子都在寻找爸妈的爱,可是并没获得爸妈及时的关注。对爸妈冷漠失望的同时,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厌恶。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的是,如何整合自我的情感和力量。于是他们的情绪只能在动荡中颠簸流离,他们的自我只能在风雨中支离破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疏离和匮乏,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已名存实亡,孩子不把家庭成员看成提供爱和帮助的人,而是当成怨恨的对象和行动的障碍。让他们憧憬但失望的情感,他们必以报复的方式将之毁灭,这就是孩子对亲人如此仇恨的原因。 在描述自己动手过程时,涛涛称先是掐住妹妹的脖子,几十秒钟后因心软松开手。妹妹睁眼叫他"哥哥",涛涛流泪和犹豫了。担心妹妹长大后记恨,涛涛选择继续拿起了菜刀。从涛涛的描述中,我们清晰感受到了他的道德感的犹豫和迷失。妹妹喊了他一声"哥哥",提示他一个新的身份。这个身份不是那么冷酷,或许能提供更多的柔情。然而,微弱的道德感让他承受不了转变的压力,对父母的怨恨让他坚持了报复和毁灭的冲动。在这种毁灭冲动中,他的自我价值感也随之解体乃至湮没。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号:寒山闻心(szhswx),里面会提供更多的心灵感悟文章和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