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第六季中国校花大赛在苏州落幕,但网上对大赛的吐槽声却并未停歇。随着高校中各种各样的校花大赛的不断举行,很多人加入了反对和抵制校花大赛的口水大军中。有人认为校花大赛选出的"校花"只是"花瓶",没有内涵;有人认为参加校花大赛属不务正业,甚至可能助长一些女大学生"傍大款"、"求包养"的不良风气;还有人给校花大赛贴上了"逐利"、"媚俗"、"商业化"的标签。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看待校花大赛。客观地看,校花大赛是和当前诸多选秀活动一样的才艺比拼秀,只不过因为选手限定为了女大学生,范围定在了大学校园,就被贴上了诸多负面标签,甚至上升到"制造相貌歧视"、"扭曲年轻人审美观"的地步。 真正了解校花大赛的人都知道,校花大赛比拼的内容已不仅仅是选手的容貌,还包括文化、内涵、才艺等综合素质。比如,由北京电视台举办的"最美女生"校园活动选拔出的"最美女生"不仅具备出色的外表,更具有独特的个性、过人的学识、高超的才艺。再如,新锐杂志社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校花大赛",其目的就在于改变"校花"在大众心中的 "花瓶"印象,比赛过程设有智力问答环节,内容涉及社会、大学教育、社会历史、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复旦大学推出的"研究生形象大使"比赛还打出了"智慧使我如此美丽"的口号,参赛之前选手都要先通过一轮笔试。 也有许多人给校花大赛贴上了"商业化"和"炒作"的标签,并对校花大赛大加诟病。但问题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绝大多数社会性质的比赛活动都是商业性的,一场比赛的需要资金的支持,校花大赛亦不例外。一场校花比赛有商家赞助,现场打几幅赞助商的广告是无可厚非的。而且,与市场对接的校花大赛也为选手们提供职业发展的平台和机遇。"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校花大赛"亚军龚绮在比赛得奖后,不仅知名度提高了,还参与了许多活动。可见,校花大赛不仅为选手的青春平添了精彩,也为其未来发展赢得了更多机会。 然而,在人民网发表的《中国高校校花大赛赛出了什么》一文中,作者甚至给校花大赛贴上了"桃色"和"不良风气"的标签,戴着有色的眼镜来看待"校花"这两个字,放大校花大赛选手傍大款、求包养的个例。在笔者看来,这只是个人选择的失误而非校花大赛本身的错误,人们不能因为这些个例带着"校花"的头衔,而对比赛本身妄加批判,甚至否定所有参加比赛的女生。毕竟,大多数参加校花大赛的女大学生只是希望借此平台开阔眼界、历练和展示自己,她们往往才艺兼备,远没有社会风传的那么龌龊。人们因对选美比赛的固有印象和对比赛中出现的个别负面现象,而给其贴上了"桃色"的标签,难免有些以偏概全。 社会大众在给"校花大赛"贴上诸多标签之前,不妨好好想想:究竟是校花大赛出了错,还是自己对校花大赛举办初衷的误解或随意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