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伊斯兰恐惧症(Islamophobia)近年来甚嚣尘上,这股来自西方的浪潮出于种种原因已席卷了全球各地。那么,伊斯兰恐惧症缘起何处?本文将从人口发展、恐怖袭击事件、媒体导向等多个方面,具体分析,究其成因。 【关键词】伊斯兰恐惧症;"恐伊症";穆斯林 伊斯兰恐惧症(Islamophobia),简称"恐伊症",初见于画家阿方斯·埃蒂安·迪艾特和阿尔及利亚智者斯利曼·本·易卜拉欣撰写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传记》里,英译本中做feelings inimical to Islam译,指"对伊斯兰教有敌意的感觉"。20世纪90年代,穆斯林与伊斯兰恐惧症委员会将伊斯兰恐惧症(Islamophobia)定义为"一种对穆斯林毫无根据地恐惧和延误的观点,该观点导致了排斥行为和歧视态度。" 一、人口发展 首先,穆斯林人口增幅较为显著,这对本土人口繁殖较慢的欧洲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威胁。根据美国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全球穆斯林人口的未来:2010-2030人口预测》数据显示:在未来的20年里,全球穆斯林人口预计以非穆斯林人口大约两倍的速度增长——穆斯林年平均增长率为1.5%,而非穆斯林年平均增长率为0.7%。据该中心2015年发布的《宗教的未来:2010-2070人口增长预测》,截至2010年伊斯兰教,拥有16亿信众,占全球人口的23%。如果目前的发展势头保持不变,全球穆斯林人口将在2050年和基督徒相当,并在2070年超过基督徒人口。而由于移民问题,穆斯林多增长于西欧和北欧。据此看来,穆斯林将有可能成为欧洲的主要人口,大多数穆斯林是青壮年,而大多数欧洲人可能是老年人。 西方人又常把伊斯兰教当成基督教的竞争对手,由于伊斯兰教义中包含对基督教信仰的挑战,对于许多欧洲人而言,伊斯兰教是一种长期的宗教文化挑战。 如果"恐伊症"仅来自于人口统计学上的焦虑和不同宗教的对立,还尚可理解,但是"恐伊症"的来源绝不仅于此。 二、恐怖袭击 "伊斯蘭恐惧症"这一概念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强化,其后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例如2002年荷兰右翼领袖幅图恩主张禁止穆斯林移民的进入,不久他就遭到了暗杀;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相继4列火车发生连环爆炸案,死亡人数191名,受伤人数2050人。这些事件的接连发生使得"伊斯兰恐惧症"持续升温。近年来,2014年10月,"伊斯兰国"发布斩首英国人质视频;2016年3月22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郊的扎芬特姆机场发生爆炸,34人遇难,200余人受伤;7月14日法国尼斯市国庆日活动遭袭,一辆大卡车撞向正在观看烟花表演的人群,造成84人死亡,202人受伤;2018年4月,阿富汗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57人死亡119人受伤,"伊斯兰国"宣布认领。诸如此类伊斯兰极端分子的行动,造成了世界的极大恐慌,由此,穆斯林被一竿子打翻、被以偏概全:一个极端的"穆斯林国"或某些伊斯兰极端分子就代表所有的穆斯林与伊斯兰教整体。 三、媒体宣传 萨义德在上世纪八十年《报道伊斯兰》一书中指出,"特别是美国民众进来对伊朗的认识,有将近百分之九十来自广播、电视与报纸"。当时,人们经由媒体所知道的伊斯兰教充满了血腥、暴力和罪恶等等负面的东西,媒体还将其归咎于伊斯兰教的本质。时至今日,西方媒体仍旧营造着伊斯兰教的负面形象,人们并不知道,在伊斯兰国度男女是平等的,对于犯罪十分严格,这个宗教同样有着明确坚定的道德准则。 在一些所谓专家学者的舆论导向和电视节目中,更是出现了丑化穆斯林形象的现象,这使"伊斯兰恐惧症"愈加升温。 第一,例如《纽约时报》记者米勒在众多谈话性节目与中东问题研讨会中大力鼓吹"伊斯兰威胁"。米勒认为:好战的伊斯兰是西方的一大威胁。米勒并没有提及,今日大部分伊斯兰国家都是一穷二白、军事上和科学上都遥遥落后,除了对自家人民以外,很难对其他国家形成威胁;而最强盛的伊斯兰国家——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巴基斯坦——完全是在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并且米勒作为一个数十年从事中东研究的学,者,完全不通波斯语与阿拉伯语,既不能直接与当地人交流,又不会研读有关的阿拉伯语一手资料。与其说米勒是一个研究中东人民生活的学者,不如说是一个为美国政策摇旗呐喊的具有鲜明政治立场的记者。这些新闻传播者本身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图,他们所传递的新闻既带有个人色彩,又显示着政治立场,由此产生的"新闻偏见"… 第二,扎实的研究指出,几乎每一部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都有关于穆斯林的片段,种族歧视意味明显,侮辱丑化其形象。1980年4月英国电影制片家安东尼·托马斯制作的影片《公主之死》,曾引发英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外交争端。15年后播出的另一部影片《美国圣战录》,则是强调了各种疯狂的穆斯林阴谋策划恐怖活动与可怕的战争,而美国本身已沦为战场。影片制作者史蒂芬·艾默生对于中东涉猎一片空白,却骄傲地宣称他是恐怖活动的报道者。1995年4月俄克拉荷马市爆炸案发生后,艾默生立刻找上媒体宣称:这桩惨案是中东地区人士犯下的。然而后来爆炸案的凶手证实是美国本土的极端分子——白种人清教徒。影片的后半部一幕一幕跳接,指控穆斯林正在试图摧毁美国,但艾默生没有给出任何时间、地点、事件,没有任何数据资料加以辅佐。然而这部影片留给观众的印象就是伊斯兰教等于圣战等于恐怖主义,这种印象强化了民众对伊斯兰教与穆斯林的恐惧与憎恨。 没有人期望记者或媒体名人花费许多时间做学术工作、博览群书、寻找另类观点,但是不要预先认定伊斯兰季冥顽不灵又满怀敌意,不要盲从、不加批判的观点来宣扬一成不变、简化事实的议论,真的那么困难?为什么要迫不及待地接受由政府制造、恣意塑造伊斯兰教形象的官方说辞?随意将"伊斯兰教"贴上"恐怖主义"的标签,这一点在近年来尤为突出。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全媒体时代逐渐形成,我们对于各种事物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报纸等传统媒体,网络等新媒体也是接受信息更方便快捷且普及率更广的渠道。在这种背景下,不仅是专业媒体工作者可以生产新闻,即使普通网友随意的一个帖子也能成为热点。如果说传统媒体还有记者、编辑等把关新闻的真实性,那么全媒体时代对于新闻的甄别更多的只能靠读者受众本身。 一些西方媒体往往以所谓客观、开明、自由、民主、进步为名,持续宣扬着关于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谎言。2017年1月,《每日快报》在头条位置发布了一则新闻,题为"西班牙恐怖袭击:枪手高呼‘真主至大在超市开火"。然而,这则新闻只不过是英国媒体关于伊斯兰和穆斯林的诸多假新闻之一。尽管警方明确表示该嫌犯当时讲的是巴斯克语,而非阿拉伯语,警方还强调该事件并不属于"恐怖袭击"的范畴,这则假新闻就和此前诸多假新闻一样还是被疯狂转载,其中包括很多极右组织以及极端民族分子。此类恶意假新闻完全激起了民众对穆斯林的更多怨愤。 综上所述,恐伊症的膨胀既是西方中世纪以来仇恨、鄙视穆斯林的文化传统的某种延续,也是当代政治、经济、社会遭遇危机时社会思潮激进化的表现,同时受到新闻舆论的引导。民众不应当只着眼于部分穆斯林极端分子的恐怖活动,也应当正确认识伊斯兰教的教义和信仰,普通的穆斯林同样是求真、求善、求美的教徒。世界人民都应尊重文化和宗教的多样性,杜绝种族歧视或宗教偏见。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萨义德:《报道伊斯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21-107 [2]杨春泉,周玉忠,《欧拉伯与伊斯兰恐惧症之缘起》,载《中国穆斯林 - China Muslim》,2013年第4期 ,38-40 [3]马彧,《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偏见》,载《记者观点》,2014年6月刊,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