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父母养育方式往往对人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针对子女的人格发展问题更多的还要从父母的教养方式着手。我国对养育子女的方式进行了很多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关系研究 人格的发展既具有遗传继承的作用,又受环境的影响。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父母教养子女的风格在子女健康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对人格社会化和人格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的观点和培养方式。父母不正确的教养孩子的方式是子女成长过程中身心受到伤害,产生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克服心理问题的方法应该伴随子女性格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研究子女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某高校工、理、文的大一至大三年级中分层随机抽取大学生350名作为被研究的对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45份,计算得到有效问卷回收率为百分之98.6。其中男生145人,女生200人。大一学生114人,大二113人,大三118人。 (二)研究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表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的,由我国岳冬梅等人修订的中文版,修订后的EMBU量表包括父亲教养方式量表和母亲教养方式量表。该量表同质性信度系数在0.46-0.88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50-0.91之间,重测信度为0.63-0.82。该量表后来被许多研究者引用,均得到较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中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84,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85,具有较高的信度,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 该问卷是由钱铭怡、武国城等人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修订的,包括4个分量表,各12个项目,共48个项目。钱铭怡等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除P量表的信度在0.51-0.60之间,E、N、L量表的信度均大于0.70,通过与EPQ中国版作相关,作为效度检验,结果表明,两种问卷得分间的相关多数较高,只有P分量表间相关较低,EPQ-RSC的信度和效度可靠,适用于中国人群。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P、E、N、L量表内部一致性a系数分别为0.68、0.75、0.77、0.73,具有较好的信度。 (三)施测与数据统计 用问卷对35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测试,统一发放并回收。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测试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及年级差异 通过比较不同性别学生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被用作独立评估男女大学生样本的指标。测试表明,男女大学生在父亲严厉惩罚、母亲情绪的温暖理解以及母亲干预下的过度保护这三个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就父亲严厉惩罚的教育方式而言,男生的评价高于女生。与女学生相比,母亲对男生的态度更多的是情感的理解和过度的保护。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对测试的偏好与母亲对测试的偏好之间的差异是不同的。大一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年龄较小,父母通常会提供更多的关爱。 (二)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性别差异及年级差异 表1和表2结果显示,人格类别没有显著差异。男生和女生在内外部维度和神经质维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男生在内部和外部方面的分数高于女生。女生的神经质维度高于男生。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的相关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的精神人格的测量与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外向与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呈正相关,且相关性非常显著;与父亲拒绝否认呈负相关。神经质方面与父母的情绪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掩饰性与母亲的情感温暖正相关。 (四)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回归分析 以父母养育方式作为自变量,以人格的每个维度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进入精神质回归方程的因素是父亲的拒绝否认;进入内部和外部回归方程的是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进入神经质回归方程的是父亲的过度保护和父母情绪温暖的理解;进入掩饰性回归方程的是父亲情感温暖的理解。父亲拒绝否认对精神质有正向的预测,母亲的情绪温暖理解对内向和外向有正向预测,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内向和外向有负向的预测作用,父亲的过度保护正向预测神经质,父母的情绪温暖理解能够负向预测神经质。 三、讨论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根据测量结果显示,父母的情绪温暖理解与其子女的内外方向呈正相关,与其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负相关。因此,这提醒着广大的父母多采取情感温暖和理解的教育方式,自己孩子的情绪就会越稳定,而焦虑、压力、紧张、抑郁等其他个人素质都会很少出现,这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利于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父母亲的严厉惩罚、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偏爱等和神经质和精神质都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父母拒绝否认、处罚、偏爱、过度干涉的教育方式,会让其子女表现出更多的怀疑、敏感、情绪不稳定的特征。这是一种心理问题,很容易导致子女不健康个性的形成,影响子女的生活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可以看出,正确良好的父母教育方式是促进其孩子健康成长,塑造孩子良好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應付方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学生在内外都有自己的特点,具有内外向特征的人遇到问题时经常用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以积极的方式寻求帮助,而精神质、神经质的人面临问题时,首先会紧张焦虑,往往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如自责、幻想、逃避现实等。这表明个人特征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具有良好个人特质的人通常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其他人则相反。良好的个人素质帮助人们适应环境、积极面对现实、克服困难,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会使得他们主观幸福感强,心情愉快。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关系 经过研究和分析,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其子女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呈正相关。父母教养子女的其他方式与子女幻想、退缩、自责和合理化呈正相关。这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和其子女应对问题的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父母的教育方法对其子女有榜样和暗示的作用,这表明父母良好的教养方法可以影响他们的孩子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其子女的行为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应该通过孩子面对问题的不同的解决方式,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养方法。在子女进入社会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其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和积极应对问题的方式,为子女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 (四)不同性别大学生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和应付方式的比较 男生比女生的情绪更稳定;男女生在解决问题与幻想之间的差异显著。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女生在幻想的应对方式上比男生采用的多,可见女生的应付方式相对消极,心理问题相对较多;男生应对方式更积极些。至于教育方式,父亲对儿子的要求更为严格,这可能受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更高。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个人素质的发展和克服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科学知识和社会技能,以及实践教育的新模式,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保证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为其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真正成为孩子健康发展的精神供氧者。 四、结束语 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子女个性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能够有效预测其子女的个性特征,是影响每个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通过情绪升温和对教养方法的了解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精神状态。父母否认、惩罚、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等其他不利的教养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对子女的人格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采取良性和正确的方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为其子女能够形成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娜娜,陈阿雅.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宜春學院学报,2007(S1):57-58. [2]黄树香,班兰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1,24(01):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