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产业的崛起,给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现代化的变革,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内涵与进程。对于建筑单位而言,工程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采用,是新的市场环境对建筑行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及意义,论述了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并结合实际工作,对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应用模式;构架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结构与模式在不断演变,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建筑工程论证、设计、施工及维管的全生命周期当中,为实现建筑工程的预期建设目标、降低成本投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在工程管理当中,信息化既是一种管理工具,也反过来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它针对建筑工程的复杂体系进行精确的控制,对系统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科学的匹配、调整与优化,从而保证业务流程的顺利以及组织运作的正常。 一、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及意义 (一)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1、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而言,信息化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概念,它涉及建筑工程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决策等多方面的内容,由多个信息流程构成;而在每一个信息流程当中又往往设置多个环节,只有保证各环节之间的默契协同,才能使得最终管理目的达成。另外,在信息化管理过程当中,设计信息、合同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等等信息会呈爆炸式体现,信息含量巨大且格式多种多样,而由于建筑工程的地域特点,不同的信息之间往往需要进行异地协调,怎样使信息以标准化的数据模式体现?怎样实现数据之间的共享?这些问题的提出,既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也对工程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就在于充分发挥资源的内在价值,使各项数据在工程管理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注定不能是完全封闭的,它必须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只有使内部信息得到多次的、合理的应用,才能实现"信息化"的最大价值。然而,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过程当中,也必须面对着公网建设与专网建设、信息公开性与保密性之间的矛盾与关系协调,使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既适用于建筑单位的内部管理,也能够作用于对外的电子商务,实现利益关系的调整与优化[2]。 3、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管理效率 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将各种最新技术手段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日常管理当中,通过施工中各项流程的合理安排以及數据的标准化共享,建立一套最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效能对实际施工的最大引导和指挥,从而在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进度的同时,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这就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所在。 (二)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使建筑单位内部实现"无纸化管理",同时可以帮助公司内部的多数业务完全实现自动化,摆脱了单纯依靠人工管理的主观化和标准模糊,提升了管理的科学性,对于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企业各项工作的运行效率大有裨益。另外,通过信息化手段以及信息平台的建立,建筑单位内部的各项资料能够实现各部门无障碍的即时共享,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提升公司不同环节运作的协调程度也是意义重大[3]。 二、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建筑行业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手段在提升管理效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格外重视新的技术手段的利用,各种最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设备被引用到建筑单位的内部管理当中,各种最专业、最顶尖的人才也被招徕到建筑单位内部,有效地提升了建筑单位的管理水平。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窝蜂"地搞信息化建设,以及很多信息化工程未经论证的盲目上马,必然带来配置与需求的脱钩以及技术选择时的矛盾,这就容易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对于信息内容的收集及加工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资源开发的深挖程度不够,也一直是工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三、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构架 (一)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架构分析 与企业管理信息化相比,工程管理信息化目标性更加明确,规划时只针对于工程的生命周期,因此其应用模式架构层次划分较为简单,笔者认为,SARI架构即可通用于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在战略管理层次和项目管理层次,对工程进行整体的规划。SARI是service(服务)、application(应用)、resource(资源)、infre-structure(基础设施)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它对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进行了四个层次的划分,其中,基础设施层为信息化提供设备支持和网络整合服务,在保证设备与服务使用效率的同时,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资源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备份和集中传递,并需要在这一层次建立灾难恢复机制,保证各项数据的安全;应用层是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系统应用的汇总,它借助资源层提供的数据,为服务层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服务层主要负责不同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和消息传递,并辅助实现跨组织、跨距离的远程沟通与应用[4]。 在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四层架构当中,其运作对于建筑单位的影响涉及两个层面的内容,即项目管理层次和战略管理层次。项目管理层次就是针对单一一次的建筑工程而言,信息化的应用应该围绕着工程项目的整体生命周期进行,对于项目的论证、设计、投资、合作等各项机制进行沟通和协调,虽然每一层机制所对应的内容及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其目标都是保证组织的利益;而战略管理层次,则是站在当下工程的角度,充分考虑现在与未来、内部与外部之间可能发生的联系与变化,从而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维持组织的稳定性与长远发展[5]。 (二)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公共平台建立 公共平台的建立,是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构建的核心环节,由于建筑单位资料的标准各异,因此直接针对应用系统进行的集成难度是很大的。为此,SARI四层架构将除应用层以外的其他层面设计为支持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公共平台,比如针对基础设施层,打造"物联网"概念,从而实现单一物理资源对多个流程及系统提供共享服务;针对资源层打造多业务流程和应用系统共享的基础平台,建立数据之间的交换机制,有效解决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针对服务层,则应实现对内服务与对外服务的统一,从而使其具有在线服务、信息共享、远程应用、协同办公、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功能,为办公和营商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环境。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建筑单位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只有树立先进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理念,坚持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的创新,打造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应用模式架构,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2582-2582. [2]尹锐华.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几点认识[J].江西建材,2015,(3):87-87. [3]陈熙.工程管理信息化在房建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探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7,(16):21. [4]韩晓波.针对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1884-1884. [5]白华南.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构建分析与研究[J].门窗,2017,(5):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