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受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数字阅读和网络购书的冲击,部分校园实体书店仍然经营困难。为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建设和健康发展,《意见》要求,各高校要将校园实体书店纳入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应至少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 高校实体书店面临生存困境由来已久。2015年,针对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生存状况的调查显示,100所高校中30%的高校内不再有实体书店。另有媒体调查称,五年间大学校园书店倒闭近半。 网络书店的崛起、数字化阅读的到来、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等,让高校实体书店的经营步履维艰。但高校是整个社会阅读氛围最浓、阅读需求最旺的地方,每所高校都应当有一片书香弥漫、书卷气袭人的天地,让师生静享阅读之乐。这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实体书店不仅不应缺席高校校园,还应成为校园里亮丽的文化地标、精神家园。 《意见》还提出了扶持高校实体书店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规划、选址、场地租金、日常运营费用,以及补助、奖励、贷款贴息等,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为高校实体书店建设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但是,长远来看,办好高校实体书店不能仅靠政府扶持,外在的输血可以缓解生存危机,但最终还要靠书店自身造血。国家扶持实体书店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救济,关键在于要提高实体书店的吸引力,从而推动书店焕发新的活力。为此,高校实体书店要充分利用政策利好,强化自我造血功能,突破困境,再现活力。 一是要多元化发展,适应新变化。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及读者需求,积极转换经营方式,开辟数字化商务平台,开展网订店送、网订店取等形式的图书配送业务,实现线上线下精准对接,主动服务,多元经营。还可以引入跟书相关的衍生品,如笔记本、瓷器、笔、明信片等,拓宽服务范围。 二是要精准化服务,打造新特色。要瞄准高校特定人群,研究本校各院系各专业的受众结构,在书籍的专业性与流行性上做好分析,力求选好"精品书"与"畅销书",将书籍与消费者进行精准分类,为本校师生提供更为专业和贴心的购销服务,打造比网店更为便捷的选书购书特色。 三是要平台化定位,探索新模式。高校实体书店不仅要立足卖好书,还可以探索成为联结出版社、作家和读者的桥梁,不定期举办阅读会、英语角以及文化展览、学术沙龙、文化会客厅等,让书店成为一个开放、时尚、复合式的文化交流传播空间,增强、放大对年轻学子和广大师生的文化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