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责任督学的工作对象是学校管理人员、师生、家长及公众,是"学"的一方。和谐的"督""学"关系是挂牌督导的"生产力",关系到挂牌督导的质量效能。 观察发现,一些责任督学受"官"念、"闲"心及惰性的影响,在处理"督""学"关系时表现出"硬"(态度生硬)、"冷"(冷漠无情) 、"生"(陌生疏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质量效能。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责任督学要想做好督导工作,成为学校及公众点赞的"教育片儿警"和 "保健医生",必须努力构建和谐共赢的"督""学"关系。为此,责任督学必须着力做好三件事。 第一,树立督导即服务的理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管理的基本过程就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教育督导是这个过程中的控制环节,处于监督和指导的地位。国家设立督学责任区、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就是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完善基层学校教育管理、教育督导方式转变、重心下移的重大战略举措。责任督学作为这两项制度的具体执行者,是国家教育督导制度能否接地气、惠民生的关键。如果说计划环节、组织领导环节是政府和学校为公众提供教育服务的话,在教育管理的控制环节——教育督导网格化末端和前沿,责任督学工作的服务特征则更明显。面对家长及公众,责任督学的服务包括接访、反馈乃至"引导社会和家长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校,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更具有服务性质。因此,督导即服务应该成为责任督学的行为理念。 第二,浸染挂牌督导的情感底色。爱教育、爱挂牌督导工作是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情感底色。上海市特级教师,市、区、校三级督学徐韵安撰文《责任督学要有"老娘舅"精神》。该文这样评价"老娘舅":"老娘舅做起和事佬,作为民间修补家庭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的一支重要力量。即使现在,人们仍然常把那些有威望、讲公道的年长者称作‘老娘舅’。"他认为,责任督学就是要有"老娘舅"的情怀、责任和担当。 我认为,徐督学把责任督学情感定位为"老娘舅"是非常准确的。这个情感定位至少有四点含义:一是"督""学"不是利益共同体,不是"一家"的,没有利益纠葛;二是责任督学在感情上又是学校的"自己人",其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强烈;三是"责任"二字指向性强,责任督学有无法逃避的监督指导责任,当然也会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责任督学必须和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四是责任督学不能以置之度外的方式开展督导工作,要有担当精神,浸润在学校,得到所在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的信任,才能顺当地完成各项工作。责任督学在情感上定好位,其挂牌督导行为才不会错位。 第三,用好督导方式方法。从服务意义上说,责任督学应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者,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家长及公众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责任督学要尽量采取平等、协商、对话的方式方法与被督导对象一起探讨问题,绝不能颐指气使、居高临下,更不能训诫呵斥。 对校长和教师,要多一些协商少一些命令,多一些平视少一些俯视。责任督学要力避思想上的钦差大臣意识,指导上的宣读圣旨行为,监督上的冷酷无情和指责挑刺做法,和校长、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合作,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建议""想法",有话好好说,有理慢慢讲,建立在尊重、理解、合作、协商基础上的交流探讨、指导帮助,校长、教师是会理解接受的。 对家长公众,要且服务且引导。一方面,要实行现场办公督导模式,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监督与评价中来,积极回应家长的教育诉求,让家校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要向家长和公众普及教育督导常识,让他们明白表达诉求的渠道,向他们宣传教育法规、政策,帮其补习教育常识,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看得懂学校、评得好教师、说得好建议的"教育明白人"。 和谐意味着互信,互信才能双赢。责任督学应该做好构建和谐"督""学"关系的"发动机"和实践者,为国家教育督导制度落地生根,惠及亿万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