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中学被曝要求学生向孔子像下跪磕头,每天诵读《道德经》;江苏省连云港市一学校500名学生在操场诵读《弟子规》,组成80米"羊"字,迎接即将到来的羊年春节……最近这段时间,又接连传出不少"弘扬"传统文化的具体行动。我们不难发现,这类消息往往都会受到舆论的非议。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坐标系参照,大家对如何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就有点儿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个状态:摸着石头过河。 首先,在传承、弘扬对象的选择上,就"各行其是"。传统读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那家中学从2013年起,每日晨昏两次安排学生诵读,早上则5时左右就要开始,高一诵读《弟子规》,高二、高三诵读《道德经》(或曰《德道经》),出发点是让学生"感悟圣贤之道",跪拜则并非日常行为,且该校校长称这是"学生对祖宗圣贤的崇敬,是油然而生行为,未强制"。度其语意,应该是孔夫子真的把学生给感动了。无独有偶,前两年有个大学要求新生在报到时上交一份阅读《弟子规》的读书经历和读后感想,作业也"并非强制行为",但是估计人人都交了,最多的不是还写了5页纸嘛。至于刻薄者说,第二年该读《女诫》了。当然,如我们已经看到,第二年这种"悦"读要求无疾而终。这或许可以说明,另一块下脚的石头没有摸到,这河就没法过了。 无论选择何种传统读物,显然都只会是有限的几种,而一旦如此,抬杠的人便会质疑为什么选这个不选那个。不过在我看来,《道德经》横竖不是中学生诵读的篇章。是不是《道德经》中的"道德"两个字给提倡者造成一定误解,以为就是今天所说的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亦即"道德风尚"的那个"道德"?不幸如此的话,就更南辕北辙了。用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里的阐释,《道德经》里的"道",是"万物之所以生之总原理";那个"德",是"一物所以生之原理"。所以,《道德经》分为"道篇"和"德篇",专门论述这两个问题。也就是说,《道德经》是一部相当艰深的哲学著作,并非通俗读物,中学生有什么诵读的必要呢?比较而言,《弟子规》倒是有余热可以发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一些内容古今普适。比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又比如"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等等;"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更可推崇。但"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呢,还有"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呢?即便是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良莠并存、鱼龙混杂,一概囫囵吞下去,就要担心消极东西的不良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应该而且必须得到传承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何传承乃至弘扬还真是个问题。弄得不好,传统就有沦为道具之嫌,或者成为表演的载体。有个地方甚至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说文解字》,说是用来认识繁体字。如今进展得如何?怕早就偃旗息鼓了吧,因为没有半点儿可行性。在我看来,就传统读物而言,不用再"摸着石头过河",什么也不必诵读,只是把它们作为青少年了解传统的一部分,让他们知道古代有那些读物、大概是什么内容就足够了,任何诵读的形式都已经不合时宜,它们之中的许多内容不仅与现代理念格格不入,而且属于糟粕,青少年还没有辨别的意识,倘若填鸭式的灌输,反而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判断能力,甚至无所适从。